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校注(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七佛

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近故谭[1]贤劫[2]有千如来。暨[3]于释迦,但纪[4]七佛。按《长阿含经[5]》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6],于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7]为七佛祖师[8]

金华善慧大士[9]登松山[10]顶行道,感[11]七佛引前,维摩[12]接后。

今之撰述,断自七佛而下。

【注释】

[1]谭:同“谈”,通假字。

[2]贤劫:时间名词。“劫”指特别长的一个时期,“贤劫”指我们所在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共有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为其中之第四尊佛。贤劫之前名为庄严劫,贤劫之后名为星宿劫。

[3]暨:到,至。

[4]纪:通“记”。记录,记载。

[5]《长阿含经》: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汉传大乘佛教的总称,区别于南传小乘佛教,即传布于东南亚的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

[6]各各坐树下:查《大藏经》第一册《长阿含》皆作:“各各坐诸树,于中成正觉。”《景德传灯录》亦如此,但于意义影响不大。

[7]曼殊室利:梵语,译为妙吉祥,即文殊菩萨的名字,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名妙吉祥。文殊菩萨过去久远劫早已成佛,名叫龙种上如来,释尊在世时委身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成为佛的协从,来度化众生。

[8]祖师:此句可理解为“七佛祖之师”,禅宗认为佛即祖师,祖师即古佛,又民间习俗佛祖即佛陀。此指文殊菩萨为七佛的老师,后“祖师”特指创立宗派之人,如本书禅宗诸祖师。旧译本说“曼殊室利是七佛的祖师爷”有误,祖师爷这个词也泛指每一行业始祖,如鲁班为中国建筑、木匠的祖师。

[9]善慧大士:浙江义乌人。名叫傅翕(xī),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生二子,名叫普建、普成。年二十四,遇梵僧嵩头陀而知宿因,结庵松山之双梼树间,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史称傅大士。大士即菩萨的别名。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磨、志公并称“梁代三大士”。因为傅大士的灵异事迹越来越多,越传越广,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化身,是十地菩萨(最高境界的菩萨)。

[10]松山:地名,又叫云黄山,“松山顶”并非指松树山之顶。此山在今佛堂镇(今属义乌市)东部,周围三十里。傅大士偕同妻子刘妙光在此躬耕而居,过着农禅并举的生活。

[11]感:感应。感是感召,应是应现,谓我对佛菩萨有什么要求,如果心意至诚,便可以感召佛菩萨来应现,以满我之所愿。“感七佛引前,维摩接后”,旧译本将“感”翻译为“感慨”有误。“感”是“感应”的意思,因为傅大士修行极其诚恳,所以入定时感现佛菩萨现身,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佛菩萨显灵。所以,此处正确翻译是:“金华傅大士登上松山结庵修行佛道,静坐入定之时,感现七佛在前引路,维摩诘大菩萨在后护佑。”

[12]维摩:梵语,维摩诘的简称,译为净名,净是清净无垢之义,名是声名远扬之义,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自妙喜国化生在人间,以居士的身份辅助释迦牟尼教化众生。

【概要】

“七”在佛教上指一个时间段的循环,如打七,念咒七七四十九遍。实际上,“七”就是无量的意思,写了七佛,实际也写了无量诸佛。再说,诸佛涅槃的境界是相同的,因此,若追究佛法最高境界则从一佛开始写起也可以。本书略写前面六佛,重点写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离我们最近,是我们最直接的老师。如果追究过去诸佛,释迦牟尼佛仅仅只是贤劫千佛第四尊佛,而在释迦牟尼之前还有庄严劫,庄严劫已经出现千佛,哪里能够穷尽呢?所以本书第一卷就从七佛写起。

一、毗婆尸佛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1]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长阿含经》云[2],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3],姓拘利若。父槃头,母槃头婆提。居般头婆提城。坐波波罗[4]树下,说法三会,度[5]人三十四万八千。神足[6]二,一名骞荼[7],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8]

【注释】

[1]偈:梵语,偈陀的简称,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2]《长阿含经》云:旧校本在“《长阿含经》云”后面直接使用冒号与引号,但查阅《长阿含经》下面这段话不是直接引用,而是从《长阿含经》里面概括出来的,并非《长阿含经》里面的原话,所以不宜使用引号。此下五佛错误相同,即连错六处。

[3]刹利:梵语,刹帝利的简称,译为田主。为世间大地之主,即王种。

[4]波波罗:菩提树。诸佛之成道皆如同释尊,而各自有其“菩提树”,也叫道场树。

[5]度:“度”在佛教里面有“剃度”的意思,即剃掉须发出家,但佛教“度人”更有使人脱离人世苦难,解脱六道轮回,到达涅槃彼岸的意思。所以“度人”之“度”有“渡”的意思,即渡过生死轮回的激流河海到达解脱的彼岸。旧译本将“度人三十四万八千”翻译为“说服了三十四万八千人出家入佛门”,有误。正确翻译是:“度脱三十四万八千人到达涅槃的彼岸。”这三十四万八千人有的可能出家,有的也不一定出家,做在家弟子。

[6]神足:高足,对别人弟子(学生)的敬称,此处指毗婆尸佛的大弟子。另外佛教神通六通中有“神足通”,此处不是这个意思。

[7]骞(qiān)荼(tú):旧校本为“骞茶”,宝祐本亦作“骞茶”,续藏本与《景德传灯录》均作“骞茶”。查阅大正藏《释迦谱》则作“骞荼”。是不是“荼”误为“茶”了?我们可以先去研究荼”与“茶”这两个字的根源。在字形上,二者只差一横,而音义上古代通用。先有“荼”字,后有“茶”字。南宋魏了翁(1178~1237年)《卭州先茶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敢辄易字文也。若《尔雅》,若《本草》,犹从艸从余,而从徐鼎臣训荼犹曰:‘即今之茶也。’惟自陆羽《茶经》、卢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为艸,为入,为木。而谓‘荼’为茅秀,为苦菜。终无有命茶为‘荼’者矣。”清代训诂学家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认为:“今茶字古作荼……至唐朝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现在多数学者也认为“茶”字到中唐才从“荼”中分列出来。因此,至少中唐以前翻译的佛经不可能写“骞茶”。而《五灯会元》已经是宋朝的作品了,这个时候早已存在“茶”字,所以写“骞茶”也不能算错。《释迦谱》的作者僧祐(445~518年)是南朝僧人,他的作品只可能出现“骞荼”,因为他那个时代还没有“茶”这个字。所以有学者据此推断“骞荼”误为“骞茶”是没有根据的。

[8]侍者无忧,子方膺:旧校本点校为“侍者无忧子方膺”。凡是专有名词,旧校本均画线标出,此处画线标出“无忧子方膺”,把“无忧子方膺”直接当成了侍者的名字。查阅《长阿含经》原文,云“毗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曰无忧”,另一节则记载:“毗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于是,就知道,毗婆尸佛的侍者名叫无忧,他的儿子名叫方膺,这是两个人的名字,并非指侍者名叫“无忧子方膺”。以下五佛都有侍者与儿子,旧校本全当成侍者一人的名字,所以连错六处。

【概要】

毗婆尸佛,过去七佛的第一佛。又作毗钵尸佛、微钵尸佛、鞞婆尸佛、毗婆沙佛或惟卫佛,译为胜观、净观、胜见及种种见。其八相成道之相大致与释迦牟尼佛相同。依《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所述,过去九十一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毗婆尸佛出现于世,为刹帝利种,姓拘利若(憍陈如),于波波罗树下成道。在其三会说法中,初会度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度十万人,三会度八万人。其上首弟子称骞荼及提舍,执事弟子名无忧。父名槃头摩多,母名槃头婆提(摩那),子名方膺。王所治之城称槃头婆提。

《七佛经》说毗婆尸佛之父名满度摩王,母名满度摩帝,国城亦名满度摩。其三会说法中,初会有六万二千比丘得阿罗汉果,二会有十万,三会有八万。其大智慧弟子名欠拏底写,侍者名阿输迦。此外,《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毗婆尸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及《佛名经》卷八等经之说法也都不完全一致。

【参考文献】

《华严经疏》卷十七;《杂阿含经》卷十五;《出曜经》卷二;《生经》卷四;《大宝积经》卷四十六;《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七“忏悔品”;《佛名经》卷八;《孔雀王咒经》卷下;《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

二、尸弃佛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1]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长阿含经》云,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2]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名阿毗浮,二名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注释】

[1]聚沫:聚集在一起的泡沫。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好比水面上的泡沫。

[2]分陀利:梵语,译为白莲花。

【概要】

尸弃佛,过去七佛之第二佛。又作式佛、式诘佛、式弃佛、式弃那佛,译为顶髻、有髻、火首、最上。

依《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所述,尸弃佛于过去三十一劫出世,人寿七万岁,姓拘利若,于分陀利树下成佛。初会度十万比丘,第二会度八万比丘,第三会度七万比丘。第一弟子为阿毗浮,第二弟子为婆婆,执事弟子名忍行。父为刹利王种,名明相,母名光曜,子称无量。

此外,《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七佛父母姓字经》、《佛名经》卷十九及《四分律比丘戒本》等处也对尸弃佛有所说明,然内容稍有不同。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十五;《增一阿含经》卷一、卷四十四、卷五十;《毗婆尸佛经》卷下;《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九。

三、毗舍浮佛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偈曰:“假借四大[1]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长阿含经》云,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喻城。坐婆罗[2]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注释】

[1]四大:地水火风四种基本物质。此四者广大,造作生出一切色法(物质),故名四大。

[2]婆罗:梵语,译为坚固。《西域记》云:其树类斛,而皮青白,叶甚光润,树特高。娑罗林间,纵广十二由旬,天人大众,皆悉遍满。尖头针峰,受无边众,间无空缺,不相障蔽。

【概要】

毗舍浮佛,过去七佛中的第三佛,即过去庄严劫千佛中最后出现的佛。又作毗湿婆部、毗湿波浮、毗怒沙符、毗锁婆浮、毗舍罗婆、鞞恕婆附、毗摄浮、毗摄罗、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婆、必沙部、毗叶罗、毗叶婆、比叶婆、毗锁浮、随叶、毗舍、鞞舍,译为一切自在、一切有、一切胜、一切生、种种变现、能变现、遍现、遍胜、广生、胜尊。

依巴利《大史》所载,毗舍浮佛是以然灯佛为首的二十四佛中的第二十一佛。

关于毗舍浮的语义,据《慧苑音义》卷上所述,毗舍浮正云毗湿婆部。“毗湿婆”,此云遍一切,“部”为自在。即遍一切处皆得自在之义。或译为一切有。又据《华严经探玄记》卷五所述,“毗舍浮”,此云一切胜,亦云遍现,谓于诸处皆现身之意。

关于毗舍浮佛的种姓及其弟子等事,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所载,过去三十一劫中,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现于世,种姓为刹帝利,姓拘利若(憍陈如),父名善灯,母名称戒,子名妙觉,城名无喻。于娑罗树下成道。初会说法度七万人,次会说法度六万人。其上首弟子有扶游、郁多摩二人,执事弟子为寂灭。

此外,《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曾述及观想此佛的情形,其文云:“毗舍世尊举身放光住行者前,其佛身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十二由旬,身紫金色,光明威相如前无异;见此佛已,复更增进诸陀罗尼三昧门,于未来世必定不疑生诸佛家。”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十五;《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出曜经》卷二;旧译《华严经》卷七“佛升须弥顶品”;《大般涅槃经》卷四十;《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七“忏悔品”;《佛名经》卷八;《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上、卷下;《孔雀王咒经》卷下。

四、拘留孙佛

拘留孙佛(见在[1]贤劫,第一尊)。偈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长阿含经》云,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2],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3]树下,说法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一萨尼,二毗楼。侍者善觉,子上胜。

【注释】

[1]见在:现在。“见”同“现”。

[2]婆罗门:梵语,译为净行。或在家,或出家,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自称是梵天苗裔,守道居贞,洁白其操,故谓之净行。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古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

[3]尸利沙:梵语。产自印度的一种香木,为吉祥之意。其树胶可作香药。《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七列其为三十二味香药之一,名作尸利洒。《玄应音义》卷三载有两种,一种叶、果皆大,名尸利沙;另一种叶、果皆小,名尸利驶。

【概要】

拘留孙佛,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佛。又作迦罗鸠孙陀佛,羯洛迦孙驮佛、迦罗迦村驮佛、拘楼秦佛、俱留孙佛、迦鸠留佛、鸠留秦佛,译为领持、灭累、所应断已断、成就美妙。汉译《长阿含经》及巴利语《长部》等,列有此佛之出生时、族姓及其父母、出生都城、妻子、菩提树、侍者、第一弟子之名。

在印度,此佛被视为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佛陀之一。依《高僧法显传》及《大唐西域记》卷六“劫比罗伐窣堵国”条下所载,在舍卫城东南方处,有该佛出生都城之遗迹及与其有关之诸塔。此中,放置其遗身舍利之塔旁,相传有阿育王所建之狮子头石柱,高三十余尺,然今日尚未发现此遗迹。

【参考文献】

《七佛经》;《七佛父母姓字经》;《出曜经》卷二;《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经”;《贤劫经》卷七;《阿育王经》卷四;《佛名经》卷八;《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七;新译《华严经》卷七十三;《大智度论》卷九;《翻梵语》卷一。

五、拘那含牟尼佛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长阿含经》云,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大德,母善胜。居清净城。坐乌暂婆罗门[1]树下,说法一会,度人三万。神足二,一舒般那,二郁多楼。侍者安和,子导师。

【注释】

[1]乌暂婆罗门:即优昙婆罗树。其树十分巨大。有叶子,其叶似梨。有果实,果大如拳。通常看不到花朵。在佛经中,通常提到优昙婆罗花大多是在形容极难遇到佛陀出世,正如极难遇到优昙婆罗花一般。

【概要】

拘那含牟尼佛,过去七佛之第五佛,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二佛。又作拘那含佛、迦那(诺)迦牟尼佛、羯诺迦牟尼佛。意译金色仙、金寂。关于其出生时、族姓及父母、出生都城、妻子、菩提树、侍者、第一弟子等名,汉译《长阿含经》《七佛经》《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及巴利语《中部》等皆有记载,然所说略有不同。

在印度,此佛被视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佛陀。依《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北印度舍卫城附近有迦诺迦牟尼佛出生都城,及数座与此佛有关之塔。其中,位于北方之塔系奉祀其遗身舍利,其前复造有二十余尺高狮子像柱头之石柱,相传为阿育王所建。1895年,于蓝毗尼园西北方,发现此刻有阿育王时代文字之石柱。其刻文记述阿育王即位十四年,增筑拘那含牟尼佛塔;即位二十年后,亲来供养,并建石柱。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十五、卷三十四;《观佛三昧海经》卷十“念七佛品”;《大智度论》卷九;《起世经》卷十;《出曜经》卷二。

六、迦叶佛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长阿含经》云,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梵德,母财主。居波罗奈[1]城。坐尼拘律树[2]下,说法一会,度人二万。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善友,子集军。

【注释】

[1]波罗奈: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城,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释迦牟尼佛成道后,曾在此地的鹿野苑初转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佛灭后二百余年,阿育王于此处建石柱二座。唐玄奘旅印时,此地之佛教已告衰颓,伽蓝仅三十所,僧徒三千余人,学小乘正量部法。国人信外道者多。

[2]尼拘律树:梵语。桑科植物。又称尼拘类树、尼拘屡树、尼拘卢陀树、尼拘陀树或诺瞿陀树,译为无节、纵广、多根。

【概要】

迦叶佛,乃释尊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作饮光佛。传说为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必定成佛。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时人寿二万岁。姓迦叶,于尼拘律树下成佛,有弟子二万人,而以提舍及婆罗婆二人为高足。执事之弟子名善友。父名梵德,婆罗门种;母名财主。有子名集军。

【参考文献】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佛名经》卷八。

七、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姓刹利,父净饭天[1],母大清净妙。位登补处[2],生兜率天[3]上,名曰胜善天人,亦名护明大士。度诸天众,说补处行,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普曜经》云[4]:“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5]声:‘上下及四维[6],无能尊我者。’”即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也。

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维,此老、病、死,终可厌离。于是夜子时,有一天人名曰“净居”,于窗牖[7]中叉手合掌白言:“出家时至,可去矣!”太子闻已,心生欢喜,即逾[8]城而去,于檀特山中修道[9]

始于阿蓝迦蓝[10]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11]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故经云:“以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先历试邪法,示诸方便,发诸异见,令至菩提。

故《普集经》云:“菩萨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号天人师,时年三十矣。”即穆王三年癸未岁也。

既而于鹿野苑[12]中为憍陈如[13]等五人转四谛[14]法轮而证道果。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15]:“吾以清净法眼、涅槃[16]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17]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迦叶:“吾将金缕僧伽梨衣[18]传付于汝,转授补处,至慈氏[19]佛出世,勿令朽坏。”迦叶闻偈,头面礼足曰:“善哉!善哉!我当依敕,恭顺佛故。”

尔时世尊至拘尸那[20]城,告诸大众:“吾今背痛,欲入涅槃。”即往熙连河侧,娑罗[21]双树下,右胁[22]累足,泊然宴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23],并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诸弟子即以香薪竞荼毗[24]之,烬[25]后金棺如故。尔时大众即于佛前,以偈赞曰:“凡俗诸猛炽,何能致火爇[26]?请尊三昧火[27],阇维[28]金色身。”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29]树,往返空中,化火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30]八斛四斗。即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也。

自世尊灭后一千一十七年,教至中夏[31],即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

世尊才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世尊一日升座[32],大众集定。文殊白椎[33]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

世尊一日升座,默然而坐。阿难白椎曰:“请世尊说法。”世尊云:“会中有二比丘[34]犯律行,我故不说法。”阿难以他心通[35]观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还复默然。阿难又曰:“适来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说法?”世尊曰:“吾誓不为二乘[36]声闻人说法。”便下座。

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

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37],为母说法,及辞天界而下,时四众八部[38],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尼[39]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40]后见佛。不如用神力变作转轮圣王[41],千子围绕,最初见佛[42]。”果满其愿。世尊才见,乃诃云:“莲花色比丘尼,汝何得越大僧见吾?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43]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

世尊昔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于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万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44],有罔明菩萨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世尊。世尊敕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于是从定而出。

世尊因波斯匿王[45]问:“胜义谛中有世俗谛否?若言无,智不应二。若言有,智不应一。一二之义,其义云何?”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佛法中曾问此义,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名为一义二义。”

世尊一日见文殊在门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门来?”文殊曰:“我不见一法在门外,何以教我入门?”

世尊一日坐次[46],见二人舁[47]猪过,乃问:“这个是甚么?”曰:“佛具一切智,猪子也不识?”世尊曰:“也须问过。”

世尊因有异学问:“诸法是常邪?”世尊不对。又问:“诸法是无常邪?”亦不对。异学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对我?”世尊曰:“汝之所问,皆为戏论。”

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48],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各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皆悟通。

世尊因乾闼婆王献乐,其时山河大地尽作琴声。迦叶起作舞。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余习[49]?”佛曰:“实无余习,莫谤法也。”王又抚琴三遍,迦叶亦三度作舞。王曰:“迦叶作舞,岂不是?”佛曰:“实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语?”佛曰:“不妄语。汝抚琴,山河大地木石尽作琴声,岂不是?”王曰:“是。”佛曰:“迦叶亦复如是,所以实不曾作舞。”王乃信受。

世尊因外道问:“昨日说何法?”曰:“说定法。”外道曰:“今日说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说定法,今日何说不定法?”世尊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世尊因五通仙人[50]问:“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五通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

世尊因普眼菩萨欲见普贤[51],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入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52],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于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世尊因“自恣日[53]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才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迦叶:“汝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

世尊因长爪梵志[54]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我自斩首。”世尊曰:“汝义以何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为宗。”世尊曰:“是见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乃省,谓弟子曰:“我当回去,斩首以谢世尊。”弟子曰:“人天众前,幸当得胜,何以斩首?”志曰:“我宁于有智人前斩首,不于无智人前得胜。”乃叹曰:“我义两处负堕。是见若受,负门[55]处粗;是见不受,负门处细。一切人天二乘,皆不知我义堕[56]处,唯有世尊诸大菩萨知我义堕。”回至世尊前曰:“我义两处负堕,故当斩首以谢。”世尊曰:“我法中无如是事,汝当回心向道。”于是同五百徒众一时投佛出家,证阿罗汉。

世尊昔欲将诸圣众,往第六天说《大集经》,敕他方此土、人间天上、一切狞恶鬼神,悉皆辑会,受佛付嘱,拥护正法。设有不赴者,四天门王飞热铁轮追之令集。既集会已,无有不顺佛敕者,各发弘誓,拥护正法。唯有一魔王谓世尊曰:“瞿昙[57]!我待一切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无有众生名字,我乃发菩提心。”

世尊尝与阿难行次[58],见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礼。阿难曰:“此是甚么人塔?”世尊曰:“此是过去诸佛塔。”阿难曰:“过去诸佛是甚么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阿难曰:“应当如是。”

世尊因有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曰:“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作礼而去。阿难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称赞而去?”世尊曰:“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59]。”

世尊一日敕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世尊曰:“汝既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过去七佛仪式?”世尊召阿难,阿难应诺。世尊曰:“持钵去!”

世尊因有比丘问:“我于世尊法中见处即有,证处未是。世尊当何所示?”世尊曰:“比丘某甲,当何所示,是汝此问?”

世尊成道后,在逝多林中一树下跏趺而坐。有二商人以五百乘车经过林畔,有二车牛不肯前进。商人乃讶,见之山神,报言:“林中有圣人成道,经逾四十九日未食,汝当供养。”商人入林,果见一人端然不动,乃问曰:“为是梵王邪?帝释邪?山神邪?河神邪?”世尊微笑,举袈裟角示之。商人顶礼,遂陈供养。

世尊因耆婆[60]善别音响,至一冢间,见五髑髅[61],乃敲一髑髅问耆婆:“此生何处?”曰:“此生人道。”世尊又敲一曰:“此生何处?”曰:“此生天道。”世尊又别敲一问:“此生何处?”耆婆罔知生处。

世尊因黑氏梵志[62]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于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世尊因地布发掩泥,献花于然灯。然灯见布发处,遂约退众,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时众中有一贤于长者[63],持标于指处插曰:“建梵刹竟。”时诸天散花,赞曰:“庶子有大智矣!”

世尊因七贤女游尸陀林[64],一女指尸曰:“尸在这里,人向甚处去?”一女曰:“作么?作么?”诸姊谛观,各各契悟,感帝释[65]散花曰:“惟愿圣姊有何所须,我当终身供给。”女曰:“我家四事七珍,悉皆具足,唯要三般物: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叫不响山谷一所。”帝释曰:“一切所须,我悉有之。若三般物,我实无得。”女曰:“汝若无此,争解济人?”帝释罔措,遂同往白佛。佛言:“憍尸迦[66]!我诸弟子大阿罗汉不解此义,唯有诸大菩萨乃解此义。”

世尊因调达[67]谤佛,生身入地狱,遂令阿难问:“你在地狱中安否?”曰:“我虽在地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问:“你还求出否?”曰:“我待世尊来便出。”阿难曰:“佛是三界大师,岂有入地狱分?”曰:“佛既无入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

世尊因文殊忽起佛见、法见,被世尊威神摄向二铁围山[68]

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而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于十指掌中亦总是佛。

殃崛摩罗[69]因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子母未分。长者曰:“瞿昙弟子,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难?”殃崛语长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自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奉佛语疾往告之。其妇得闻,当时分免[70]

世尊尝在尼俱律树下坐次,因二商人问:“世尊还见车过否?”曰:“不见。”商人曰:“还闻否?”曰:“不闻。”商人曰:“莫禅定否?”曰:“不禅定。”曰:“莫睡眠否?”曰:“不睡眠。”商人乃叹曰:“善哉!善哉!世尊觉而不见[71]。”遂献白氎[72]两段。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73],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当护持,传付将来。”

世尊临入涅槃,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

世尊于涅槃会上,以手摩胸,告众曰:“汝等善观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后悔。若谓吾灭度,非吾弟子。若谓吾不灭度,亦非吾弟子。”时百万亿众,悉皆契悟。

【注释】

[1]净饭天:疑为净饭王之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亦即释尊的父亲。

[2]母大清净妙。位登补处:旧校本标点有误。弄错了佛母名字,其标点为“母大清净妙位”(苏校版凡是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均下画线),就使人误以为佛母名叫“大清净妙位”。释尊母亲名叫“大清净妙”,并非“大清净妙位”。“位”字属于下句开始,即“位登补处”,指释尊未降生之前,属于候补佛位。补处,下一位佛的候选人,有如世间太子即将继承王位。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如释尊涅槃后,弥勒菩萨候补佛位,往生兜率天内院说法,即将下生人间成佛。

[3]兜率(lǜ)天:梵语。译为知足。此天由修布施、持戒两种福业而感报得生其中,胜夜摩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乃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之居处,今则为弥勒菩萨之净土。弥勒现亦为补处菩萨,于此宣说佛法,若住此天满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即下生人间,成佛于龙华树下。

[4]《普曜经》云:查原文为:“尔时菩萨从右胁生,忽然见身住宝莲华,堕地行七步,显扬梵音,无常训教:‘我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三界无上,使一切众,无为常安。’天帝释梵忽然来下,杂名香水洗浴菩萨,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圣尊。洗浴竟已,身心清净。”本书此段引文非《普曜经》原文。

[5]师子吼:师子吼又作狮子吼。谓佛以无畏音说法,如狮子之咆吼。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亦为人中之至尊,称为人中狮子,故用此譬喻。又当佛说法时,菩萨起勇猛心求菩提,因而外道、恶魔生怖畏;犹如狮子吼时,小狮子亦增威,百兽怖伏。

[6]四维:指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为东西南北四方之隅角。一般以四维加四方,称为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十方。

[7]窗牖(yǒu):窗户。

[8]逾(yú):越过。

[9]于檀特山中修道:此处有错,释尊出家逾城后,并非去了檀特山,他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问道修行。因为《五灯会元》来自五本书,那五本原著也有错误,所以《五灯会元》编辑起来也会以讹传讹。据《景德传灯录》卷一尝谓悉达多太子曾逾城而入檀特山中,此种误传,当系将历史上之悉达多太子与佛陀本生故事(写释尊前世修行的故事)中须大拏太子混为一谈所致。关于“檀特山中修道”来自佛陀本生故事,佛陀前世为须大拏太子时修苦行时所住的山,即为檀特山。此山之名又作檀陀柯山、檀拏迦山、弹宅迦山、檀陀山、善特山、大泽山、弹多落迦山,译为阴山、治罚山。据载,佛在前世为须大拏太子时,修菩萨行,将身边一切物悉皆施舍,并将妻子施与婆罗门,乃达完全施舍行之境界。

[10]阿蓝迦蓝:又作阿罗逻迦蓝,译为自诞、懈怠。为释尊初出王宫时,最先问道之外道仙人,系印度毗舍离城人(又说王舍城附近之人)。与郁陀罗摩子并称于世。为数论派学者,于当时六师外道中颇负盛名。仙人告以“无所有处定即为究竟解脱”,释尊不久即修得此种禅定,然旋即知其并非解脱之道。因此,乃离仙人而去。及释尊成道初转法轮时,欲度化仙人,而仙人则已逝世。

[11]郁头蓝弗:即郁陀罗摩子,译为猛喜、极喜。六师外道中颇负盛名。旧译本将阿蓝迦蓝、郁头蓝弗当成地名翻译了,认为释尊在这两个地方居住了三年。正确的翻译是:“他起初跟随阿蓝迦蓝三年,学习不用处禅定,后来觉得不对,就放弃了。又跟随郁头蓝弗三年,学习非非想禅定,觉得不对,又放弃了。”

[12]鹿野苑:地名,在中印度的波罗奈国,是佛最初说四谛法度五比丘的地方。

[13]憍(jiāo)陈如:佛陀于鹿野苑初转佛法时所度五比丘之一,乃佛陀最初之弟子。又称阿若憍陈如、阿若拘邻、憍陈那、阿若憍怜、居邻、居伦。译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际、知本际。

[14]四谛:又云四圣谛、四真谛。圣者所见之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法轮之初,故称初法轮。若专修四谛以求涅槃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

[15]摩诃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禅宗西天祖师第一祖。又作摩诃迦叶波、摩诃罽叶、大迦叶、大迦叶波、大迦摄。略作迦叶、迦叶波、迦摄波。译为大饮光或大龟。在佛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以“拈花微笑”之故事,成为西天祖师第一祖。

[16]涅槃:梵语。又作般涅槃,略称涅槃。灭、寂、寂灭、寂静、灭度,而玄奘译为圆寂。在印度的原语应用上,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如灯火熄灭了称为“灯焰涅槃”,但印度其他宗教很早就采用此词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涅槃”出现在佛教经典后,便给它以新的内容,到现在差不多变成佛教特有而庄严的名词了。一般经论中所常见到的无为、真谛、彼岸、无坏、无动、无忧、无垢、不生、解脱、无畏、安稳、无上、吉祥、无戏论、无诤,以至真如、实相、如来藏、法身等等,都是涅槃的异名。涅槃不是生命的死亡,《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

[17]副贰:辅佐,排在第二,如太子继承王位,此处指阿难继承摩诃迦叶从佛陀那里传承下来的心法,成为禅宗西天祖师第二祖。

[18]僧伽梨衣:比丘三衣之一。译为众聚时衣,又称为大衣,由九条至二十五条制成,是做大法会,或是见国家元首重臣时所穿的。

[19]慈氏:即弥勒菩萨,译为慈氏,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20]拘尸那:又作俱尸那、拘夷那竭、究施、拘尸那竭、拘尸那揭罗,译为角城、茅城等。是世尊离开人世之处,即涅槃之地。

[21]娑罗:参见本书“娑罗”注释。

[22]右胁:旧校本作“右股”,并出校勘记:“右股,清藏本、续藏本均作‘右胁’。”可实际上旧校本所依赖的宝祐本本来就是“右胁”,说明旧校本此处校勘失误。右胁卧,佛教称为吉祥卧或狮子卧,即右胁向下,两足相叠,以右手为枕,左手伸直,轻放身上之卧法,为比丘之正规卧法。如果写为“右股”则令人费解,佛教没有这样姿势。

[23]婆耆: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婆耆舍、婆耆沙、鹏耆舍。乃佛陀弟子中,最著名之诗人,常以即兴之诗偈赞叹佛陀及上座弟子。此外,又擅长言辞辩论,无有疑滞。曾作“厌离偈”以激励自己,其后于病重时吟颂“无上偈”而入涅槃。关于“复从棺起,为母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并说无常偈曰……”这段话如何理解?旧译本将“特示双足”与“化婆耆”连成一句话翻译为“特意表示他的双足化为婆耆”,其根源来自旧校本。把双足露出来与变化为诗人婆耆模样说偈语有联系吗?实际上,释尊这是在向母亲说法,因为释尊将要涅槃,其母亲来了肯定要悲痛,释尊就将足露出来结跏趺坐,示现外表的安详来自内心的禅定,如果没有内心的禅定,那么这双足还有什么作用呢?其现身说法,即色身是假,法身是真。于是就变成诗人唱起了偈颂,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到这里,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意义。《宗统编年》卷二说:“摩耶夫人从忉利天来,佛复起为说法,特示双足,化婆耆。摩诃迦叶最后至,出双趺示之。”看了这段话后则更能明白其中含义。

[24]荼(tú)毗(pí):宝祐本等版本均作“茶毗”。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或作阇毗,亦作荼毗,译音字本无定,荼茶古本一字,尤易混也。”也就是说“荼”“茶”古代本来就是一个字,但到今天无论其读音与意义均不同了。荼毗,意译作焚烧。原为印度葬法之一。即焚烧尸体,以藏遗骨之葬法。佛世前,印度颇为流行,佛陀依此葬法以后,佛教徒普遍引用,迨佛教东传,我国与日本亦甚流行此一葬法。《汉语外来语词典》:“荼毗:‘阇毗’的讹略。焚烧,火葬。指佛教僧徒死后进行火葬。《慧琳音义》二十五:‘阇毗,或言阇维,或荼毗,此云焚烧也。《正字通》:‘梵言阇维,即荼毗,僧死而焚之也。’”。

[25]烬(jìn):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26]爇(ruò):烧。如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有人将“爇”写为“热”,有误。

[27]三昧火:三昧即心定于一处而不动,入定。此处指凡间之火不能焚化金棺,只有释尊自身三昧真火才能烧出舍利。据《传法正宗记》卷一载,释迦自知化期已近,乃付首座弟子大迦叶以清净法眼及金缕僧伽梨衣,随后即往拘尸那迦罗城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右胁而卧,在诸比丘及众弟子围绕之下,泊然入寂,大迦叶闻讯赶至,见金棺内之三昧真火燔然而焚,舍利光焰普照天地。

[28]阇维:梵语。指人死后火化。

[29]多罗:树名,译为岸树、高竦树。其树形如轮榈,极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尔时金棺从座而举,高七多罗树”这句话,旧译本译为“于是金棺从座子上升起,与七多罗树一样高”。这里将“七多罗”理解为树名了,实际上“多罗”才是树名。多罗树,为高大之植物,故譬物体之高大,常谓七多罗树,言其较多罗树高出七倍。因此正确翻译是“那时金棺从座位上升起来,有多罗树七倍那么高”。

[30]舍利:佛陀火化后留下的坚固子,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供养。历代高僧,寂后火化,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也有杂色的,那是综合而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成。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损坏,菩萨以下,其坚度便相应减少。

[31]中夏:指华夏、中国。

[32]升座:禅林用语。即升高座之意。系指师家登高座说法。据古制,升座与上堂同义,至后世乃有所别。

[33]白椎(zhuī):亦作“白槌”。佛教仪式。办佛事时由长老持白杖以宣示始终。《祖庭事苑》八:“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

[34]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

[35]他心通:佛教神通之一,于他人心中思维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就是别人心中起心动念都知道。阿难通过自己的禅定功夫,获得“他心通”而悉知法会中大众所有想法,所以很快就找到谁是破戒比丘了。“阿难以他心通观是比丘,遂乃遣出”这句话,旧译本译为“阿难用知彼之心通观这些和尚,找出两个人,把他们打发出去了”。这里译者没有理解佛法里面专有名词“他心通”的含义,正确翻译是“阿难以他心通观察法会中比丘,很快就知道了哪两个犯戒,于是把他们逐出了法会”。

[36]二乘:指声闻乘与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佛为声闻、缘觉所说之法称小乘,佛为菩萨所说成佛之法称大乘。乘为运载之工具车,运载众生度生死海之法。

[37]忉(dāo)利天:译为三十三天,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二重天,其宫殿在须弥山顶,天主名释提桓因(简称帝释),居中央,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所以叫作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38]四众八部: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八部指天众、龙众、夜叉(译为勇健鬼)、乾闼婆(译为香神)、阿修罗(译为非天)、迦楼罗(译为金翅鸟)、紧那罗(译为非人)、摩睺罗迦(译为大蟒神或大腹行地龙)。由于人类的眼睛不能见到这些八部众,所以又叫作冥众八部。又因为八部众以天龙为最殊胜,所以又叫作天龙八部,或是龙神八部。

[39]莲花色比丘尼:在佛弟子比丘尼中被誉为神足第一。又作青莲华尼、莲华色尼、莲华色女、莲华淫女、莲华女。因婚姻坎坷,便自暴自弃成为妓女,后遇佛化而成为阿罗汉。

[40]大僧:沙弥仅受持十戒,称为小僧;相对者,受持具足戒之比丘,则称为大僧。比丘尼不能走在比丘前面去见佛。

[41]转轮圣王:依佛典所载,系指成就七宝,具足四德,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治世的大帝王。音译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斫迦跋底、遮加越罗、遮迦越,又译为转轮圣帝、转轮王、轮王或飞行皇帝。

[42]最初见佛:旧校本标点有误。“最初见佛”不是叙述语言,属于“莲花色比丘尼”所说的话,应在引号内。

[43]须菩提:释尊十大弟子之一。又称须浮帝、须扶提、苏部底、苏补底、薮浮帝修、浮帝、须枫,译为善现、善吉、善业、善实、空生。有“解空第一”的称号。旧译本将“须菩提”当成岩洞名字译错,“须菩提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译文:“要在须菩提岩中安坐,才能见到我的法身。”正确翻译是:“须菩提虽然远在岩洞中静坐,却见到了我的法身。”

[44]下方经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恒河是印度大河,两岸多细沙,佛说法时,每以恒河之细沙喻最多之数。旧译本译为“下方世界,国家多如恒河沙,四十二国之外”。四十二恒河沙国土,不是四十二国,是指有四十二条恒河细沙那么多的国土。正确翻译是“下方世界,经过无数国土,如四十二条恒河细沙那么多”。此外,旧校本标点有误。“恒河沙”三个字不能都画线,只有“恒河”二字才是专有名词。

[45]波斯匿王:国王,译为胜军王、胜光王、和悦王、月光王、明光王。为中印度憍萨罗国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为释尊教团之大外护者,兼领有迦尸国,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强国。

[46]坐次:坐下的时候。次:指中、间,也可解释为“……的时候”。词典解释为“中,间”,如《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三国演义》:“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本书出现“次”的地方很多。

[47]舁(yú):抬。

[48]摩尼珠:又称如意宝珠。传为海底龙宫中出来的如意宝珠,奇世珍宝,五光十色,自然流露光明,普照四方。

[49]王问:“迦叶岂不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何更有余习:旧校本标点有误。不是“王问迦叶”,问的是佛陀,问的内容是“迦叶岂不是阿罗汉”,因为王为阿罗汉跳舞而惊奇。阿罗汉: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50]五通仙人:得五神通之仙人。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而佛法三乘之证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五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51]普贤:是具足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在娑婆世界,他与文殊菩萨并为释迦牟尼的两大胁侍。在我国,则是四大菩萨(观音、文殊、地藏、普贤)之一。

[52]三千大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千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然据正确推定,所谓三千世界实则为十亿个小世界,而三千大千世界实为千百亿个世界,与一般泛称无限世界、宇宙全体之模糊概念实有差距。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53]自恣日:指结夏安居的最后一日。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

[54]长爪梵志:佛弟子之一,舍利弗之舅。以其指甲特长,故称长爪梵志。为王舍城蛭驶梵志之子,聪明博达,善于论议。曾四出游方,广习四吠陀十八术,后至南天竺,孜孜勤学,誓言若不为第一师则不剪爪。侄儿舍利弗出家后,长爪亦来诣佛所,与世尊论议,不能胜,遂出家为佛弟子,得阿罗汉果。

[55]负门:与他对论而归于败者,谓之“堕于负门”,或曰“堕于负处”。《智度论》一曰:“佛置我著二处负门。”(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56]义堕:观点错了,被驳倒了。“世尊因长爪梵志索论义,预约曰:‘我义若堕,我自斩首。’”此处“我义若堕,我自斩首”的意思是,我的观点如果错了(或者被驳倒),我就自己斩首。

[57]瞿昙:释尊俗家的古代族姓,译为日,或甘蔗。

[58]次:表状态,中,间,也可解释为“……的时候”。词典解释为“中,间”,如《庄子·田子方》:“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三国演义》:“途次绝粮,尝往村中求食。”置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表示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

[59]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良马不须鞭打,只要瞥见鞭影便向前驰行,比喻学法者有灵悟之性。(摘自《禅宗大词典》)

[60]耆婆:又作耆婆伽、祇婆、时婆、耆域、时缚迦。为佛陀时代之名医,为频婆娑罗王与阿阇世王之御医。虔诚信仰佛教,屡次治愈佛弟子之病。曾引导弑父之阿阇世王至佛陀面前忏悔。其名声可媲美我国战国时代之扁鹊。

[61]髑(kú)髅(lóu):死人的头骨。

[62]黑氏梵志:又称师子王迦罗苾刍。为住于香山之婆罗门。初修四禅,具足五通,善于飞行,讲说经义。一日,阎罗王来听法,预告梵志七日后寿命将尽,死堕地狱。梵志忧愁苦恼,后依香山诸善神之劝,至佛所出家,诸漏得尽,一时增寿。有《黑氏梵志经》一书,即叙说此黑氏梵志归佛之因缘。

[63]贤于长者:疑作“贤子长才”,因为《联灯会要》中“于”作“子”。

[64]尸陀林:梵语。又作尸陀林、寒林、尸多婆那林、尸摩赊那林、深摩舍那林。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北方之森林。林中幽邃且寒,初为该城人民弃尸之所,后为罪人之居地。其后泛称弃置死尸之所为寒林。

[65]帝释:忉利天之主,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三十二天(忉利天译三十三天),梵名释迦提桓因陀罗,略云释提桓因。俗称天帝、上帝、玉皇大帝。

[66]憍尸迦:又称憍支迦,为帝释之异名。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帝释天昔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姓憍尸迦,名摩伽,以此因缘故称憍尸迦。时其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智慧,命终皆生于须弥山顶第二天上,而摩伽为天主,其余三十二人为辅臣,因有三十三人,故称三十三天。

[67]调达:即提婆达多,又作提婆达兜、揥婆达多、地婆达多。略称调达、提婆、达多。译为天热、天授、天与。为佛世时犯五逆罪,破坏僧团,与佛陀敌对之恶比丘。为释尊叔父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弟。但实际上是菩萨作逆缘榜样,以为众生警戒,《法华经》说他是善知识。

[68]铁围山:越过铁围山就是地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之山即称铁围山。铁围山外复有一重大铁围山,两山之间有八大地狱。

[69]殃崛摩罗:见本书第二章“殃崛摩罗尊者”注释。

[70]分免:免同“娩”,通假字。分娩,即生育。

[71]世尊觉而不见:旧校本标点有误。“世尊觉而不见”是商人说的话,不是叙述语言,因移入引号之内。

[72]白氎(dié):织造精细的布称作氎、白氎。

[73]正法眼藏:又曰“清净法眼”。禅家指释尊所说的无上正法,教外别传之心印。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内心之悟境;禅宗视为最深奥义之菩提,系由释尊辗转传至达磨,以心传心而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关于此词之语义,宋代宗杲《正法眼藏》一书之序文云:“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杂,泾渭难辨。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沙立壅。法眼不正,邪见层出。剔抉泥沙,而泉眼通。剪除邪见,而法眼正。自非至人,其何择焉。”

【概要】

释迦牟尼佛,过去七佛之第七佛,贤劫千佛之第四佛。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等。

约公元前6世纪在世,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之子。大约在他二十九岁时,毅然抛弃富贵的王室生活,出家修道。数年之后,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下彻底觉悟而成佛。以后在印度各地传教四十余年,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附近逝世。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十大弟子。

相传在灵山法会上,释尊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授给大弟子迦叶(十大弟子之首),然后就有了佛教禅宗法门,迦叶因此被尊为禅宗西天一祖。这个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到中国六祖慧能时形成最辉煌时期,并有了中国高僧中唯一以经称名的《坛经》。释尊在传授这个法门给迦叶的时候,同时也指定了隔代继承人阿难,所以其大弟子阿难成为西天祖师第二祖。释尊将法门传授给迦叶以后,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迦叶在释尊涅槃后,付法予阿难,穿上佛所授之粪扫衣,持己钵,登摩揭陀国鸡足山,敷坐入定(肉身入定,不入涅槃),等待弥勒之出世。此后,阿难就自然成为西天祖师第二祖。使禅宗传灯不灭,一直延续到东土发扬光大。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释尊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所以当他欲入涅槃,文殊菩萨请他住世再转法轮,他就斥责说:“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邪?”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从此,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即心即佛。到达磨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第一祖,一直传到唐朝六祖慧能,出现了五家七宗,它与中国文化融合一起,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等,都受到中国禅学的影响。

有关释迦牟尼佛生平史料,中国僧人撰写的释迦牟尼传记,有梁僧的《释迦谱》五卷和唐道宣《释迦氏谱》一卷。此外,在宋志磐的《佛祖统纪》中有编年体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

有关释迦牟尼生平的史料,除了佛教典籍的记载以外,还有文物资料。近代,印度和其他国家的考古学家、佛学家根据法显的《佛国记》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诞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处等陆续发掘出一些古建筑的遗址和文物,并以此证明了佛陀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参考文献】

僧祐《释迦谱》;道宣《释迦氏谱》;《佛祖统纪·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佛所行赞》;《佛本行集经》;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坛经》;星云《释迦牟尼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