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7章 埃及法老与亚历山大图书馆
读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所有藏书后,刘叔也是思虑了很久很久,这些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的文明,似乎都建于大江大河之旁,并且还皆记有大洪水的传说,再经过一番追寻溯源,刘叔又发现几乎所有的古人类都来源于同一个方向,那便是埃及,或者说埃及所在的那片大陆,按照刘叔游历之所见以及这些年学到的知识,他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生物之间是有繁殖隔离的,比如猫和狗是不能繁衍出后代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同类,而马和驴虽然能生出骡子,但骡子通常也不具备生育能力,所以马和驴也不属于同类,同时根据这些年的观察,刘叔就发现,不论什么肤色的人种,他们之间皆没有生殖隔离,嗯,除了近亲繁殖会导致一些悲剧发生外,基本上是没有生殖隔离的,那么很有可能所有的人类都出自同一祖先,可女娲娘娘又说她曾在中土捏过人,所以此事必有蹊跷……而这些年刘叔也曾在多处远古遗址中,发掘出许多远古人类的遗骸,经他研究再结合自己学到的那些医学知识,他发现,这些远古人种的遗骸化石和现在人种的骸骨并不完全一样,于是刘叔就猜测,这些远古的本地人种很有可能是被另一个人种给灭绝或者取代了,同时刘叔也在骸骨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相通、相似之处,所以他又大胆猜测:这些远古本地人种和现代人的祖先或许曾进行过繁衍生息,就好比马和驴一般,或许真的留下了一些后代,但因为现代人祖先的先天实在太过强大,所以这些本地远古人种皆被陆续取代,成为了过去式,虽然这些年,刘叔也发现了一些结合成功、属于双方人种共同后裔的少量群体,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远古本地人种皆是被现代人的祖先给取代或者淘汰了,并且从各地的遗迹上来看,这还是一夜之间的事,就好像神灵亲自动手了一般,如此情景,就好像祖师说的,大多数龙族被灭的情况一般……
想到这,刘叔就感觉埃及正等着自己去探索,于是,告别了塞琉古王室众人后,刘叔便以替塞琉古国王打探埃及虚实为借口,骑上食铁兽一路畅通无阻的赶往托勒密边境,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后,他的好友、埃及总督——托勒密便以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及腓力三世的名义,统辖了整个埃及地区,但随着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逐渐土崩瓦解,眼见马其顿王国已经日落西山,托勒密便立刻占据埃及,并创建了托勒密王国,之后为了拉拢本地的埃及人,托勒密又宣称自己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与其小妾阿尔西诺伊的孩子,并且马其顿王族家谱还把阿尔西诺伊也归入马其顿的王家,所以他乃是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大力神海克力斯的后裔,即马其顿王国的王室后裔,这一番言论立刻就引起了埃及高层的注意,现在,马其顿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但埃及人怎么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呢?独立肯定是不可能的,驻守在这里的马其顿士兵依旧非常强悍,倒不如……于是众人皆推举托勒密一世为埃及法老,算是继承了亚历山大的衣钵,接着托勒密便将亚历山大港定为王国都城,并在孟菲斯为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奢华的法老陵墓,于是就有传说说:托勒密一世想用埃及人的方法,把亚历山大做成木乃伊,好使他的好友兼兄弟能在人间重新复活……想当初亚历山大刚死时,大家都不知该立谁为新的马其顿国王,最后军事贵族们终于达成了妥协,一致公认让亚力山大那个有智力缺陷的哥哥阿里达乌斯来做新国王,并起名为腓力三世,但要是巴克特里亚贵族奥克夏特斯的女儿罗克珊娜生下的遗腹子是个男婴,那么该男婴便与腓力三世同样为君主,其实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明显,就是想找个简单好控制的新国王,最后统治权果然归了新摄政王帕迪卡,而托勒密为了提升自己的声望,便抢在帕迪卡之前,夺得亚历山大大帝的尸体,令护卫将送葬车队从巴比伦送到了埃及的孟菲斯。
托勒密一世在位初期,为了保持埃及领土的完整性,与其他几个继承政权也是经常开战,后来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安提柯依靠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半岛)的军力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马其顿王国的主导权,并欲重建马其顿帝国,之后为了阻止安提柯的扩张,托勒密便和巴比伦尼亚的流亡总督塞琉古一起加入了反安提柯联盟,不久联盟军便在加萨战役中击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继承者们见谁也奈何不了谁,便纷纷占据了一片领地,开始自立为王,独眼的安提柯立刻占据了马其顿王国本土以及希腊等地,建立了安提柯马其顿王国;利西马科斯占据了色雷斯地区,建立了色雷斯王国;卡山德占据了雅典及大部分希腊城邦,建立了安提帕特王国,托勒密占据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埃及王国,塞琉古占据了波斯及两河流域,建立了塞琉古王国……后来塞琉古和托勒密为了各自利益竟反目成仇,导致两国在之后的历史上一直都是敌对国家,但也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好在此时,两国之间正是难得的和平相处时期,于是刘叔立刻赶往两国之边境关口,并以学习、传教的名义顺利进入了托勒密王国,一路上刘叔见这里的建筑风格非常的古色古香,并不像印度或者大夏、安息那般建造了大量希腊化的建筑,以表示自己才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延续,其服饰、妆容也是非常的埃及本土化,非常的具有埃及本土特色,甚至一些贵族明明是希腊人,却也是一副埃及人打扮,反而一些埃及的中下层官员全是希腊化装扮,似是专门如此,欲要打入众希腊贵族的圈子……
原来托勒密一世在埃及建国后,王室成员们皆听从了托勒密的良言,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希腊人,就非要建立一个全盘希腊化的王国,之后在托勒密一世的坚持下,新王国仍将继续采用埃及本地原有专制的官僚制度,不久托勒密又借用古埃及王朝流传下来的那些旧制度,将整个埃及王国分成了四十个省,然后在省下又分区,区下再分村,同时为了巩固希腊人的统治地位,托勒密王国又利用非常优厚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希腊及其他地方的流民进入埃及王国,比如:给希腊的留学生发很多很多的钱,再让年轻漂亮的女学生细心的照顾他们,经常花钱援助他们的国家,并亲切的称其为铁子……随后为了和周围各势力搞好外交关系,托勒密一世又下令:希腊人或者其它希腊化国家的百姓不需要提供任何材料就可随意进出埃及,并且还可享受高等公民待遇,比如东西丢了,王国会派出大量守卫在最短时间内,将你丢失的东西寻来,去各地景区不需要排队,会有专门的外宾通道,如果是来学习的,国内的好学校随你挑选……眼见吸引来的人才并不多,托勒密一世又立刻任命了不少希腊人去担任那些重要的职务,并给与其优厚的俸禄和福利,比如希腊人的退休金普遍要高于埃及本地人5-10倍,而反观埃及本土人能在政府中任职的仅占了少数,且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任职,同时在托勒密王国境内,这些希腊人还拥有各种无耻特权,比如他们只需遵守希腊的法律,只受希腊法庭的审判,于是不少埃及人就开始先润到希腊,经过一番“文化熏陶”,实在过的不行了,再回国当官,并美其名曰“镀金”。
待刘叔肥仔进入托勒密王国后,他就发现托勒密国内的杂赋那是相当的多且繁重,并且和之前游历过的那几个王朝一样,到处都拥挤着大量的奴隶,这些奴隶很多都是因为缴不出国家征收的税收,而被迫成为国有奴隶或是神庙的奴隶,这一路上其他国家游人却无不抬头挺胸,肥头大耳,好像他们在这里就和神灵一样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听说曾有个希腊人丢了一个布包,结果不到半天功夫,埃及的小吏就给他找了过来,可那希腊人一看,布包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但里面的钱财数量确实对上了,后来他就收下了小吏送来的布包,并美滋滋的去吃了一顿大餐,可当他回到旅店,却发现布包原来是被他遗落在了房间,他心生愧疚想还回布包,结果小吏非说那个布包就是游客的,并且此事已经广而告之了,还被作为了宣传案例,于是这事便不了了之了……而同样的事,若是本地埃及人丢了一只鸡、一头牛,那多半是找不回,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因为小吏们忙的很,这种小事肯定是不能去麻烦他们的,要不然还得说你几句……托勒密王都的大街上还真是热闹繁华,本地的货物琳琅满目,同时还有来自于西方各国的奇珍异宝,真是看都看不过来,恐怕就连中原海外贸易最为发达的齐、燕加起来算,也是不如这里繁华的,因为此地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畅销商品:比如安息的香料、身毒的黄金、象牙制品、塞琉古两河流域的特产、大夏的马匹、希腊的海鲜,甚至还有从中原运来的蜀锦和丝绸……刘叔问了商品价格,倒没想到中原的蜀锦和丝绸在这里竟然比黄金还要贵重,并且托勒密王国中似乎人人都不差钱,这些贵重的商品竟然很快便销售一空了,而其中,丝绸织物绝对是抢手货中的抢手货,因为中原离埃及确实远的离谱,并且西方人皆以有一件丝绸衣服为荣,此事让刘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埃及的穷人非常的多,怎么消费……
虽然亚历山大港确实繁华的迷人眼,但刘叔依旧记得自己前往埃及的主要目的,那就是天下闻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是刘叔一路走来最想要进入其中认真学习的最佳地方,因为刘叔早就听说这座图书馆里竟拥有50万卷莎草纸和羊皮纸做成的各类书籍,对于羊皮纸一路走来刘叔还是有所了解的,这羊皮纸乃是帕珈马王国的特产,帕加马是一个小国,曾经还被塞琉古王国短暂吞并过,后来它们依附于罗马方才得以苟延残喘。想当年,帕加马诸王看出于西方争霸无望,便一心想着把帕加马城建成堪与亚历山大里亚相媲美的文化名城,后来几代帕加马国王均是以其为目标大肆收集各类书籍,后来托勒密王国听说帕加马城内图书馆竟有藏书20万册,便下令对帕加马禁运莎草纸,于是帕加马国王便令人发明了莎草纸的替代品——羊皮纸,这个羊皮纸是用小羊皮或是小牛皮制作,比起纸莎草纸要更加的适用,但就是价格比较昂贵,像塞琉古王室图书馆里面的许多书籍便是用的羊皮纸,当然了各地图书馆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莎草纸,因为实在是便宜,莎草纸就是用草制作,那莎草遍地都是,和芦苇差不多,一般莎草纸会做成卷轴状,如此也很方便携带,所以莎草纸制作的都很长,一般来说一卷莎草纸写个一千多字真不是问题,那么亚历山大图书馆里的50万卷莎草纸及羊皮纸所记载的内容就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更何况那还只是保留下来的书籍,一些没保留下来的书籍就更加无法计算了,要知道印度的史诗巨作《摩诃婆罗多》也就五百多万字,像中原的《孟子》三万多字,《诗经》三万多字,中原的诸子百家一起加起来,也就百万千万字,这和亚历山大图书馆……
亚历山大之所以能被称作大帝,自然是因为传奇的一生,而亚历山大一生最为伟大的战绩,那必须是灭掉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刘叔看过希罗多德写的《历史》一书,对于波斯帝国的过往历史那是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而让刘叔感到欣慰的是,我大中原也有一本类似之书,只不过不叫历史,却叫《尚书》,两书成书时间倒也相差无几,不过自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其便颁布了《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焚毁,所以《尚书》一书及大量抄本皆被烧了个一干二净,不过孔家倒是偷偷藏了一本手抄本,直到大汉建立多年方才偶然找了出来献给天子,只是时间久了,竹简早已破碎不堪,只寻出较为完整的28篇,其余8篇皆已难寻,《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以及周书,记载了虞朝、夏朝、商朝及周朝的部分历史,传闻为方士虞初所做,即虞姬的那个虞姓,虞国的那个虞,此外中原还有《春秋》、左丘明写的《左传》《国语》、齐人公羊高写的《春秋公羊传》等等……琐罗亚斯德教的文献经典《波斯古经》中,记载着国王费里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图尔、二儿子萨勒姆和小儿子雅利安,后来国王在年迈之际三分了帝国,大儿子图尔统辖东部,演化成图尔人;二儿子萨勒姆统辖西部,是罗马人的祖先;小儿子雅利安执掌中南部,演化成了伊兰人(伊朗人),是雅利安人的祖先,所以后来罗马人要入主希腊,也曾以此为借口,说自己是费里顿的后人,你们希腊当年灭掉了我们的兄弟波斯人,现在我们罗马人灭掉你们也是合情合理,当然了,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灭亡了,并分裂成多个国家,但以罗马人现在的实力自然是没有办法灭掉当初由亚历山大朋友、部下们建立的诸多国家,但人只要有志向,又何愁大事不成呢?
书中写道:一代枭雄腓力二世还没大显神威,便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于是,腓力二世与神秘的奥林匹娅斯所生的儿子——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随即继位,之所以说其母亲神秘,是因为有传言说奥林匹娅斯喜欢与蛇共眠,此外还有人说奥林匹娅斯是和宙斯结合,才生下了亚历山大,所以腓力二世生前很不喜欢奥林匹娅斯,而亚历山大又常说自己是宙斯之子……亚历山大年轻时,曾师从希腊的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并一心想要和海洋女神忒提斯与凡人英雄珀琉斯之子——阿喀琉斯那般名垂青史,如此可见亚历山大或是说宙斯之子从小就充满了报复。亚历山大上台后,很快就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住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后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打的丢盔弃甲,就写信说:只要亚历山大能够退兵,就甘愿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他!当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大将帕曼纽就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会立刻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是毫不动心,并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而当埃及的法老为了彰显亚历山大的强大,为他加上“法老”的称号后,亚历山大又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的美色。”……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之际,亚历山大亲率大军直插入两河流域北部,并在高加美拉地区与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进行了最终的决战!这是大帝与大帝之间的战争,也是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在西方各地的图书馆里皆有记载说:希腊众神在宙斯的带领下,带着埃及的众神,与波斯人的光明神阿胡拉·玛兹达上帝,以及巴比伦守护神等神灵,进行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天上的神灵之战打的实在是太凶猛了,以至于地上两国军队间的大战,就如同蚂蚁在那游戏,大流士三世见亚历山大大帝毫无惧色,这才想起亚历山大常言自己是宙斯之子,半身之体,加之他已得了法老的称号,在神力的保护下,亚历山大就如阿喀琉斯一样,在那疯狂割草!
大流士三世被吓的是弃阵就逃,而他这一跑,致使波斯全线崩溃,立刻就丧失了抵抗的动力,之后,马其顿军接连占领了波斯的都城巴比伦和苏萨,并缴获无数的战利品,接着没过多久,亚历山大又率军占领了波斯波里斯并获了12万塔兰特巨资,之后他就下令焚烧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以及埃克巴坦等地的波斯王宫,以示报复,为了斩草除根,亚历山大又沿海东进,一直追着大流士三世,不过在他进入安息境内之前,便听闻大流士三世已被其部下所杀,波斯帝国也就此灭亡……然而消灭了波斯帝国并没有让亚历山大感到彻底满足,因为帝王的终极梦想是什么?永生,甚至是成为神王,不久宙斯就对他说“除了雅利安人建立的波斯帝国外,在东方还有一处雅利安人聚集之地,那里的金银珠宝多的惊人,你若能打下婆罗多,那么我将赐予你永生!”亚历山大闻言,立刻就把目光瞄向了身毒(婆罗多),不久马其顿大军便经过开伯尔山口,攻入婆罗多,亚历山大的目标是打到“大地终端”,随后他便在身毒河谷地区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并以此为据点,迅速占领了身毒西北的广大地区,之后,他想进一步征服婆罗多的心脏地带,向着恒河流域进发,但佛教众佛、菩萨以及婆罗门教、耆那教等众神选择了一致对外,接着又是一场神与神的大对战!由宙斯带领的西方众神在数量上可不占什么优势,因为婆罗门教神灵都是以亿计算,很快……天崩地裂,万物皆亡,由于婆罗门三圣在此战中死死拖住了宙斯、哈迪斯、波塞冬三神,而希腊天母以及其它西方诸神在面对印度众神之时明显后劲不足,还有佛教教主以及从东方寻来的孔宣等人大战神威,没用多久,就将西方众神给赶了出去,所以婆罗门教的湿婆上人因此欠了接引道人一个人情,答应会拿出五朵净莲花与接引做一笔交易!半神之躯的亚历山大大帝眼见自己这边的神灵败退了下去,知道准备不足,便以士兵厌倦了长期紧张的战争天气炎热加之暴雨、疾病等借口,然后满怀失望的从身毒撤了兵……
这之后,那位亚历山大大帝又在巴比伦建立了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想要再次入侵身毒、罗马等地,但不幸的是没过多久,亚历山大突然就患了病,不过十天便匆匆离世,同时由于亚历山大未来得及明未来的接班人是谁,于是众将领为了争夺帝国王权开始互相激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以及儿女都被反对党们一一杀死,甚至就连身在雅典、那位名师亚里士多德也因此受到了波及,当时雅典人都疯狂的攻击着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想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最终被判处了死刑,于是亚里士多德赶紧逃出雅典,并从此销声匿迹了。随后亚历山大手下的众多将领们纷纷自立为王,马其顿王国也因此分裂成了数个势力,于是亚历山大建立的庞大帝国就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便瞬间土崩瓦解,好似后来的秦国一般,而当初强大到无敌的马其顿王国在这场混战中最终仅得了巴尔干半岛一地。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先了解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基拉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到了17岁时便在父亲的期望下前往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就读,亚里士多德一直学了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黯然离开……在雅典呆了两年后,由于学院的新首脑比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于是兴趣不同的亚里士多德便愤然离开了雅典,并开始游历于各地,而同时期中原的孟子也一样游历于各国,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实在是令人有些费解,后来亚里士多德受到腓力二世的邀请,担任当时年仅13岁亚历山大的老师,待到腓力二世死后,亚里士多德便回到了雅典,并在雅典办了一所学园,同时由于学园占有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所以就被称为吕克昂(吕刻俄斯)学园或者逍遥学派……
埃及亚历山大港图书馆里,亚里士多德的书特别多,而且包罗万象,竟什么学科的书都有,比如工具论,形而上学,动物志,论天,论生灭,论灵魂,论美德和邪恶……在西方,刘叔从没遇过如此博学多才的智者,甚至他的博学都要超过庄子的好友惠施,恐怕也只有同样向往逍遥的庄子才能在才学上与其一较高下,不过两人的知识领悟却是相反的,庄子擅长的是道学,亚里士多德擅长的则是寻求事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并且人界和太阳一样是球形的,乃宇宙的中心,除此,他还认为人界和宇宙中的天体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而人界主要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至于天体则是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如此之说,倒又和五行学说颇为相似,就好像冥冥中有些神灵特意下凡来为世人解释世界的组成本源。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城邦当高于公民,即公权高于私权,公力高于民力,但他也主张公民应该享有一定的权利,所以他又提出应该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体制,并且觉得在立法问题上,应该实行民主制,做到人人平等,而在行政问题上,则应该实行君主制,让狮子来带领羊群,而不是由羊群来领导狮子。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最高的存在其本体就是神,就是善,当然了,他的这个说法也是来自苏格拉底的,就好比庄子的理论来源于老子,孟子的意点来源于孔子……
这所世界瞩目的图书馆里,除了亚里士多德的书较多之外,这里还有柏拉图的尤息弗罗篇、克拉底鲁篇、理想国、克里底亚篇等大量刘叔从未见过的书籍,《理想国》中道:有一日苏格拉底的好朋友在公共浴池泡澡,并正在想自己作为贵族以后怎么能更好的压榨手下的奴隶们,这时苏格拉底不请自来,聊起他的哲学观点,但是身为贵族的你并不想和苏格拉底辩论,因为每次苏格拉底都可以从任何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你最是喜欢讨论洞穴理论,所以苏格拉底今日就准备和你讨论洞穴理论,他说: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如同住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背对洞口,他们这些人只能看到外界事物投来的影子,并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事物。而受过教育的人,就像是从这些囚徒中逃出来的人,他们走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实的世界,开启了别样的人生……于是你就和苏格拉底讨论起那些逃离了的囚徒会适应新的生活吗?他们愿意相信真实的世界吗?如果逃离的囚徒再次回到洞穴中,那该如何和他从前的朋友们说及外面的世界呢?最后洞穴中的囚徒会接受他的观点吗?还是会将他视为异类,最终一同驱逐了他呢……这章节倒是和坐井观天的故事有些类似,但细细品去,却又大有深意,因为坐井观天只说了前因并没有说出后果,就好比许多法律、道德导师只教你好好做人、天天向上,却不告诉你如何向上,你若是问他,也就只有一句:好好学习!难道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向上吗?如果人人都好好学习,那是不是都能向上呢?那如果人人都去努力学习了,谁来种地?谁来经商?谁又负责筛选这些好学生呢?筛选之人又是如何被筛选的呢?被筛选出来的如果比筛选之人更优秀,是不是直接就可以取代了筛选之人呢?这说法倒是和墨家的说法极为相似。
在《理想国》这本书中,柏拉图把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并且女人和男人都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同时国家也可以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撒谎……除此他还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且不打扰到别人。并提倡:“国家应由哲学家们来统治。”这个观点和墨家的尚贤、尚同思想倒也颇为一致,即让天下之贤者来管理国家……此外柏拉图还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而这片混沌的开辟,则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这一观点又和盘古开天地等神话传说极为相似,柏拉图与弟子亚里士多德都善于寻求事物的本质,即如此说,想来也是通过自身领悟看到了宇宙的起源,同时在西方世界,像这样的观点也是多如牛毛,所以西方有句话叫“哲学的尽头是玄学,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看完了柏拉图的诸多著作后,刘叔也是获益匪浅,这些西方的学者喜欢研究事物的本质,并常用哲学思想来解释这一切,比如有人就提出:如果人心本恶,那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好人?如果人性本善,可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坏人?再比如:如果从心跳来计算,人类绝对是个异类,按理论说人是无法活过30岁的,其理论寿命应该是在25岁左右,但人的寿命却远远高于25岁,这是因为人在进化过程中,突破了这一限制,像黑猩猩只有40年寿命,猫和狗寿命更短,那凭什么人类就可以活100年?
就这样对西方极为着迷的刘叔又立刻找到了大师苏格拉底的书,因为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是逍遥学派的起源导师,在苏格拉底的书籍下有一行小字,上面写道:苏格拉底年轻时曾有过两位导师——文法家普罗迪科斯以及一名女祭司狄奥提玛,很快苏格拉底就熟读了荷马史诗以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并且靠自学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博学者,苏格拉底常常会把自己看作是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并把批评雅典看作是神给他的神圣使命,于是他在书中写道:
许多赛跑者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同时,苏格拉底还提出主张:首先应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让他们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而那些治理国家的人,则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这些言语和孔子之言也是极为相似,就好像冥冥中特意有一批人,比如老子来为世人解惑,然后又出现了孔子来为世人讲明如何做人,如何提高德行……此外,苏格拉底还主张:世上有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而人之所以能拥有知识和智慧,是因为人类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并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人类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类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智慧,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正由于苏格拉底的这番学说,得罪了不少的旧神派,于是他就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及反对民主等罪名,竟被判处死刑。而他最后遗言:“克里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如此遗言,便算是还清了旧账,做到了苏格拉底心目中的德行之人……看完了师徒三贤的大量遗留书籍,刘叔的心中一直在想:东方和西方为何会如此的相似,是神与神一同设定的规格么?是神在看着东西方文明互相较量吗?那到底是谁赢了,他自己也看不清,或许几千年后自有轻而易见的结果……苏格拉底曾说过灵魂不灭,那么灵魂是什么?是三魂七魄吗?而他口中的那位新神,又会是谁呢?
咦?刘叔好像突然就有了一种感应,可想了半天,还是没明白之前的感应到底是什么?于是他就想自己到这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想了,这些书似乎有着极大的魔力,随后他又继续翻阅起各类书籍来,《荷马史诗》是由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叙述的是阿开亚人联军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因为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故也可做伊利亚特;而奥德赛叙述的则是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要说不说这座亚历山大港图书馆除了保存了希腊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外,还非常贴心的将此书翻译成各国的文字,好让来自于全世界的各国游客都可以欣赏、观摩这本神作;除此,这里还藏有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希腊学家欧几里得的许多真迹原件;及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人界理论的,希腊天文家阿里斯塔克关于日心说的大量理论著作;还有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的许多著述手稿,及大量的经典案例以供后人参考、研究;至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德等大师均有著作、手迹保留于此处……
想当年,秦国统一天下后,曾下令焚书坑儒,禁止私学,又毁掉了大量史书,企图将愚民政策贯彻到底,直到刘邦拨乱反正,将秦朝覆灭,诛杀了无情无义的项羽,才发现大汉已是无人可用,因为禁学、禁书的那些年,老百姓们都成了只知感恩戴德、大唱赞歌的愚民,你让他们往东,百姓就绝不敢往西,脑子还总是一根筋,觉得世间事不是白的就是黑的,就不能是黑白相间的,故而对于刘邦集团来说,想要治理这样一个国家那是即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老百姓太简单,复杂的是,既然做了天下之主,推翻了暴秦,就不能再走暴秦的老路,哪怕摸黑向前走,也不能再搞愚民这一套了,于是在刘叔的建议下了,刘邦下令寻找那些隐士高人,并且收集天下尚存的古籍,故而以博学闻名的商山四皓才能影响到刘盈的太子之位。没过多久,刘叔便想到了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是啥?因为当他上至顶楼之时,其体内、那雍仲恰辛竟突然就冒了出来,然后旋转在楼梯之间,似是玄妙,刘叔见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雍仲恰辛怎么会出来?喜的是它肯定是感应到了什么好东西!天材地宝?佛教舍利?还是?刘叔知道机缘来了,于是他赶紧掐诀念咒变成了一只小老鼠,随后就顺着楼梯之间的缝隙钻了进去,啊哈,他大叫一声,这里面,果然是另有乾坤,没想到,这楼梯之间竟设有一个隐秘的房间,并且似有一些机关死死顶住了大门,可这岂能难得了我?诶,这西方的机关术还是有点门道,强行破坏也实在是没必要,万一引来高手,自己可就完蛋了!那,我就轻轻打个洞吧……进入那个神秘的房间,只见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本书,刘叔上前一看,竟是用希腊文写的《摩西五经》的译稿!刘叔大喜,知道这是希伯来人最为重视的经典经文,其重要性和道德经、阿含经、吠陀经、波斯古经……几乎是一摸一样的!《摩西五经》分为五卷书,其中《创世记》是起源之书,它叙述宇宙、人类、罪恶及救恩的由来。《出埃及记》是救赎之书,它是从历史当中去剖释救恩的原因、过程、意义、目的。《利未记》是圣洁之书。《民数记》是漂流之书。《申命记》是前瞻之书。五经中,对于希伯来人如此写道:希伯来人的远祖——亚伯拉罕出生于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其父亲乃是乌尔城的皇族祭司,后来,他们全家又迁徙到了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哈兰城,待父亲他拉死后,亚伯拉罕就和他的妻子撒莱、侄子罗得以及愿意跟随他的众人去往了迦南之地,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迦南的示剑,并在叫摩利橡树的地方受到了神的启发。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道:“我要把这块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闻言大喜,随即便在那里为神建了一座坛,之后没多久又就有了两子,他的嫡幼子——以撒后来便成了希伯来人的祖先,所以依此书来说:这些希伯来人,大概率就是被闪族同化了的苏美尔人。
继续看下去:雅各,为亚伯拉罕的孙子,嫡子以撒之子,后来雅各又改名为“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角力者。雅各生有十二个儿子,由于幼子约瑟的关系,在七个荒年的第二年,他们便迁移到了埃及,并受到当时西克索斯人建立的埃及政权的优待,允许他们居住在尼罗河的下游。后来当西克索人受努比亚人暴动被赶出埃及后,以色列一家以及希伯来人的地位便开始急剧下降,甚至很多人都渐渐成了埃及人的奴隶。之后他们就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逃出了埃及,没多久摩西带领着希伯来人便到了海边,此时追兵将至,很多人开始埋怨起摩西,而神则再次向他们保证,叫他们不用害怕,也不需作任何防卫,神应许要为他们打这场仗,并且要把胜利赐给他们,随后,耶和华便用强烈的东风把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而海水则在他们的左右形成了墙壁。于是,希伯来人渡海如履平地,待渡海后,他们又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块富裕之地——迦南(也叫巴勒斯坦),历经40多年的艰难跋涉,到达目的地之时,摩西便在当地去世了,享年120岁。而在摩西这些年的带领下,以色列人不仅摆脱了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也渐渐学会了遵守十诫……后来雅各12个子女的后代开始在那繁衍生息,并渐渐形成了十二个支派,不久他们又合并成了一个国家,而雅各和拉结的小儿子——便雅悯这一支派中的后裔子孙——扫罗最后就做了这第一代王,但四十年的执政期间,曾多次得罪了神灵,因此部分国人、特别是南方的犹大支派,对其一直报有敌视态度,而扫罗在位后期更是精神失常,开始变得异常暴虐,最后竟战死于和腓力斯丁人的战争里。
可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先知撒母耳就立了南方犹大支派的首领“大卫”为新的王,这位大卫王上台之后,便把耶路撒冷定为国家都城,并带领国人成功击退了腓力斯丁人,大卫称王40多年逝世后,其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担任国王期间,国力很快便达到了鼎盛……有传言说:其建造了著名的希伯来人圣殿并迎回了上帝存放圣谕的金约柜;但是所罗门又一直向百姓抽取荷税以供挥霍,并大兴土木,修筑豪华的王宫以及耶路撒冷圣殿,所以老百姓过得很辛苦。所罗门王死后,他的儿子罗波安继承了王位,可没多久,王国却被巴比伦帝国攻占,大量人民被掳到巴比伦成为了奴隶。最后,以色列只享国120年,而这几乎和摩西的年龄一样,所以希伯来人就说以色列的国运早已和摩西相连!就这样,待到波斯帝国灭掉了巴比伦王国后,希伯来人才被允许回到故土,去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后来托勒密诸王听说希伯来人非常善战,于是便下令将上万希伯来人从巴勒斯坦迁入了埃及,使其与本土埃及人比邻而居……
除了大量的莎草纸、羊皮纸古籍外,硕大的亚历山大港图书馆里,另有一块区域是专门用来摆放泥板的,这些泥板和吉库拉塔里的如出一辙,并且这块区域还有专人负责看守,只见有一片区域地上还摆着一排排的黑顶陶罐,上面或画着一条眼镜蛇,或是画着一鹰头人身的神像,只见这神像头戴王冠,腰围短裙,手持一根金杖,只是金漆已经模糊不清,只能勉强看出应是一金色手杖,刘叔见之觉得眼熟,细细回想,发现此手杖竟和古蜀国遗址的那支黄金手杖或有几分相似……在另一片区域中,又密密麻麻放着一排排高高竖立的石板,只见石板的正面似有图文,细细看去,似雕刻着一个戴着高帽子的埃及人正敲打另一个戴着矮帽子的埃及人,刘叔见之就猜测应是埃及贵族正在敲打埃及的普通平民,再看石板的右上角又刻着一位神灵,看了半天刘叔才想起这是埃及天神霍勒斯,只见他的右手正提着一个人的脑袋,左脚则踩在六根植物之上,其上方还有两个人身牛头的怪物——哈梭尔,在她们中间又有一些雕刻,看了半天,刘叔才醒悟过来,刻的正是纳尔迈的宫室,再见石板的最下方,只见一群矮帽子埃及人正战败逃走,刘叔觉得好奇又去看石板反面,就见一头牛正在冲撞一面城墙,而石板最中间的部分则刻着双方交战的情景……再细细看去,石板上方右侧有两排仰卧的矮帽子人群不知在做什么,而金色的埃及开国法老纳尔迈则清晰的站立于左上方,正注视着这一切,此外石板边角处还刻有一些简单的象形文字,刘叔看不懂石板上这些上古文字,不过好在石板下面有一卷莎草纸正平铺在石板之前,上面一排排的还写着各国的文字,刘叔看了一下,原来这块石板是在描绘埃及国王纳尔迈的一生功绩,此外莎草纸上还特意用大字写着:纳尔迈,是埃及人口口相传的,第一个统一了埃及的国王……
看完这些石板,刘叔便注意到旁边的几卷莎草纸上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埃及的历代国王,对于埃及久远的历史,刘叔并不感觉这有什么不妥,因为依据他多年的研究,现代人类的起源确是埃及这里无疑,实没必要去争个一二三,一个文明,谁能走到最后,笑到最后,并将自己的文明发扬光大,使得东西方世界一一认可,这才是最了不起的,毕竟历史已经是过去式,只有现在,才是我们正经历的历史……眼见这些莎草纸记录的信息依旧非常完整清晰,对于这种神奇纸张的制作材料刘叔也是顿时就来了兴趣,于是他就问了问正在守护着石板的那些埃及士兵,埃及士兵也觉无聊,见有人来问,并且还是个外国人,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原来这些莎草纸的原料竟是莎草的茎,而莎草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野草,据士兵诉说,工匠们会先将莎草茎的硬质绿色外皮一一削去,然后再把浅色的内茎切成一块块长条,随即再切成一片片薄片,这些切下的薄片会在水中浸泡个至少六天,之后工匠们便会将这些长条并排放成一层,并在上面再覆上另一层,同时两层薄片还要互相垂直,因为这样造出的纸张才不容易破掉。最后,工匠们会将这些薄片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趁着湿,再用木槌狠狠捶打,如此几番,将两层薄片压成了一片,并挤去大量水分,再用石头等重物压住,待彻底干燥后用浮石或者象牙磨光,便可得到莎草纸的成品了。之前埃及人一直是把莎草纸卷成卷轴使用,后来为了方便,就裁为一张张的以便制成抄本,同时看守的士兵们还多次骄傲说道“莎草纸在干燥的环境下可做到千年不腐,所以我们的过往诸多历史才能被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前啊,这些莎草纸就只有国王和祭祀时才能使用,现在已经渐渐流入了百姓家中。”刘叔闻言再看着这些莎草纸,不禁感叹埃及人的智慧似乎并不弱于中原,想想中原此时还在用着竹简、丝绢,刘叔也不禁感叹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待自己回到中原,一定要将这造纸术也引入中原。
莎草纸上,记载着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直到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埃及,莎草纸上还记载着这些历代王朝的国王们,建造了许多叫做金字塔的巨大三角形建筑,其中,又以胡夫法老建造的金字塔最大……第十八王朝时期的法老——阿赫摩斯,攻占了喜克索斯人的首都阿瓦利斯,随后又将喜克索斯人全部赶出了埃及,并再次扩大了帝国的版图,十八王朝时期,是埃及历代王朝中最强盛的时期,而为了显示王国的强大,于是,埃及的国王从此以后,就被尊称为法老,“法老”原本只是大房子的意思,埃及国王改称法老之后,确实是更加的彰显气势,这就如同始皇帝、万王之王、万国之王等名号一样。除此,刘叔还在附近区域,发现了半块黄金面具,刚开始,他还在想怎么只有半块面具,突然,他又想到这半块黄金面具,和古蜀国遗址中的半块面具,应该是一体的,除了黄金面具之外,图书馆里还有大量的金饰,并也有一根金杖。
去了其他的楼层,亚历山大图书馆中,还收藏着《阿顿太阳的颂诗》,《尼罗河颂》等诗歌类型的文物,除此之外,刘叔还在一个守卫森严的阴暗房间中,看到了一本《亡灵书》,虽然这本书只有一个外壳,但依旧被守卫严格看守着,刘叔此时想起塞琉古皇家图书馆中,曾有记载这本《亡灵书》的作者乃是希腊众神之王——宙斯,宙斯为了取悦伊西斯女神,便写了此书。传闻,此书一般会藏在幽冥之神——俄赛利斯雕像足底的暗格内,并要配合人形石棺一同使用,在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他们认为墓棺上的象形文字,是有保护作用的,即使木乃伊毁掉了,其灵魂还能附着在人形木乃伊上替代他。
而且古代的埃及人,十分重视尸体的保存和死后的生活指导,他们会把死者的尸体制成成木乃伊,然后在莎纸草上写下许多诗歌,置于石棺和陵墓中,他们深信,这些诗歌会指导死者,应对地下王国的种种磨难,而这些指导死者如何在地下王国生活的诗歌,编辑成集后就是《亡灵书》的主要内容了,刘叔细看了一眼,只见此书旁边,还摆着不少的护身符,并围绕了此书一圈,这其中,又以生命的钥匙——安卡护身符数量最多,安卡护身符是一个十字形状的护身符,它代表着水、空气和太阳,因为在古人的眼中,安卡护身符能提供能量、保护生命,这时,刘叔又想起,自己曾在旁遮普的死亡之丘里,也发现过这种十字形状的印章,散落一地,看来这些古国之间早就互通来往。
图书馆的另一栋楼里,摆放着西斯特鲁姆,贝尼琴,利拉,纳菲尔琴,赛比笛,玛穆,对击棒等埃及传统乐器。这里墙面的四壁挂着不少的彩色壁画,也不知道是从哪刮下来的,此外,展厅内还按顺序,摆放着许多雕塑,有埃及的、希腊的、波斯的,还有不少希腊化的佛陀雕塑。除了这些,刘叔还在二楼看到了很多木质结构的建筑模型,里面有不少微缩版的埃及建筑,并且其用的还是一种埃及特有的榫接技术,只见,工匠会先在两块花岗岩接缝处,凿出个骑缝燕尾型榫,然后再制作个领结型木楔或铜楔砸进去,如此,两块石头就连接成了一块,牢不可分,相比之下,埃及榫接技术的和中原的榫卯技术,是各有春秋,难分胜负,刘叔颇为不解,两处跨越如此之远的国家,怎么会在同时期发明这种复杂的技术?是巧合还是?不过埃及工匠制作的木椅子,确实是比中原要先进一些,此外,这里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中,有一种透明的蓝色珠子,叫做什么玻璃珠,这是游客可以购买的一种纪念品,刘叔看着很是稀奇,见价格不贵,也就顺手买了一些。
去往另一栋木楼,这里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刘叔经过观摩,发现埃及对于天体的研究,也非常的有一手,根据资料显示,埃及人会将一年定为365天,每年分为12个月,一个月又分成30天,而剩余的5天,则是成为了埃及的各个节日。此外,他们又把一年分为3个季节,每季各4个月,并且,他们还发明了水钟以及日晷,这两种计时器,又把每天分为24小时。中原虽然也有类似的装置和说法,但依刘叔看,不论是颛顼历、周历、夏历,在准确度上,确实要比埃及的历法差了一些。不过,埃及最厉害的还要数医学,亚历山大图书馆里藏有埃伯斯纸草文稿、史密斯纸草文稿以及卡忽恩纸草文稿……许多医学书籍手稿,这些手稿旁边,还会展示各种用来治疗、开刀的工具,下面的莎草纸上写着:祭司们从神圣的木乃伊制作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人体知识和操作经验,然后他们就借着这些经验和对人体的了解,开始着手处理活人的问题,后来,这些医学知识,竟使得埃及的治疗者,几乎有能力处理任何的疾病!
借着大量莎草纸上的说明,刘叔马上就看到了,埃及人会用椰子汁来代替血液,治疗病人的一种办法,他看了之后,也是惊掉了下巴,埃及的医疗技术竟是如此的高明?之前,刘叔曾在埃及史书中,发现宰相伊姆霍特普的名字,赫然与法老齐平,如今看到他的手稿,才知道此人当时被埃及人称做医神!中原的医学,如今也是大放异彩,传闻希腊也有个医神名为——希波克拉底,也不知道他和同时代的扁鹊相比,谁会更强一些?此外,刘叔还在另一个房间,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莎草纸上说:有7个房间,每个房间里有7只猫,每只猫能抓7只老鼠,每只老鼠能吃7根麦穗,每根麦穗产7粒粮食,问能有多少粒粮食?刘叔算了半天,才算出答案是16807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