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另一半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穿一串珠子,改变生命

托尔金·韦克菲尔德曾是“和平队”的志愿者,长期从事援助工作。一天,她和已经成年的女儿德文·希巴德及其朋友金尼·乔丹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散步。他们在乌干达妇女米莉·阿基纳面前停下脚步,悠闲地看她把回收的废纸穿成一串珠子项链。每颗珠子都是用从杂志上撕下来的彩色纸仔细揉捏粘贴起来的。珠子不上色,呈现纸张本来的颜色—有时,还能模模糊糊看见纸上的字,看上去非常可爱。她们三人和阿基纳攀谈,得知她的“商店”就在她家的泥巴房子外的空地上。她们以75美分的价格买了几串五颜六色的珠子项链。接下来几天,她们的项链得到一致好评,当她们说明珠子是贫民区“变废为宝”的成果时,更是获得大家交口称赞,这不免令她们感到意外。

一个想法开始成形。托尔金、德文和金尼再次来到阿基纳家中,买走了大约225串珠子,带回美国卖给朋友。美国人很喜爱这些珠子项链,于是她们三个成立了非营利组织“穿起生命之珠”,在美国销售乌干达妇女制作的首饰,资助她们的生活。为了躲避海关扣税,母女俩拜托回国的朋友们把项链藏在箱子里走私回美国(她们后来才意识到,这么做毫无必要,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这些项链本来就是免税品)。然后,她们开始通过“珠子聚会”在美国销售这些首饰。“珠子聚会”和特百惠的理家会直销有点相似:一名女性把朋友们请到家里,女士们坐下来欣赏这些项链、手镯和耳环,然后以5美元到30美元不等的价格买下它们。现在,每年有几千场“珠子聚会”,参加人数超过十万人,每场聚会筹得的资金都足够负担一名乌干达女孩在寄宿学校一年的费用。“这不是施舍—我们完全反对施舍,”目前长驻乌干达的希巴德说,“这是我们女人真正努力奋斗的象征。”

托尔金·韦克菲尔德和女儿德文·希巴德,“穿起生命之珠”的创始人,她们佩戴的就是由废纸做成的首饰。(图片由查理·斯坦伯格提供)

“穿起生命之珠”这样的组织日渐活跃,在想要伸出援手的人们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之间架起了桥梁。在慈善组织“全球捐助”、非营利私对私小额信贷机构“成交”以及学生发起的“给予的学问”的网站上,你都能找到特定的受益人,接受你的捐赠或借款。如果你的兴趣在教育领域,可以通过“捐赠者的选择”网站(www.donorschoose.org)资助困难的美国学生,也可以通过由刑讯室改建而来的“天道联合促进佩蒂翁维尔经济发展协会”(SOPUDEP)学校向海地太子港的贫困学生提供帮助。这些组织对人们所求甚少,同时开辟了更深入了解国内外问题的途径。仅仅写一张支票并不可靠也乏味无趣,“穿起生命之珠”这样的团体让人们得以通过更亲密的方式参与其中。

在乌干达,“穿起生命之珠”项目从一贫如洗、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的妇女和特别勤奋、特别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妇女起步。从如何找到合适的原材料开始,参加项目的妇女得到细致严格的培训,制作高品质的珠子。杂志广告页和援助组织印发的小册子因色彩丰富而备受青睐。回想起妇女兴高采烈地用艾滋病防治手册制作珠子的场面,韦克菲尔德不禁皱了皱眉:“我只是希望这些小册子被剪碎之前,有人能看看它们。”制作珠子的妇女每月能收入200美元,一部分存进了她们握有的新的银行储蓄账户。妇女现在拥有了受到保护的资产,也赢得了丈夫更多的尊重,男人再也不能像掏光妻子藏在床下的钱罐那样,将她们的存款洗劫一空了。

“穿起生命之珠”也让妇女得到了与健康相关的产品,比如预防疟疾的蚊帐、驱虫药物,以及避孕套等计划生育用品。为期18个月的穿珠制作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培养她们开创自己的小事业。妇女得到商业管理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会学习本地的产业,比如做果酱或养鸡。然后,她们在“穿起生命之珠”的帮助下,开始做小买卖,这时,她们就会转向新的生意领域。这个组织的目标不是培养终身的珠串编织工人,而是让妇女转变成活跃的企业家。“穿起生命之珠”每年销售的“变废为宝”的首饰总价值超过260万美元,同时通过各地举办的“珠子聚会”让美国人了解全球贫困问题。他们还组织美国人和制作首饰的妇女见面,认识非洲。“一开始,我们以为‘穿起生命之珠’只能帮助乌干达人。”韦克菲尔德说,“后来,我们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帮助了参与其中的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