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简单、高效的思维整理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掌握核心科技——思维导图关键词的提取方法

上一章节说到思维导图的六大原则,其中一个就是关键词。关键词是思维导图最核心的元素,判断一个图是不是思维导图,就看它的关键词有没有提取。

为什么说现在很多人画的并不是思维导图,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对内容进行提取,而是直接全部写上。做读书笔记,基本上都是把书中原有的句子整句话放上去,这个只能叫作结构图,而不能叫思维导图。

为什么一定要提取关键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要引出更多的联想。针对一个词“太阳”,你能想到什么?可能会想到温暖、明亮、刺眼等。但如果是一句话“明亮的太阳,看起来好刺眼”,这样你还能想到什么?想到的是不是就不多了?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记忆。记整句话肯定比记一个词难。

具体如何进行关键词的提取,我们分别从小到大,从句子到段落,再到整篇文章来分别说明。在开始之前,同样还是准备好几张纸和几支笔,跟随内容来拆解、提取。

首先,我们来看一句话如何提取关键词。先来看下面这句话:

“一个老实的贫苦家庭的男孩,喜欢上了一个有钱人家的漂亮女孩。”

这句话你觉得哪些是关键词,可以先按自己的理解画一下。

按句子来提取关键词还是比较简单的。想要在一句话里提取关键词,首先要明白一句话的组成都有哪些。想想小学学语文的时候经常说的主谓宾,一句话大体上是由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副词组成的。

名词一般是指具体的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的。像上面的句子里,名词就是“男孩”和“女孩”。

动词一般是指动作和状态,所描述的名词对象发生了什么动作,产生了什么状态。这些动作和状态可以是对象与对象之间,对象与状态之间,也可以是状态与状态之间。像“男孩喜欢女孩”,喜欢就是发生的动作,是对象和对象之间发生的。

形容词主要是用来形容名词和动词的,让描述的对象和动作更加具体生动。“老实的”“贫苦的”是用来形容男孩的,“有钱的”“漂亮的”是用来形容女孩的。

副词最常见的就是量词,来说明数量。“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当然一句话里还会有一些其他的词,但只要能够区分这四类,大部分的句子就可以处理了。

知道了句子的组成,提取关键词就简单了。最简单的就是只把名词和动词提取出来,形容词、副词等统统不要。这句话提取完就是“男孩喜欢女孩”。

只提取名词和动词

加上形容词

这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能概括句子内容的。如果你觉得这样提取太简单或者不是很容易理解,那接下来还可以把它变得复杂一点,把形容词加上。

男孩喜欢女孩,什么样的男孩?“老实的”“贫苦的”;他有多喜欢?这句话里没有形容,有的话也可以加上去,如“非常”之类的;那又是什么样的女孩?“有钱的”“漂亮的”。这样一句话的关键词就提取完了。

在提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同的排列方式会形成不同的意思。

像刚才说的“男孩喜欢女孩”,如果按句子的顺序拆解,男孩怎么了?喜欢。喜欢什么?喜欢女孩。这样很容易理解。但如果改变排列的顺序,把女孩放在前面,那就成了女孩喜欢男孩,这个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改变顺序

男孩确实喜欢女孩,但女孩喜不喜欢男孩,这就不确定了。这也就是分支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说明。

同时还要注意,提取完后尽量减少歧义,要让描述更准确一点。还是说说不同的排列组合,如果把喜欢放到前面,男孩、女孩放到下一级,这样就不会有人觉得是男孩喜欢女孩,而成了有人同时喜欢男孩和女孩,比如女孩的父亲,他同时喜欢这两个人,也愿意让他们在一起。

改变句子结构

另外还需要说一下,提取完关键词后,分支的排列并不一定要按句子的结构来,名词、动词也并不一定要按句子中的原话。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自己概括提炼,用自己的话,通过加一些词组来把这句话的意思表达清楚。这样能够减少一些歧义,还能引出更多的联想。

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主动变被动。还是这样一句话,男孩喜欢女孩,这是主动的过程,那可以把女孩放到前面去,同时加一个被动,女孩被男孩喜欢,这样改变了排列,意思没变,还能联想到更多。女孩除了被这个男孩喜欢,有可能还被另一个同样有钱的男孩喜欢,同时女孩的父亲对她也是比较爱护的。这样继续下去,一部连续剧都有可能产生。

主动变被动

总结一下,提取一句话的关键词就是找到名词和动词,想再详细一点,把它的形容词提取出来就可以了。说完一句话,接下来看一整段话如何提取关键词。先来看这一段话: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于1971年开创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线性思维,改为发散思维。思维导图采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更适合大脑的思维方式,更便于记忆和联想。简单的使用方法是先画一个思考中心,再由中心向外发散出分支,每一个分支上一个关键词,接着每一个分支还可以继续发展出更多的分支,最后形成一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生活,都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现有的工具也很多,比如MindManager、XMind和iMindMap等。

这段话,完全可以按照刚才提取句子关键词的方式来,第一句差不多都是名词和动词,东尼·博赞开创了什么,打破了什么,改成了什么。第二句思维导图采用了什么,适合什么,方便什么。这样提取也没错,但信息量太大,全部提取完,一是费时间,二是不方便记忆,起不到提高效率的作用。所以,面对一整段话时,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内容,把每句话都提取出来,只要能把这段话表达清楚就行。

比如有的段落,会在开头给个观点,后面就是证明这个观点,会列举一些例子。你能明白这个观点,只把这个观点放上去就可以,详细证明的过程,可以不放,也可以筛选一些放上去。有人会觉得不写会忘记,其实不会,后面用思维导图提高记忆的那一章节会详细说。

一段话中的哪些内容是可以提取的,最主要的提取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描述性的段落。先去找5W1H,就是何人、何事、何地、何时、何物和为什么,找到这些词,再提取一下,把这些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第二类是提取有序列化的,如12345之类的。找到对应的步骤,再按句子提取就可以了,还有“首先”“其次”“最后”等词,也是一样。

第三类是因果关系的段落。先去找“因此”“因为”“结果”等词,找到后分别在前面和后面找名词、动词提取就可以。

第四类是解决问题的段落,先提出问题,然后说怎么解决,这样和因果关系一样,找到问题是什么,提取解决步骤或者答案是什么即可。

第五类是进行比较的。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会有“相对”“然而”等词,找到后分前后不同的事物来进行提取就可以。

这里说的词在一些段落里不会原样出现,找相仿同义词也可以。

我们今天举例的这个段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说的这五类就有三类。

首先第一句话就是描述列举类型的,主要描述了思维导图的来源。来看看何人?东尼·博赞;何事?创造了思维导图;何地?在英国;何时?1971年;何物?思维导图;为什么创造这个?因为想打破原有的线性思维。

接着第二句是比较类型的,有一个“更”字,发散性思维相比线性思维更适合大脑的思维,更方便记忆和联想。

第三句是属于序列类型。因为它有“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之类的,按这个划分完再提取。

第四句和第五句还是描述性的,描述应用范围和现有的工具。

找到了方向,知道了提取的方法,接着选择自己需要的,最终可以形成这样一张思维导图。

段落关键词

因为这一整段都是在说思维导图,所以中心主题就是思维导图,第一句话是说来源,把刚才说的何时、何地、何人列举出来;第二句话是进行比较后说的一些优点,也列出来;第三句是说画的一个简单步骤,1234放上来;第四句是说应用在哪些地方,工作、生活、学习;第五句是说工具,列上去。这样一个段落就拆解完了。

提取完后还可以美化一下,加点图片、图标。像英国,因为英国经常下雨,所以人们出门会拿把伞,那就可以画一把伞;还有步骤,可以把1234的图标加上去,以便于理解。

段落提取美化

还可以继续展开发散,比如在学习上的具体应用,可以用来做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复习等。这也是我们强调的,不要仅限于把现有的内容转化成思维导图,而要继续发散,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发散扩展

还要强调一下,一段话并不是每句话都要提取的,刚开始学习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把每句话都提取一下,后面就要学会提取完后再提取一次,去除一些不必要的关键词。

说完段落,接着就是整篇文章了。我们同样不需要提取整篇文章的每一段的每一句话,这样提取相当于把文章重新抄了一遍,所以,还是只提取关键段落的关键句子。

如何找出这些关键的段落,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是查看标题。

通过标题可以预先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一篇文章除了总标题,还会有一些二级标题,甚至三级标题。可以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章节来看一下,除了有这一章节的总标题,还会有大标题、小标题。可以先用这些标题来提取关键词,把它们作为一级分支。

如果这篇文章只有一个总标题,没有其他标题,可以看一下开头或者结尾,一般文章开头和结尾会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通过这些也可以得出大体内容。这些也没有,就跳过第一步,直接进入第二步。

可以来看一下本书的第一章第一节,这一节的标题是“走进思维导图——手把手教你完成第一幅思维导图”,通过标题,可以知道这一节主要说的是和思维导图有关的内容。但下面没有二三级分支,开头和结尾也没有进行总结,所以直接进入第二步,浏览文章。

第二步需要浏览整篇文章。

搭框架

通过浏览,可以找到重点段落在哪儿,或者说自己关注的段落在哪儿。找到重点段落,根据这些段落可以先搭出一个框架。

通过浏览第一节,我们大概会介绍思维导图的定义,还有简单的画法,接着会介绍如何用思维导图做自我介绍,最后介绍了一些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其他的一些段落并不是重点,所以就先不画了。

浏览完全文,找到重点段落,接着第三步就是按照提取段落关键词的方法来进行。重点关注一些时间、地点、顺序、步骤之类的词汇。

提取段落关键词

提取完后还需要最后一步,就是整理。从整体上看你画的思维导图,哪些内容自己还是不太明白,可以再回过头来看看,补充一些关键词,让它更容易理解。如果文章中开头和结尾有总结的部分,可以对照来看看,自己哪些内容没有提取,需不需要提取,根据这些再来补充一下。

学会对一篇文章进行提取,对整本书进行提取就容易了,可以先尝试着做一下,后面会有单独的章节来说如何做读书笔记,到时候再来对比。

最后说一下,关键词的提取是因人而异的,同一篇文章,同一句话,不同人提取的关键词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还有前面说的,不同的排序,产生的意思也不一样。

刚开始提取并不容易,请大家耐住性子,多去练,练得多了,提取也就容易了。刚开始提取时,可以把握这些技巧,一是前面说的,强制要求自己每个分支上面最多放4个字,强制自己去提取,而不是把一整句话放上去。二是不要带任何标点符号,如逗号等,一句话里会包含大量的标点符号,强制去掉标点符号,也是强制自己提取的过程。三是一开始时,尽量少带形容词,让思维导图看起来更简洁,除非特殊情况才考虑加形容词。

本节练习:

1.重新整理之前完成的自我介绍,每个分支上只保留4个字。

2.尝试完成下面这段话的关键词提取。

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在用思维导图来高效率地处理工作。通过学习,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有条不紊,可进可退,并且可以让你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锻炼你分析和处理事件的能力!对于公司来说,思维导图可以节省成本。美国波音公司设计波音747飞机时,原本这样一个大的项目通常要花费6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只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在财力上,至少节省了1100万美元。对于个人来说,思维导图可以节省时间,用思维导图来组织会议、分析问题、策划方案、梳理工作、项目管理……这些至少能节省一半的时间。重点是可以培养与众不同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还怕不能升职加薪吗?

本节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