“五新”战略任务系列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构筑新高地抢占内陆改革开放最前沿

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苏园林

一、准确把握构筑新高地的内涵要义

构筑新高地,必须放在国际竞争格局重构、国内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进行战略考量。省党代会提出构筑新高地战略目标既是奋力追赶超越的关键所在,也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服务国家改革开放战略的使命担当。我们所理解的构筑新高地,不是人为制造的政策洼地,而是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不仅是产业发展、要素聚集、区域增长的制高点,更是制度性开放和创新的策源地。新就新在机制新、格局新、路径新、模式新,高就高在市场化程度高、开放水平高、创新水平高、占据产业链高端。

二、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核心构筑新高地

建好自由贸易试验区,首先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其次要加强开放通道建设,此外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对高端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教育和社保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养造就一批懂国际、懂国情、有理论、有实践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擎构筑新高地

西部最大空中停车场流光溢彩的夜景,彰显出西安的国际范儿

总结陕西发展经验靠的是改革开放,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改革滞后、开放不足。为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的发展动能。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围绕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继续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以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目标,推动国有资本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省属国有企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机遇,主动对接国际市场需求,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三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产权改革是农村改革的核心,要总结推广高陵等地已有的经验,稳妥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四是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积极推进土地、电力、天然气、水等要素市场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五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推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创新对外合作的投融资机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为省内企业走出去和重点项目合作提供更多投融资支持。六是健全法治保障制度。要通过司法改革,推动形成立法引领改革的局面,建立知识产权法庭、自贸试验区法庭、仲裁院等。

榆林赵家峁村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思路,实施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以“一带一路”核心区为关键构筑新高地

一是以大西安为核心引领开放。要树立做大西安就是做大陕西、以西安开放开发带动全省开放开发的理念,围绕打造金融、物流商贸、科教、制造业、旅游、交通通信中心的定位,系统谋划和全力支持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推进城市功能和发展环境的国际化。二是优化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对内开放方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合作互动,推动陕蒙宁甘建成现代能源与生态合作区、秦晋豫“大三角”打造内陆新型增长极,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三是加大文化对外交流。陕西有条件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把跨越时空和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的陕西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通过陕西更好地感知中华文明。

五、以产业创新为支撑构筑新高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一是打造能源化工产业集群。要继续遵循“三个转化”的方针,大力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能源替代工程,推进陕北神府、榆横、延安和关中彬长“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煤化工产业园区,打造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始终保持能源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二是提升产业高端化水平。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较低,研发、设计、服务等领域产业链高端环节发展不够。要紧抓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机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重点在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智能制造、基础制造装备四大领域推动陕西由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由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智能制造转变。三是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我省航空研发制造力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但航空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却很不相称,要促进航空产业创新升级,重点抓好阎良航空产业基地、西咸新区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和汉中航空智慧城建设,推动航空及航空服务业跨越发展。四是强化军民融合创新。我省国防科技工业门类齐全、军工企业众多,但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顺畅,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的潜能仍然没有释放出来。要以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为契机,重点抓好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的建设,推动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和军工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和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