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理解:西方诠释学演进逻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3 主体“因信而弃”隐喻

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神学诠释学的困境伴随着宗教的世俗化脚步而逐渐显露出来,其最直接的体现是隐喻诠释方法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圣经》解释的任意性。在中世纪的欧洲,通行的《圣经》版本为罗马教会颁布的拉丁文译本,不但普通信徒没有机会阅读《圣经》文本,很多中小型教会甚至都没有完本的《圣经》。信徒们对于《圣经》的理解只能停留在牧师的解读,德语地区的大部分信徒特别是不会用拉丁文阅读的信徒们根本没有机会阅读《圣经》。然而,据学者考证,公元600—1200年之间,由于对《圣经》意义多重化的不断“深入”解读和隐喻解经法在《圣经》解释中的过度使用,并通过其汇集成册的诠释文本到处流传,很多的词汇意义显现出过度的丰富性。以“海”为例,就有7个层面上的不同含义,分别包括:(1)水的聚集处;(2)《圣经》;(3)目前的时代;(4)人之心灵;(5)活跃的生命;(6)异教徒;(7)洗礼。当这些意义同时被加在一个字之上,我们可以想象,所有文本的解释将会呈现一种何种式样的“产品”,而所有信徒的那个唯一获得救赎方式的途径到底还是不是《圣经》的超越意义上的神圣真理呢?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反对隐喻诠释在《圣经》诠释中的滥用,并主张“因信称义”,即“唯有个人信仰才能得到上帝之救赎”。因此,只有当所有信徒们都能够有机会阅读《圣经》文本,基于个人信仰而获得神之救赎的宗教主张才能得到实现。而这在当时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路德决定,首先打破语言的障碍,让不懂拉丁语的德语区人民都有机会阅读《圣经》。他开始翻译《圣经》,首先完成了《圣经·新约》的翻译工作,并在德国的莱比锡和维滕堡发表。得益于当时印刷术的改良,使其翻译的《圣经·新约》在德国境内迅速广泛传播。路德很快又投入到《圣经·旧约》的德文翻译工作中,并于1534年完成整部《圣经》的翻译工作,虽然在此之前,当时部分低地德语(德语方言的一种)地区已经有一种用低地德语方言翻译的《圣经》,但由于路德译本采用的是通行德语,适用范围更广。同时,由于路德版本是从伊拉斯谟通过整理希腊文献编撰而成的希腊语版本,所以可信度更高。此外,译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使可读性也进一步得到了保障。

马丁·路德作为通行德语《圣经》的首位翻译者,对于《圣经》的翻译和诠释围绕着其主要的神学主张“因信称义”展开,即把信仰《圣经》作为根基,一切理解都必须以信仰为前提。在这里,路德把《圣经》代表的超验真理置于无上的优先地位,从而能够完成其神学思想中“因信称义”的核心内容,路德认为“《圣经》是我们立场的根基”,对《圣经》的理解“不应该偏离其所有的地位”[26]。在路德看来,信仰《圣经》是一切活动的根基,在理解《圣经》的过程中具有无上的优先地位。而这种因为信仰而理解有一个前提,即“通过个人内在发生的信仰与圣灵同在”[27]。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1)“个人的信仰”意指不能期待借助外力。不借助外力的信仰有利于解决当时德国存在的很多由于基督教世俗化而导致的问题。从中世纪开始,由于《圣经》解释多度的任意性导致了诸多神职人员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滥用《圣经》诠释方法。当《圣经》的诠释包含了赎罪券,可以成为人们获得救赎的工具,《圣经》的诠释就成为神职人员敛财的手段,也变成了富人和贵族们为富不仁的倚仗,路德的“因信称义”所包含的“唯信称义”的内涵在其对《圣经》理解问题发表的观点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2)“内在发生的信仰与圣灵同在”宣告的是《圣经》的理解在“人的内在”发生。马丁·路德采用了奥古斯丁对于语言符号的二元划分方法来对人进行划分,前文已经提到,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斯多亚学派“内外逻各斯”的哲学思考。路德认为,人由内外两个部分构成,即“里面的人”和“外表的人”,“人有两个性:一个是属灵的,一个是属血气的。就人称为灵魂的灵性说,就叫做属灵的人,里面的人,或说新人”[28]。因信称义的信“只能由里面的人做主”。

这种《圣经》的诠释方法蕴含着一种隐性的主张:对于“隐喻诠释方法”的扬弃。因为属灵的“里面的人”(即人的内在灵魂)可以通过信仰而“称义”,那么《圣经》对于“里面的人”具有了自明和自解的可能性,所以下列可能性顺理成章地出现,即人可以通过信仰,可以最大限度地扬弃隐喻解释(甚至根本无须隐喻解释),而使“里面的人”与圣灵同在,从而完成对《圣经》超验意义的理解。正如路德所说:“除非上下文明显的特性和字面意义太过于荒谬不合理,与信条彼此冲突,才勉强采用推论或者隐喻…… 因为如果允许每个人都可以在《圣经》中按照其喜好发现推论和隐喻,整本《圣经》岂不成了随风摇摆的芦苇。”[29]

以“因信称义”为指导的《圣经》诠释方法在新教《圣经》和教义诠释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圣经》理解过程中对于个人信仰和人的内在精神作用的强调,使人在《圣经》诠释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意大利文艺复兴中所蕴含的“人的发现”之哲学运思在德意志的宗教土壤中生长出新的“诠释之花”,在其芬芳中,人们开始嗅到了人的主体性与理解之间只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其中所蕴含的积极性意义不言而喻,即通过主体“因信称义”,从而反抗教会的独断论的束缚。但遗憾的是,以“因信称义”为指导的《圣经》诠释方式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新的独断论的内涵,即认为信仰是《圣经》超验之神圣意义理解的唯一方式。这种用独断论来反对独断论的方式必然会被同时代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诠释方法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