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邮票](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47/36681547/b_36681547.jpg)
澳門郵票中的文化交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0_P_2.jpg?sign=1738834031-tfNRexQEPYnkTxCoUJTjs1kkqN3cnfpA-0-1e6e43aac992176d657f04bcde4f512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1_P_1.jpg?sign=1738834031-2F1rDd58pUrk5r1ZODiMh2NqFG0dNNnb-0-aa3dab14617508204fc1e4077bf5da54)
《葡人在東方》郵票
葡萄牙人作為最早大規模東來的歐洲民族,在促進東西方的通商和文化交流上曾作出了自己的貢獻。1989年發行的《葡人在東方》郵票,描繪了葡萄牙人在馬六甲、泰國、印度、日本和中國的各項交流活動。其中馬六甲的郵票以堡壘為主題圖案,突顯當時葡萄牙使用的建築材料(石)與馬來建築(木)的迥異。泰國的郵票則以葡萄牙人向泰國人展示智利辣椒為主題圖案,以描繪當時的葡萄牙商人從南美洲大量引進香料,豐富了當地的飲食文化。印度的郵票以航海探險為主題圖案,描繪葡萄牙人東來航行的景象。日本的郵票則以葡萄牙人與當地通商為主題圖案。至於中國的郵票,則突顯耶穌會士向朝廷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打開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門。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2_P_1.jpg?sign=1738834031-rs9H0pc7gWxSV53YBf5pCon9eIvXjwCz-0-8957e1fa41a247cf10aaabb8bd3e1587)
《中葡友誼》郵票
1992年發行的《中葡友誼》郵票,其圖案由代表中國傳說的“龍”和代表葡萄牙傳說的“巴塞洛斯雞”(Galo de Barcelos)結合而成,不但反映出設計師的別具匠心,更反映了中葡文化在澳門相遇、交流、融合的理念。其中巴塞洛斯雞即為澳門旅遊紀念品中常見的“葡國雞”擺設。巴塞洛斯雞的傳說源於13世紀,一名來自加利西亞的遊客在葡萄牙米尼奧(Minho)的市鎮巴塞洛斯被當地官員控以謀殺,並被判處絞刑。這名遊客於是爭取會見正在出席晚宴的法官,以晚宴的烤雞擔保自己的清白,說如果把他處以絞刑,烤雞就會高歌起來。結果就在行刑一刻,烤雞果然高歌起來。巴塞洛斯的居民受此傳說啟發,塑造了巴塞洛斯雞的形象,後來大受歡迎,不但成為葡萄牙民間手工藝品的代表作,更成為葡萄牙常見的家居擺設,以及家居用品中的常見圖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3_P_2.jpg?sign=1738834031-NYKE9eLDeu9x5m9C2cuNk7I4il3R28Zk-0-5ddda2a660b3c7f39c89e5c24fdfba27)
葡萄牙巴塞洛斯市豎立的巴塞洛斯雞雕塑
與葡萄牙人有着悠久而廣泛交流的遠東人民,除了中國人之外就是日本人。1543年,葡萄牙人首次抵達種子島(Tanegashima),扮演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中介,利用中國的絲綢、黃金和日本的白銀壟斷貿易。透過這種貿易中介,葡萄牙人開通了日本—澳門—馬六甲—果阿的貿易航線,直接促成了澳門往後一段長時間的繁榮局面。除了貿易通商之外,葡萄牙傳教士將天主教教義傳入日本,而葡萄牙商人在到達種子島時更已經將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之一毛瑟槍(mosquete)介紹給日本人。葡萄牙人甚至認為,毛瑟槍是促進日本從過去的諸侯割據走向政治統一的工具。在1993年,澳門聯同葡萄牙曾經發行一套《葡萄牙人到達日本450周年》紀念郵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4_P_1.jpg?sign=1738834031-KP5rjUnv2TB6u4wtgNvLE2rAtblmf2IB-0-4f140a8c206eebe3e8d4ced845d3143a)
《葡萄牙人到達日本450周年》紀念郵票
由於葡萄牙人有着悠久的航海探險和對外殖民的歷史,葡萄牙語因而成為全球第六大語種,共有2.4億人用以作為母語或第二語言。有鑒於西班牙語系國家成立了伊比利亞—美洲都市聯盟(Unión de Ciudades Capitales Iberoamericanas),時任里斯本市長的阿貝卡西斯(Nuno Kruz Abecasis)於是在1980年6月10日與巴西里約熱內盧市政廳簽署協議,倡議成立結合葡語系國家和地區的城市聯盟,稱為“葡語都市聯盟”(União das Cidades Capitais Luso—Afro—Americo—Asiáticas,字面譯作“葡非美亞都市聯盟”,葡文簡稱UCCLA)。該聯盟最終在1985年6月28日成立,創始成員包括比紹、里斯本、馬普托、普拉亞、里約熱內盧、聖多美和澳門。如今聯盟有19座城市為正式成員,15座城市為附屬成員,另有33間企業機構為贊助成員。在葡萄牙管治期間,澳門市政廳為該聯盟的正式成員,海島市市政廳為附屬成員,在回歸後因市政機構被撤銷而只有澳門作為正式成員繼續參與。郵電司曾於1993年發行《葡語都市聯盟》郵票,以紀念澳門在葡語世界的交流角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6_P_1.jpg?sign=1738834031-JeupDVMWptQh3V9QVHlB4MSE7s62eZmX-0-306d2a209e0f31229fd3f54110fdf465)
《葡語都市聯盟》郵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6_P_3.jpg?sign=1738834031-RmM2uHqKZSW96bNXWVZ4e5O8g6FLc2Bu-0-9ff86afc147e501a2daa4a344238f67b)
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葡語都市聯盟總部
葡萄牙管治澳門期間最後發行的一套郵票,同樣也與文化交流有關。在1999年12月19日澳門與葡萄牙聯合發行的《澳門回顧》郵票,由四款郵票加小型張組合而成。第一款面值1元的郵票以耶穌會士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和陽馬諾、龍華民兩位神父在1623年製作的地球儀為主題圖案,突顯澳門在葡人到達初期在傳播地理知識上的平台作用。第二款面值1.5元的郵票以北京古觀星台及葡萄牙十字軍徽章為主題圖案,設計概念主要反映中葡文化透過澳門而交流和融合。第三款面值2元的郵票以包容融合為概念,以《澳門記畧》中的《女蕃圖》、《乾隆朝貢圖》和18世紀澳門各類人物畫像為主題圖案。第四款面值3.5元的郵票主要反映澳門雖古猶新的現代城市面貌,以東望洋燈塔、現代建築和嘉樂庇總督大橋為主題圖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48_P_1.jpg?sign=1738834031-YloFTW5QCxBlHexUZYV0ogpA4AXEMv4x-0-c8d8add80448424a5af4fc8c47c7149d)
《澳門回顧》郵票及小型張
小型張面值9元,除選用郵票中曾出現的各類圖案為背景外,還以澳門市市政徽號為主題圖案。選用澳門市市政徽號為葡萄牙在澳門最後一張發行的郵票的主題圖案,有其特殊意義,因作為市政徽號,以葡萄牙國盾為紋章設計在傳統上屬罕見之外,徽號的銘言“忠誠者僅此”(Não Há Outra Mais Leal)也反映了在澳葡人與葡萄牙的情感聯繫,體現出當局試圖為其四個多世紀以來在澳門的經歷畫上完整的句號。
澳門作為近現代中西文化交流第一站的角色,在物質上可以從坐落在小城各處的教堂、廟宇、廣場和防禦工事中反映出來。早在1980年代初期,澳葡行政當局便有將澳門的歷史建築申報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構想。當時的申報範圍只包括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而不了了之。直至1995年,澳門以準會員身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行政當局啟動了將澳門歷史建築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前期準備工作。澳門回歸後,政府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深化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並從原來的“澳門歷史建築群”擴展至佔澳門半島總面積約13.2%的“澳門歷史城區”(連緩衝區)。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第29屆世界遺產會議上,罕有地僅用了十分鐘便審議通過澳門的申報,“澳門歷史城區”從此成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在申報世遺成功之後的第二天,郵政局發行了一套《世界遺產》郵票及小型張,分別以聖若瑟修院、媽閣廟、伯多祿五世劇院、鄭家大屋和大三巴牌坊為圖案,整體設計與同一天文化局發行的《澳門:世界遺產》明信片一致。在2008年,郵政局再發行一套以世界遺產為主題的通用郵票,到2010年又發行一套以崗頂前地為題材的郵票,即五年以來先後發行過三套與世界遺產有關的郵票,或多或少反映出澳門居民對擁有世界遺產的驕傲和珍惜世界遺產的心意。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51_P_1.jpg?sign=1738834031-zkE7z9f7wRjClMEQcbhK71vuBS7Pgatp-0-08b3573652cd67ec77407f8f4c4c4a0d)
《世界遺產》郵票及小型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52_P_1.jpg?sign=1738834031-MI5gO1rmPCQscZvs1KfAzEQiwtK4GE4U-0-c88ac64a59e1aa3757e813aeb47f2e7a)
《世界遺產—崗頂前地》郵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C76A29/19461924201879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LH-006-0053_page_0053_P_1.jpg?sign=1738834031-Wm3lQwbEYC7syxKJ0EEXJqVEkthiIMyX-0-2b169869f9ba9b6e1ae261d65adafac5)
《世界遺產》通用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