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动因
虽然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在当前我国的金融对外开放仍以“管道式”为主,金融市场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金融制度和营商环境有待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7]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依旧迫在眉睫。
(一)经济结构转型促使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金融市场规模第三的国家,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水平、监管水平、业务水平与其国际地位不相适应,推动金融改革,国内市场国家化是大势所趋。[8]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份额提升的转型时期,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改革和转型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人均收入提升,金融业处于高储蓄率、高杠杆率的背景下,金融业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从传统的“需求侧驱动”主动革新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开发更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高端财务顾问服务和投资交易服务,满足我国居民对于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化金融产品的需求。其次,我国的金融走出去速度远远落后于企业,这也呼唤金融业进行供给侧改革,满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促使金融要素流动全球化、便利化,提升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国家战略的发展。再次,有研究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将显著提升地区资本配置效率。[9]金融扩大开放反过来将有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中心与资金中心、结算中心的深度融合,将使资源和要素得到重组,促进金融血脉的畅通,增加我国经济活力。[10]
(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金融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与国际对接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收缩全球贸易与金融交易规模,一方面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遗留下来的国际金融空间也亟待有新兴经济体补充。中国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助于参与和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对外开放进程中,将打破我国金融业原有的垄断格局,我国金融机构进一步对接国际金融业准则,与国际标准接轨,激发金融机构活力,立足于国际市场和国际舞台,学习和交流国外的先进经验,接受行业的竞争和市场化规则的检验,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就我国整体营商环境而言,金融对外开放必然要求我国打造国际化、便利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使宏观经济体制与国家规则相适应。
(三)金融对外开放有助于展现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全球化使中国经济金融与全球经济金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世界格局。中国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益发展,也将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维护和发展全球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秩序。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对于当前“逆全球化”浪潮的有力回应。首先,当前中国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将自身置于全球之中,是一个目光长远的战略安排,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全球竞争力。[11]其次,中国坚定地走对外开放的道路,提升了世界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信心,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再次,金融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国欢迎世界各国与中国一起搭乘经济发展的快车。“一带一路”倡议将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亟待建立海外投资保险等配套投资机制,更好地辅助项目的落地。[12]
基于上述分析,在新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下,进一步扩大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仅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要求,更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激发市场活力,解决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有助于形成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良性互动的格局,逐步适应和融入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