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会元校注(全六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西天祖师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

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1]国人也。姓婆罗门,父饮泽,母香志。昔为锻金师,善明金性,使其柔伏。

《付法传[2]》云:尝于久远劫中,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四众起塔,塔中像面金色有坏。时有贫女,将金珠往金师所,请饰佛面。既而因共发愿:愿我二人为无姻夫妻。由是因缘,九十一劫身皆金色,后生梵天。天寿尽,生中天摩竭陀国婆罗门家,名曰迦叶波,此云饮光胜尊,盖以金色为号也。繇[3]是志求出家,冀度诸有。佛言:“善来,比丘[4]!”须发自除,袈裟著体,常于众中称叹第一。复言:“吾以清净法眼,将付于汝。汝可流布,无令断绝。”

《涅槃经》云: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尔时迦叶在耆阇崛山毕钵罗窟[5]睹胜光明,即入三昧,以净天眼,观见世尊于熙连河[6]侧,入般涅槃。乃告其徒曰:“如来涅槃也,何其驶[7]哉!”即至双树间,悲恋号泣。佛于金棺出示双足。

尔时迦叶告诸比丘:“佛已荼毗,金刚舍利,非我等事。我等宜当结集法眼,无令断绝。”乃说偈曰:“如来弟子,且莫涅槃,得神通者,当赴结集。”于是,得神通者悉集王舍耆阇崛山毕钵罗窟。时阿难为漏未尽[8],不得入会,后证阿罗汉果,由是得入。

迦叶乃白众言:“此阿难比丘多闻总持,有大智慧,常随如来,梵行清净。所闻佛法,如水传器,无有遗余。佛所赞叹,聪敏第一。宜可请彼集修多罗藏[9]。”大众默然。迦叶告阿难曰:“汝今宜宣法眼。”阿难闻语信受,观察众心而宣偈言:“比丘诸眷属,离佛不庄严。犹如虚空中,众星之无月。”说是偈已,礼众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处说某经教,乃至人天等作礼奉行。”

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迦叶乃告阿难言:“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听吾偈言:‘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说偈已,乃持僧伽梨衣入鸡足山,俟慈氏下生。即周孝王五年丙辰岁[10]也。

尊者因外道问:“如何是我我?”者曰[11]:“觅我者是汝我。”外道曰:“这个是我我,师我何在?”者曰:“汝问我觅。”

尊者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者曰:“我若不为,谁为我为?”

【注释】

[1]摩竭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为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

[2]付法传:全称“付法藏因缘传”。共六卷。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又称付法藏因缘经、付法藏传、付法藏经。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乃叙述释尊入灭后,迦叶、阿难等二十三位印度祖师嫡嫡付法相传之事迹与传法世系。

[3]繇(yáo):古同“由”,从,自。

[4]善来,比丘:善来为印度比丘欢迎来客所用之客套语,即“其来正好”之意。佛陀对比丘称“善来比丘”时,该比丘即得具足戒,此谓“善来得”,为十种得戒缘之一,系限于释尊一人特授之作法。即由彼人之愿力与佛陀之威神力,佛向欲出家之人称“善来比丘”,彼人即为沙门,具备剃发与著袈裟之相,得具足戒。旧校本“善来比丘”下画线,当作人名,有误。接着又将后面叙述语言“须发自除,袈裟著体,常于众中称叹第一”与“善来比丘”引在一起,变成了释尊所说的话。因为旧译本标点来自旧校本,所以也当成释尊说话翻译。正确翻译是:“佛说:‘善来,比丘!’话音刚落,迦叶胡须头发自动消除,袈裟穿在身上,释尊常常在大众中称叹他第一。”(参见项楚《〈五灯会元〉点校献疑三百例》)

[5]耆阇崛山毕钵罗窟:迦叶坐禅修行之处。耆阇崛山译为灵鹫山、鹫头、灵山。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为著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耆阇崛:耆音qí(其)。阇音shé(蛇),不读dū(督)。崛音kū(窟),不读jué(绝)。崛有古读哭音,梵文音译也是哭音。毕钵罗窟:以此窟上有毕钵罗树,或毕钵罗为大迦叶之名,因大迦叶与此处有很深之因缘,故有此称。大迦叶曾罹病于此,闻佛陀说法后始痊愈;亦曾于此坐禅,知悉佛陀入灭。毕钵罗译吉祥,其果实称为毕钵罗,故称毕钵罗树,为产于中印度及孟加拉之桑科常绿乔木。又以释尊于此树下成等正觉,故一般称为菩提树。

[6]熙连河:释尊在此河西岸涅槃。又作阿恃多伐底,译为无胜。位于中印度拘尸那揭罗国。

[7]驶:马快跑,泛指迅速。

[8]为漏未尽:因为没有证得漏尽通。旧译本说“当时阿难还没有彻底超脱世俗烦恼”,不准确。“漏”就是指“漏尽通”,《俱舍论》卷二十七说,六种神通中,前五通即使是凡夫亦可证得,但是漏尽通唯有圣者始能证得。到阿罗汉境界即已证得漏尽通,不再受三界生死,已经摆脱六道轮回。

[9]修多罗藏:译为经藏、契经藏。为三藏(经、律、论)之一。汉译之经藏分别为大乘、小乘两种。大乘经乃针对小乘经而立名。

[10]周孝王五年丙辰岁:查阅《景德传灯录》,有注“五年当作四年,自此至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年数错误,今皆依《史记》年表中六甲改正”。

[11]者曰:名字承前省略,即“尊者”简称为“者”,整个《五灯会元》写“者曰”地方还很多,例如是侍者,后文出现,则简称为“者”。除了尊者、侍者这些简称,本书还有用地名、寺名、法名、身份、外号等一个字指代说话者,这是《五灯会元》的语言特点。

【概要】

摩诃迦叶,略称“迦叶”,亦称“大迦叶”。禅宗西天祖师第一祖。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在佛弟子中,有“头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称号。他是古印度摩竭陀国人,婆罗门种姓。出家前的职业是做金饰的师傅。

《付法藏因缘传》记载比较详细,他前世遇到一个女人拿来金珠请求融化修饰佛面,两人便结为无性夫妻。后生梵天享受天福,天福尽后便降生在释尊在世之时。他与妻子(前世布施金珠之女)结婚十二年,仍然保持处子之身,立志出家。遇到释尊后,佛一喊“善来,比丘”便须发自除,袈裟著体。佛陀在大众面前,将座位分半座给迦叶就坐,说明了迦叶所证境界之深,竟然可以与佛平起平坐。

在佛陀涅槃之时,迦叶担心正法可能散失与错乱,因此乃在王舍城集合五百比丘,从事经藏与律藏的结集。这次王舍城的结集,完全是由迦叶所主持、策划的。后世佛法的流传,与这次结集有极大的关系。这也正是迦叶之具有历史地位的主要缘由。

释迦佛在灵山大会上拈花示众,只有迦叶领会佛意,以微笑默契,佛便当众宣布已将“正法眼藏”传给迦叶,而迦叶遂成为西天禅宗一祖。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卷三十五、卷四十四;《佛本行集经》卷四十五“大迦叶因缘品”;《大迦叶本经》;《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毗尼母经》卷一;《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一。

二祖阿难尊者

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父斛饭王[1],实佛之从弟也。梵语阿难陀,此云庆喜,亦云欢喜。如来成道夜生,因为之名。多闻博达,智慧无碍。世尊以为总持[2]第一,尝所赞叹。加以宿世有大功德,受持法藏,如水传器,佛乃命为侍者。

尊者一日白佛言:“今日入城,见一奇特事。”佛曰:“见何奇特事?”者曰[3]:“入城时见一攒乐[4]人作舞,出城总见无常。”佛曰:“我昨日入城,亦见一奇特事。”者曰:“未审见何奇特事?”佛曰:“我入城时见一攒乐人作舞,出城时亦见乐人作舞。”

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个甚么?”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刹竿著!”

后阿阇世王[5]白言:“仁者!如来、迦叶尊胜二师,皆已涅槃,而我多故,悉不能睹。尊者般涅槃时,愿垂告别。”尊者许之。后自念言:“我身危脆,犹如聚沫,况复衰老,岂堪久长?阿阇世王与吾有约。”乃诣王宫,告之曰:“吾欲入涅槃,来辞耳。”门者曰:“王寝,不可以闻。”者曰:“俟王觉时,当为我说。”

时阿阇世王梦中见一宝盖,七宝严饰,千万亿众围绕瞻仰。俄而风雨暴至,吹折其柄,珍宝璎珞悉坠于地,心甚惊异。既寤,门者具白上事。王闻,失声号恸,哀感天地。即至毗舍离城,见尊者在恒河中流,跏趺[6]而坐。王乃作礼,而说偈曰:“稽首三界尊,弃我而至此,暂凭悲愿力,且莫般涅槃。”

时毗舍离王[7]亦在河侧,说偈言:“尊者一何速,而归寂灭场。愿住须臾间,而受于供养。”

尊者见二国王咸来劝请,乃说偈言:“二王善严住,勿为苦悲恋。涅槃当我静[8],而无诸有故。”尊者复念:我若偏向一国,诸国争竞,无有是处[9],应以平等度诸有情。遂于恒河中流,将入寂灭。是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10]

雪山有五百仙人,睹兹瑞应,飞空而至,礼尊者足,胡跪白言:“我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大慈,度脱我等。”尊者默然受请,即变殑伽河[11]悉为金地,为其仙众说诸大法。

尊者复念:先所度脱弟子应当来集。须臾,五百罗汉从空而下,为诸仙人出家授具。其仙众中有二罗汉,一名商那和修,二名末田底迦[12]。尊者知是法器,乃告之曰:“昔如来以大法眼付大迦叶,迦叶入定而付于我。我今将灭,用传于汝。汝受吾教,当听偈言:‘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尊者付法眼藏竟,踊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13],分身四分:一分奉忉利天,一分奉娑竭罗龙宫,一分奉毗舍离王,一分奉阿阇世王。各造宝塔而供养之。乃厉王十二年癸巳岁[14]也。

【注释】

[1]斛饭王:又作谷净王。约公元前6世纪人。乃师子颊王之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关于其子,依各经论所载,有数种说法:或谓阿尼娄驮、跋提梨迦二子;或谓摩诃男、阿尼娄驮二子;或谓提婆达多、阿难二人等。

[2]总持:总一切法和持一切义的意思,是梵语陀罗尼的译义。

[3]者曰:参见本书“者曰”注释,此后类似地方不再提示。

[4]攒(cuán)乐:聚集一起演奏各种乐器,唱歌跳舞。

[5]阿阇(shé)世王:为佛世时中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子。译为未生怨王、法逆王。其母名韦提希,故亦称阿阇世韦提希子。后弑父王自立,大张中印度霸权。后因弑父之罪而遍体生疮,至佛前忏悔即平愈,遂归依佛陀。佛陀灭度后,为佛教教团之大护法。摩诃迦叶于七叶窟结集经典时,阿阇世王为大檀越,供给一切之资具。

[6]跏(jiā)趺(fū):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两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作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作吉祥坐。

[7]毗舍离王:毗舍离国王。毗舍离是中印度的都城,译为广严城。位于恒河北岸,与南方的摩揭陀国相对峙。佛在世时,此地系跋只人(离车族)的都城,佛屡屡行化于此,尝说《毗摩罗诘经》《普门陀罗尼经》等,教化维摩诘、庵没罗女、长者子宝积等人。相传毗舍离人曾为迎请即将入灭的阿难,而与摩揭陀国产生纠纷。阿难乃升于恒河上空二分其身,遂止息两国之争斗。

[8]涅槃当我静:《景德传灯录》作“涅槃当我净”,其校勘记:“旧本作‘静’,此依《宝林传》《正宗记》易此一字。”

[9]无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

[10]六种震动:指大地震动之六种相。《长阿含经》卷二载有大地震动之六时:一是佛入胎时,二是出胎时,三是成道时,四是转法轮时,五是由天魔劝请将舍性命时,六是入涅槃时。

[11]殑(jìng)伽河:梵语。恒河的音译。发源于雪山(即喜马拉雅山)南部。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佛教圣地遗存。

[12]末田底迦:又作末田、末田提、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铎迦、末弹地、摩禅提。译为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印度陀颇罗人。为异世五师之一。相传为阿难之最后弟子,付法藏之第三祖。曾赴迦湿弥罗国降伏龙王,宣扬正法。据《阿育王传》卷四摩诃迦叶涅槃因缘载,师于阿难入灭时,在恒河中受戒,证得阿罗汉,为阿难之最后弟子。又据《付法藏》卷二所载,阿难弟子中有末田提与商那和修二人得阿难之付法藏。然依《阿育王经》卷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地,商那和修则为末田地之弟子,准此,由摩诃迦叶至优婆鞠多,师资相传凡有五人,故称异世五师。

[13]风奋迅三昧:起猛烈之风分散肢体之三昧也。止观一曰:“阿难河中入风三昧,四派其身。”法华文句二曰:“于恒河中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分。”(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14]厉王十二年癸巳岁:查阅《景德传灯录》在“乃厉王十二年癸巳岁也”之后有注“当作十年”。

【概要】

阿难,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禅宗西天祖师第二祖。系佛陀之堂弟,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说,我一生所说之经藏,须于卷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以与外道之经典区别。又因摩诃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其时,阿难于会众前诵出经文。而在诵出经文之前,先言“如是我闻”,以表示此下所诵乃直接从佛陀处所亲闻。所谓“如是”,指经中所述之内容,“我闻”意为阿难自佛处闻得。

阿难即将涅槃时,将正法眼藏授予商那和修与末田底迦。本书以商那和修为西天祖师第三祖,而依《阿育王经》卷七则谓阿难弟子为末田底迦,商那和修则为末田底迦之弟子,准此,则由摩诃迦叶至优婆鞠多,师资相传凡有五人,故称异世五师。

【参考文献】

《杂阿含经》卷四十四;《中阿含》卷三十三“侍者经”条;《增一阿含经》卷四“弟子品”;《阿难同学经》;《佛本行集经》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卷二十九;《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六、卷七。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摩突罗[1]国人也。亦名舍那婆斯。姓毗舍多,父林胜,母憍奢耶,在胎六年而生。

梵语商诺迦,此云自然服,即西域九枝秀草名也。若圣人降生,则此草生于净洁之地。和修生时,瑞草斯应。

昔如来行化至摩突罗国,见一青林,枝叶茂盛,语阿难曰:“此林地名优留荼,吾灭度后一百年,有比丘商那和修,于此转妙法轮。”

后百岁,果诞和修,出家证道,受庆喜尊者法眼,化导有情。及止此林,降二火龙,归顺佛教。龙因施其地,以建梵宫。

尊者化缘既久,思付正法。寻于吒利国,得优波鞠多以为给侍[2]。因问鞠多曰:“汝年几邪?”答曰:“我年十七。”者曰:“汝身十七,性十七邪?”答曰:“师发已白,为发白邪?心白邪?”者曰:“我但发白,非心白耳。”鞠多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尊者知是法器。后三载,遂为落发授具[3]。乃告曰:“昔如来以无上法眼付嘱迦叶,展转[4]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汝受吾教,听吾偈言:‘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说偈已,即隐于罽宾[5]国南象白山中。

后于三昧中,见弟子鞠多有五百徒众,常多懈慢。尊者乃往彼,现龙奋迅三昧[6]以调伏之。而说偈曰:“通达非彼此,至圣无长短。汝除轻慢意,疾得阿罗汉。”五百比丘闻偈已,依教奉行,皆获无漏[7]

尊者乃现十八变[8]火光三昧,用焚其身。鞠多收舍利,葬于梵迦罗山。五百比丘各持一幡,迎导至彼,建塔供养。乃宣王二十二年乙未岁也。

【注释】

[1]摩突罗:中印度之古国。又作秣菟罗国、摩偷罗国、末土罗国、摩瑜罗国。译为孔雀城,或云密善。释尊在世时,此国为印度十六大国之一。释尊常在此地教化民众。

[2]给侍:①服事,侍奉。《祖堂集》卷一五“五泄”条:“师豁然大悟,在和尚(指石头希迁)面前给侍数载,呼为五泄和尚也。”本书第十八章“信相宗显”条:“师给侍之久,祖(指五祖法演)钟爱之。”②侍者。《景德传灯录》卷一“商那和修”条:“尊者(指商那和修)化缘既久,思付正法。寻于咤利国得优波毱多以为给侍。”(摘自《禅宗大词典》)

[3]授具:即授具足戒。授,即授予。具足戒即比丘或比丘尼完整的大戒,比丘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戒。

[4]展转:古“展转”就是现在的“辗转”。《说文》:“展,转也。”

[5]罽(jì)宾:为汉朝时之西域国名。位于印度北部。即今喀什米尔一带之地。

[6]龙奋迅三昧:此三昧之力,能如龙之奋迅,现勇猛之威势也。

[7]无漏:“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8]十八变:指佛、菩萨、罗汉等依禅定自在之力所示现之十八种神变。又作十八神变。

【概要】

商那和修又作奢那婆数、舍那波私、舍那和修、舍那婆斯、耶贳羁、奢搦迦、商诺迦缚娑。译为胎衣、自然衣、麻衣。禅宗西天祖师第三祖。由前生愿力,于处母胎至入涅槃期间,常著商那衣,未尝脱却,因而得名。

为供养三宝,商那和修出而为商,航海于外,以搜集珍宝。后果获珍宝而归,直至竹林精舍欲为佛与大迦叶、大目犍连、舍利弗等设大施会。但闻说彼等皆已灭度,遂闷绝悲泣。

不久,受阿难之教示而设大施会,又闻“法施胜于财施百千万倍”之理,乃出家受戒,为阿难弟子。时告阿难云:“我本生时著商那衣,今当至命终受持此服。”遂得总持力,所闻之法未曾忘失,证得阿罗汉果。阿难灭度之后,继续弘宣妙法,饶益众生。相传阿难所持之法门,悉忆念不忘。

【参考文献】

《贤愚经》卷十三“优波鞠提品”;《舍利弗问经》;《达磨多罗禅经》卷上;《五分律》卷三十;《大唐西域记》卷一、卷七;《付法藏因缘传》卷二;《阿育王传》卷五。

四祖优波毱多尊者

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吒利国人也。亦名优波崛多。又名邬波毱多。姓首陀,父善意。十七出家,二十证果。

随方行化,至摩突罗国,得度者甚众。由是魔宫震动,波旬[1]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尊者即入三昧,观其所由。波旬复伺便,密持璎珞縻[2]之于颈。及尊者出定,乃取人狗蛇三尸,化为华蔓[3],耎[4]言慰谕波旬曰:“汝与我璎珞,甚是珍妙。吾有华蔓,以相酬奉。”

波旬大喜,引颈受之,即变为三种臭尸,虫蛆坏烂。波旬厌恶,大生忧恼。尽己神力,不能移动。乃升六欲天,告诸天主。又诣梵王,求其解免。

彼各告言:“十力[5]弟子,所作神变,我辈凡陋,何能去之?”波旬曰:“然则奈何?”梵王曰:“汝可归心尊者,即能除断。”乃为说偈,令其回向曰:“若因地倒,还因地起;离地求起,终无其理。”

波旬受教已,即下天宫,礼尊者足,哀露忏悔。尊者告曰:“汝自今去,于如来正法,更不作娆害[6]否?”波旬曰:“我誓回向佛道,永断不善。”尊者曰:“若然者,汝可口自唱言:‘归依三宝!’”魔王合掌三唱,华蔓悉除。乃欢喜踊跃,作礼尊者而说偈曰:“稽首三昧尊,十力圣弟子。我今愿回向,勿令有劣弱。”

尊者在世化导,证果最多。每度一人,以一筹[7]置于石室。其室纵十八肘[8],广十二肘,充满其间。

最后有一长者子,名曰香众,来礼尊者,志求出家。尊者问曰:“汝身出家,心出家?”答曰:“我来出家,非为身心。”尊者曰:“不为身心,复谁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常心无形相,其体亦然。”尊者曰:“汝当大悟,心自通达。宜依佛法僧,绍隆[9]圣种。”即为剃度,授具足戒,仍告之曰:“汝父尝梦金日而生汝,可名提多迦。”复谓曰:“如来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于我。今复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复本座,跏趺而逝。提多迦以室内筹用焚师躯,收舍利,建塔供养。即平王三十年庚子岁也。

【注释】

[1]波旬:梵语。魔王之名。译为恶者、恶物、极恶、恶中恶、恶爱、杀者,经典中常作魔波旬、天魔波旬、魔王波旬。指断除人之生命与善根之恶魔。为释迦在世时之魔王名。

[2]縻(mí):捆,拴。

[3]华蔓:凡是出现“华”,一般都同“花”,此处指围成圈的一束花。

[4]耎(ruǎn):古同“软”。耎言:温柔的言语。《玉篇》:“耎,柔也。”旧校本上“而”下“火”,同“耎”字。

[5]十力:佛菩萨有十种非凡的力量。十力弟子:即佛菩萨的弟子。

[6]娆(ráo)害:捣乱破坏。

[7]筹:计数的用具,用竹、木制成小棍或小片。

[8]肘(zhǒu):度量词。一肘为一尺五寸。

[9]绍隆:继承正法并使之光大隆盛。“绍隆圣种”,即继承圣人的种子,使之延续不断。佛陀入灭之后,弟子次第嗣继其法,犹如植物之种子相传不绝,故以为喻。此系以圣人之种引申为佛教之命脉。

【概要】

优波毱多,又作优婆毱多、优婆鞠多、优婆掘多、邬波毱多、优婆毱提、邬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等。译为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禅宗西天祖师第四祖。《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邬波毱多,此云近护。”《毗奈耶杂事》四十曰:“邬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疏》五曰:“邬波毱多,此云近藏,佛涅槃后,一百年出,是阿育王门师。”

若商那和修为末田底迦之弟子,则从摩诃迦叶至阿难、优婆鞠多、末田底迦,那么优波毱多就成为第五位祖师了。

【参考文献】

《贤愚经》卷十三“优婆毱提品”;《付法藏传》卷三;《阿育王经》卷六。

五祖提多迦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人也。梵语提多迦,此云通真量。初生之时,父梦金日自屋而出,照耀天地。前有大山,诸宝严饰。山顶泉涌,滂沱[1]四流。后遇毱多尊者,为解之曰:“宝山者,吾身也。泉涌者,法无尽也。日从屋出者,汝今入道之相也。照耀天地者,汝智慧超越也。”尊者闻师说已,欢喜踊跃,而唱偈言:“巍巍七宝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诸有缘。”毱多尊者亦说偈曰:“我法传于汝,当现大智慧。金日从屋出,照耀于天地。”提多迦闻师妙偈,设礼奉持。

后至中印度,彼国有八千大仙,弥遮迦为首。闻尊者至,率众瞻礼。谓尊者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阿私陀仙[2]授我仙法,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涂[3],已经六劫。”者曰:“支离[4]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弥遮迦曰:“昔阿私陀仙人授我记[5]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今也相遇,非宿缘邪?愿师慈悲,令我解脱。”者即度出家,命诸圣授戒。其余仙众,始生我慢[6]。尊者示大神通,于是俱发菩提心,一时出家。

者乃告弥遮迦曰:“昔如来以大法眼藏密付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当护念之。”乃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说偈已,踊身虚空作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躯。弥遮迦与八千比丘同收舍利,于班荼山中起塔供养。即庄王五年己丑岁也。

【注释】

[1]滂(pāng)沱(tuó):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2]阿私陀仙:梵语。又作阿私多、阿私哆、阿私吒、阿斯陀、阿私或阿夷。译为不白、无比、端严。此僧人为六祖弥遮迦尊者预言六劫后遇五祖提多迦尊者,那么就非释尊即将出世时预言之仙。释尊降诞时,有阿私陀仙,为中印度迦毗罗卫国之仙人,此仙为之占相,并预言其将成佛。又自顾已老,知不及待太子成道,受其教化,而悲叹号泣,后令侍者那罗陀出家,以待太子成道。

[3]殊涂:亦作“殊途”。异途:不同途径。“报分殊涂”:因各自因缘而得不同后报,分道扬镳。

[4]支离:分散。

[5]授我记:旧校本标点为“授我”,下画线不正确。授记:佛说的预言。记名之义:佛对发大心的众生预先记名,过了多少年代,在某处某国之中,成什么佛。

[6]我慢: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概要】

提多迦,又作提知迦、地底迦。又译为有愧。禅宗西天祖师第五祖。为印度摩迦陀国(又说摩突罗国)人。依《阿育王传》卷六载,师从优波毱多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初日即得须陀洹果(声闻初果),第一羯磨(诵经拜佛等法事)时得斯陀含果(声闻二果),第二羯磨时得阿那含果(声闻三果),第三羯磨时证得阿罗汉果,后得优波毱多付法,成为西天祖师第五祖。又据《大悲经》卷二持正法品、付法藏因缘传卷五所载,师具大神通、大威力,说法不倦,后因化缘尽,付法于弥遮迦而入涅槃,人天悲感,乃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供奉之。

【参考文献】

《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阿育王传》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二;《景德传灯录》卷一;《宝林传》卷二;《佛祖统纪》。

六祖弥遮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度人也。既传法已,游化至北天竺[1]国,见雉堞[2]之上有金色祥云,叹曰:“斯道人气也,必有大士为吾嗣。”

乃入城,于阛阓[3]间有一人手持酒器,逆[4]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5]。”曰:“师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复谓之曰:“汝试自称名氏,吾当后示本因。”彼说偈答曰:“我从无量劫,至于生此国,本姓颇罗堕,名字婆须蜜。”祖曰:“我师提多迦说,世尊昔游北印度,语阿难言:‘此国中吾灭后三百年,有一圣人姓颇罗堕,名婆须蜜,而于禅祖,当获第七。’世尊记汝,汝应出家。”彼乃置器礼师,侧立而言曰:“我思往劫,尝作檀那[6],献一如来宝座,彼佛记我曰:‘汝于贤劫释迦法中,宣传至教。’今符师说,愿加度脱。”祖即与披剃,复圆戒相,乃告之曰:“正法眼藏,今付于汝,勿令断绝。”乃说偈曰:“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祖说偈已,入师子奋迅三昧,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却复本座,化火自焚。婆须蜜收灵骨,贮七宝函,建浮图[7]于上级。即襄王十五年甲申岁也。

【注释】

[1]天竺:印度之古称。又作天笃、天督、天毒、身毒。

[2]雉(zhì)堞(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3]阛(huán)阓(huì):街市,店铺。

[4]逆:迎接,迎上来。

[5]此是触器而负净者:“触”通“浊”,污浊之意。触器指不洁之容器,或指便桶,装小便的,怎么说是“负净者”?这是禅语,意谓人身就是臭皮囊,但要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即虽在污浊世界,只要能够净心便是佛。所以“此是触器而负净者”可翻译为“这是一个脏的容器却能装净水”。旧译本翻译为“触瓶”,有误。

[6]檀那:梵语。又作旦那、柁那、拖那、驮曩。略作檀。译为布施、施。即给与、施舍之意。梵汉并称,则为檀施、檀信。檀波罗蜜乃六波罗蜜之一。檀那波底即施主、布施者。中国、日本又将檀那、檀越引申为施主之称。此处指施主。

[7]浮图:与佛图、浮屠同为佛陀的另一音译。译为净觉。也是寺塔的别名。此指寺塔,后世凡说浮图,多指佛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概要】

弥遮迦尊者,西天祖师第六祖。统率有大仙八千,遇西天祖师第五祖提多迦尊者,遂与诸仙共发菩提心,成为提多迦之弟子。得法后,游化北印度,得婆须蜜付嘱大法,入于师子奋迅三昧,身踊虚空,复回本座而自焚化。

【参考文献】

《大悲经》卷二“持正法品”;《宝林传》卷二;《祖堂集》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一。

七祖婆须蜜尊者

七祖婆须蜜尊者,北天竺国人也。姓颇罗堕,常服净衣[1],执酒器,游行里闬[2],或吟或啸,人谓之狂。及遇弥遮迦尊者,宣如来往志,自省前缘,投器出家,受法行化。至迦摩罗国,广兴佛事。

于法座前,忽有智者自称:“我名佛陀难提,今与师论义。”祖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难提知师义胜,心即钦服,曰:“我愿求道,沾甘露味。”祖遂与剃度,而授具戒。复告之曰:“如来正法眼藏,我今付汝,汝当护持。”乃说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即入慈心三昧。

时梵王帝释及诸天众俱来作礼,而说偈言:“贤劫众圣祖,而当第七位。尊者哀念我,请为宣佛地[3]。”

尊者从三昧起,示众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语已,还入三昧,示涅槃相。难提即于本座起七宝塔,以葬全身。即定王十七年辛未岁也。

【注释】

[1]净衣:清净之衣。比丘自己耕作制衣料,或赖贩卖利益作衣,都为律所禁止;由施主施舍之衣,则不犯此罪,故称净衣。又指精进洁斋所使用之衣。

[2]里闬(hàn):里门,里巷的门,又泛指门。

[3]佛地:达到成佛的地位。此处指成佛的境界。又通教(藏通别圆四教之通教)十地第十位,谓第九地之菩萨最后顿断烦恼所知二障之习气而成道之位也。

【概要】

婆须蜜尊者,西天祖师第七祖。婆须蜜,又作伐苏蜜呾罗、婆须蜜、婆须蜜多罗、和须蜜多。译为世友、天友。在印度佛教史上,共有十四位名为“世友”的人,此处指禅宗祖师婆须蜜。其行迹略似我国高僧济公,游走街巷,吟诗高歌,被人称为疯子,可大智慧却隐藏于这种疯癫的形象之内。后遇八祖佛陀难提,欲与之论辩,被婆须蜜尊者一句话驳斥得哑口无言,即顿悟而受戒出家。

【参考文献】

《传法正宗记》卷二;《指月录》卷三;《教外别传》卷二;《八十八祖道影传赞》;《景德传灯录》卷一;《祖庭嫡传指南》。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迦摩罗国人也。姓瞿昙[1]氏。顶有肉髻[2],辩捷无碍。初遇婆须蜜,出家受教。

既而领徒行化,至提伽国毗舍罗家,见舍上有白光上腾,谓其徒曰:“此家有圣人,口无言说,真大乘器。不行四衢[3],知触秽耳。”言讫,长者出致礼,问:“何所须?”祖曰:“我求侍者。”长者曰:“我有一子,名伏驮蜜多,年已五十,口未曾言,足未曾履。”祖曰:“如汝所说,真吾弟子。”伏驮闻之,遽起礼拜,而说偈曰:“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为最道者?”祖以偈答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外求有相佛,与汝不相似。欲识汝本心,非合亦非离。”伏驮闻偈已,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昔曾值佛,悲愿广大,虑父母爱情难舍,故不言不履耳。”长者遂舍,令出家。祖寻授具戒,复告之曰:“我今以如来正法眼藏付嘱于汝,勿令断绝。”乃说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4]理。”伏驮承师付嘱,以偈赞曰:“我师禅祖中,当得为第八。法化众无量,悉获阿罗汉。”

尔时佛陀难提即现神变,却复本座,俨然寂灭。众兴宝塔,葬其全身。即景王十年寅岁也。

【注释】

[1]瞿昙:梵语。新称乔达摩。释种之姓。译为纯淑,又云地最胜。谓于人类中,此族最胜故也。

[2]肉髻: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佛有三十二庄严相,其中之无见顶相即肉髻相。

[3]四衢(qú):四通八达的大路。

[4]真如: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又作如如、如实、法界、法性、实际、实相、如来藏、法身、佛性、自性清净身、一心、不思议界。早期汉译佛典中译作本无。真:真实不虚妄之意;如,不变其性之意。

【概要】

佛陀难提尊者,禅宗西天祖师第八祖。古代印度迦摩罗国人。尊者头顶有肉髻,辩才无碍。后遇九祖伏驮蜜多,得知他在家五十年不说话不走路,八祖知是法器,即付衣钵而涅槃。

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弥遮迦以正法付尊者佛陀难提,令其流布胜甘露味,佛陀难提转大法轮,摧伏魔怨,然后付法予佛陀蜜多。另《宝林传》载,佛陀难提从婆须蜜受法,婆须蜜从弥遮迦受法,佛陀蜜多从佛陀难提受法。

【参考文献】

《祖堂集》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一。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提伽国人也。姓毗舍罗。既受八祖付嘱,后至中印度行化。

时有长者香盖,携一子而来,瞻礼祖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号难生。尝会一仙者,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1]。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与落发授戒,羯磨[2]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利三七粒现前[3],自此精进忘疲。既而祖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付于汝。汝护念之。”乃说偈曰:“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祖付法已,即入灭尽三昧而般涅槃。众以香油旃檀[4]阇维,收舍利,建塔于那烂陀寺。即敬王三十三年甲寅岁也。

【注释】

[1]法器:凡能修行佛道者,称为法器。

[2]羯磨:于受戒、忏悔、结界等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意指生善灭恶之作法。受戒之际,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体。“羯磨”译为“业”。意指所作、事、办事、办事作法、行为等。

[3]仍感舍利三七粒现前:还感应得到二十一颗舍利突然出现于眼前。旧译本“感到佛骨粒粒如在眼前”,翻译错误,译者未弄懂“感”的含义,前面已经出现同样的错误。三七就是二十一颗舍利。有关凭空出现舍利之事,佛书中多有描述,可参见曾琦云著《舍利与修行》(宗教文化出版社)。

[4]旃檀:香木名。译为与乐。出自南印度摩罗耶山,其山形似牛头,故名牛头旃檀。

【概要】

佛陀密多尊者,为禅宗西天祖师第九祖。古印度提伽国人,姓毗舍罗。尊者德厚而具大智慧,受佛陀难提(西天祖师第八祖)付嘱,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摧灭异学。其时,国王崇信外道,轻毁佛法。祖师自持赤幡,行于王前,经历多时,王始召之。尊者至王所,求与外道对论,以无方论屈服对方。复与王论义,挫其邪心,令信正法。又教化尼乾子,令其弟子五百人归佛。后付法予胁比丘而示寂。又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载,尊者为世亲之师,著有《五门禅经要用法》。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二;《佛祖统记》卷五。

十祖胁尊者

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也。本名难生。初将诞时,父梦一白象,背有宝座,座上安一明珠,从门而入,光照四众,既觉遂生。后值九祖,执侍左右,未尝睡眠,谓其胁[1]不至席,遂号胁尊者焉。

初至华氏国,憩一树下,右手指地而告众曰:“此地变金色,当有圣人入会。”言讫,即变金色。

时有长者子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问曰:“汝从何来?”答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处住?”答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邪?”曰:“诸佛亦然。”祖曰:“汝非诸佛。”曰:“诸佛亦非。”祖因说偈曰:“此地变金色,预知有圣至。当坐菩提树,觉华而成已。”夜奢复说偈曰:“师坐金色地,常说真实义。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2]谛。”祖知其意,即度出家,复具戒品,乃告之曰:“如来大法藏,今付于汝,汝护念之。”乃说偈曰:“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祖付法已,即现神变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四众各以衣裓[3]盛舍利,随处兴塔而供养之。即贞王二十七年己亥岁也。

【注释】

[1]胁(xié):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

[2]三摩:又作三昧、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昏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

[3]衣裓(gé):佛教徒挂在肩上的长方形布袋,用作拭手和盛物。又指一种盛花之器,如《阿弥陀经》:“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概要】

胁尊者,为禅宗西天祖师第十祖,马鸣之师。音译“波栗湿缚”“波奢”等。胁,精进修行,胁不近床席,夜不倒单,故时人称之为胁尊者、胁比丘、胁罗汉、长老胁、勤比丘等。尊者初为梵志师,年八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讥之,以为其年衰老耄,无所进取,托迹清流,徒知饱食而已。胁尊者闻之,乃自誓必通三藏之理,断三界之欲,以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至席,经历三载,果断三界欲,得三明智。后又从伏驮蜜多习佛教深旨,并证得罗汉果。

马鸣初习婆罗门之学,才气纵横,智辩无碍,僧侣备受攻击,致中天竺佛教大衰,胁尊者欲挽中天竺佛教之衰运,入中天竺华氏城与马鸣对论,并折服之,马鸣即入尊者门下,受具足戒。其后胁尊者归北天竺,马鸣留住中天竺宣扬佛教。后迦腻色迦王攻华氏城,携马鸣归。

胁尊者后奉迦腻色迦王之命,于迦湿弥罗国,与五百圣贤共编纂大毗婆沙论,得王崇敬。后于北天竺布教,高龄以殁,君臣哀悼,集其舍利,起塔供养。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三。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华氏国人也。姓瞿昙氏,父宝身。

既得法于胁尊者,寻诣[1]波罗奈国,有马鸣大士迎而作礼。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曰:“此是锯义。”祖曰:“彼是木义。”祖问:“锯义者何?”曰:“与师平出。”马鸣却问:“木义者何?”祖曰:“汝被我解。”马鸣豁然省悟,稽首归依,遂求剃度。

祖谓众曰:“此大士者,昔为毗舍利国王。其国,有一类人如马裸露,王运神力分身为蚕,彼乃得衣。王后复生中印度,马人感恋悲鸣,因号马鸣焉。如来记云:‘吾灭度后六百年,当有贤者马鸣于博罗奈国,摧伏异道,度人无量,继吾传化。’今正是时。”即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付于汝。”即说偈曰:“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尊者付法已,即现神变,湛然[2]圆寂。众兴宝塔,以閟[3]全身。即安王十九年戊戌岁也。

【注释】

[1]寻诣:不久来到。

[2]湛然:安然貌。

[3]閟(bì):同“闭”。

【概要】

富那夜奢,又作富那耶舍、富那奢、富那、夜奢。中印度华氏城人,为空身长者第七子。为禅宗西天祖师第十一祖,又说为马鸣之师。

依《付法藏因缘传》卷五所载,禅师受法于胁比丘,演畅胜法,教化无量众生。后于闲林中与马鸣对论佛法,说第一义谛空、无我之义,遂屈马鸣为弟子,临终付法。然《马鸣菩萨传》《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则谓胁比丘为马鸣之师,而未载师之名。另据《大庄严论经》卷一所记“无垢清净僧富那、胁比丘”之句,可知马鸣对二师均极为推重。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一;《佛祖统纪》卷五;《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

十二祖马鸣尊者

十二祖马鸣大士者,波罗奈国人也。亦名功胜,以有作无作诸功德最为殊胜[1],故名焉。既受法于夜奢尊者,后于华氏国转妙法轮。

忽有老人,座前仆地,祖谓众曰:“此非庸流,当有异相。”言讫不见。俄从地涌出一金色人,复化为女子,右手指祖而说偈曰:“稽首长老尊,当受如来记。今于此地上,宣通第一义。”说偈已,瞥然不见。祖曰:“将有魔来,与吾较[2]力。”有顷,风雨暴至,天地晦冥[3]。祖曰:“魔之来信矣,吾当除之。”即指空中,现一大金龙,奋发威神,震动山岳。祖俨然于座,魔事随灭。经七日,有一小虫,大若蟭螟[4],潜形座下。祖以手取之,示众曰:“斯乃魔之所变,盗听吾法耳。”乃放之令去,魔不能动。祖告之曰:“汝但归依[5]三宝,即得神通。”遂复本形,作礼忏悔。祖问曰:“汝名谁邪?眷属多少?”曰:“我名迦毗摩罗,有三千眷属。”祖曰:“尽汝神力,变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极为小事。”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我未尝知。”祖即为说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兹发现。”迦毗摩罗闻言,遂发信心,与徒众三千,俱求剃度。祖乃召五百罗汉,与授具戒。复告之曰:“如来大法眼藏,今当付汝。汝听偈言:‘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付嘱已,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示灭。四众[6]以真体藏之龙龛[7]。即显王四十二年甲午岁也。

【注释】

[1]殊胜: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

[2]较(jué):通“角”。较量,竞争,竞逐。

[3]晦冥:昏暗;阴沉。

[4]蟭(jiāo)螟(mínɡ):又作焦螟。传说中一种微虫名。

[5]归依:现在常作“皈依”,意义与读音相同,指进入佛门成为佛教徒所举行的仪式。

[6]四众:僧俗四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7]龙龛:指置放贤圣遗骸之棺椁。以贤圣之威德犹龙,故称龙龛。

【概要】

马鸣尊者,不仅是禅宗祖师,还是诗人、剧作家。此外,中国和日本有些佛教学者认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马鸣与提婆、龙猛(龙树)、童受并称为“四日照世”。

马鸣生于婆罗门家庭,初习外道之法,后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归依佛门,受菩萨之称号。博学三藏,明达内外典,为古典期梵语文学之先驱者,在梵文学史上留下不朽之盛名。现存主要文学作品是叙事诗《佛所行赞》《美难陀传》(《庄严难陀》)和三部梵语戏剧残卷。

马鸣与魔王迦毗摩罗角逐,互相斗法,从而度魔为佛,为释尊教法(付法藏)之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原从魔王而来,有三千魔子魔孙。虽然魔法无边,小可以化为微虫,大可以化为巨海。但祖师问到可以化为性海吗?迦毗摩罗则闻所未闻。所谓性海,即本性之海,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就是佛性。山河大地、三昧正定、六种神通都从这性海而来。祖师这一句话启发迦毗摩罗,使之成为禅宗第十三祖。魔亦可转为佛,魔即是佛,其义亦从此而来。

后秦鸠摩罗什译有《马鸣菩萨传》一卷,记述其生平事迹,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

【参考文献】

《杂宝藏经》卷七;《马鸣菩萨传》;《付法藏因缘传》卷五。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于马鸣尊者得法,领徒至西印度。

彼有太子,名云自在。仰尊者名,请于宫中供养。祖曰:“如来有教,沙门[1]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太子曰:“今我国城之北,有大山焉。山有一石窟,可禅寂于此否?”祖曰:“诺。”即入彼山。行数里,逢一大蟒,祖直前不顾,盘绕祖身,祖因与授三归依[2],蟒听讫而去。

祖将至石窟,复有一老人素服[3]而出,合掌问讯[4]。祖曰:“汝何所止?”答曰:“我昔尝为比丘,多乐寂静,有初学比丘数来请益,而我烦于应答,起嗔恨想,命终堕为蟒身,住是窟中,今已千载。适遇尊者,获闻戒法,故来谢尔。”祖问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曰:“北去十里,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龙众说法,我亦听受耳。”

祖遂与徒众诣彼,龙树出迎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5]否?是大圣继真乘[6]否?”祖曰:“汝虽心语,我已意知。但办出家,何虑吾之不圣?”龙树闻已,悔谢。祖即与度脱,及五百龙众俱授具戒。复告之曰:“今以如来大法眼藏,付嘱于汝。谛听偈言:‘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付法已,即现神变,化火焚身。龙树收五色舍利,建塔焉。即赧王四十六年壬辰岁也。

【注释】

[1]沙门:译为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2]三归依:又作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3]素服:本色或白色的衣服。日常穿的便服。多指丧服。

[4]问讯:敬礼法之一。即向尊宿长者等合掌曲躬而请问其安否。在后世中国佛教界,问讯之时,口中仅称“不审”二字,而略去“少病少恼”等语。《大宋僧史略》卷上:“又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云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后人省其辞,止云不审也。大如歇后语乎。”然至近世,则仅以合掌低头为问讯,连“不审”二字亦告省略。在禅林中,亦有行问讯礼者。但依时宜而有各种不同的称呼。

[5]决定性明道眼:决定成佛不再退转,可分辨邪正,施予众生慧命的道眼。决定性,与“不定性”“无性”对称。众生所具五种天性中之菩萨定性、缘觉定性、声闻定性等三性,决定成佛果、辟支佛果、阿罗汉果,故称决定性。道眼指观道之眼。《圆觉经》:“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

[6]真乘:乘指以舟筏、车乘比喻渡越生死海而达于彼岸之工具,故真乘一词即指真实之教法。佛教中诸宗派皆自谓其宗旨乃真实不妄之要法。

【概要】

迦毗摩罗,作为马鸣的徒弟,得到衣钵,成为西天祖师第十三祖。《付法藏传》五作“比罗”,《摩诃止观》一上作“毗罗”,《佛祖统纪》一作“迦毗摩罗”。摩揭陀国华氏城人。初为外道师,领三千弟子,以神力娆害马鸣,然终屈服于马鸣之论义,归依为其弟子。受马鸣付嘱后,赴南天竺,大兴教化,作“无我论”一百偈,以摧伏外道。后至西印度,有王子名云自在,以城北一山窟供养之,以为尊者禅寂之处。未久,尊者乃付法予龙树,而尽其化缘。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佛祖统纪》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一。

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西天竺国人也,亦名龙胜。始于摩罗尊者得法,后至南印度。彼国之人,多信福业[1]

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睹之?”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2]。”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

彼闻理胜,悉回初心。祖复于座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一切众唯闻法音,不睹祖相。

彼众中有长者子,名迦那提婆,谓众曰:“识此相否?”众曰:“目所未睹,安能辨识?”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何以知之?盖以无相三昧,形如满月。佛性之义,廓然虚明[3]。”言讫,轮相即隐,复居本座,而说偈言:“身现圆月相,以表诸佛体。说法无其形,用辨非声色。”彼众闻偈,顿悟无生,咸愿出家,以求解脱。祖即为剃发,命诸圣授具。

其国先有外道五千余众,作大幻术,众皆宗仰。祖悉为化之,令归三宝。复造《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垂之于世。

后告上首弟子迦那提婆曰:“如来大法眼藏今当付汝。听吾偈言:‘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付法讫,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复就本座,凝然禅寂。迦那提婆与诸四众,共建宝塔以葬焉。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己丑岁也。

【注释】

[1]福业:指能招感人、天福利果报之有漏善业。福乃富饶之义,修行善业能招感三善道(人、天、阿修罗)之乐果,故称为福业。

[2]我慢:自高自大,侮慢他人。谓倚恃己之所能,欺凌于他也。

[3]虚明:从文学境界来说,常指空明、清澈明亮,如晋代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从修行人的境界来说,特别是从佛教境界来说,则重在内心清虚纯洁,没有一丝妄念,可与《心经》“五蕴皆空”类似。如宋代苏辙《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又,虚明妄想者,即受阴也。谓诸众生,欲想登高,足先酸涩,违顺二相,损益现驰,是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经云: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概要】

龙树,音译那伽阏剌树那、那伽阿周陀那。为西天祖师第十三祖,并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为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出身。自幼颖悟,学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等,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遂隐身至王宫侵凌女眷。其事败露,三友人为王所斩,仅龙树一人身免。以此事缘,龙树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入山诣佛塔,并出家受戒。

出家后,广习三藏,然未能餍足。复至雪山(喜马拉雅山),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经典,惟以虽知实义,末能通利。又以曾摧破外道论师之义,故生起邪慢之心,而自立新戒、著新衣,静处于一水晶房中。其时,有大龙菩萨,见而愍之,遂引入龙宫,授以无量之大乘经典,师遂体得教理。其时南天竺王信奉婆罗门教,攻击佛法。龙树遂前往教化,使放弃婆罗门教信仰。此后大力弘法,又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书,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说广为传布全印度。晚年住于南印度之黑峰山,首座弟子有提婆等。

大师之著作极丰,如《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因缘心论颂》《菩提心离相论》《福盖正行所集经》《赞法界颂》《广大发愿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遂有“千部论主”之美称。后世基于大师所著《中论》而宣扬空观之学派,称为中观派,并尊师为中观派之祖。且于中国、日本,古来亦被尊为八宗之祖。

【参考文献】

《入楞伽经》卷九;《大乘玄论》卷五;《华严经传记》卷五;《付法藏因缘传》卷五;《传法正宗记》卷三;《佛祖统纪》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八。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毗舍罗。初求福业,兼乐辩论。

后谒[1]龙树大士。将及门,龙树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尊者睹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龙树即为说法,不起于座,现月轮相,唯闻其声,不见其形。

祖语众曰:“今此瑞者,师现佛性,表说法非声色也。”

祖既得法,后至迦毗罗国。彼有长者,曰梵摩净德。一日,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唯长者与第二子罗睺罗多取而食之。取已随长,尽而复生。自余亲属,皆不能见。祖知其宿因,遂至其家。长者乃[2]问其故。

祖曰:“汝家昔曾供养一比丘,然此比丘道眼未明[3],以虚沾信施[4],故报为木菌。唯汝与子精诚供养,得以享之,余即否矣。”又问长者:“年多少?”答曰:“七十有九。”祖乃说偈曰:“入道不通理,复身还信施。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长者闻偈已,弥加叹伏,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师,愿舍次子,随师出家。”祖曰:“昔如来记此子,当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今之相遇,盖符宿因。”即与剃发执侍。

至巴连弗城,闻诸外道欲障佛法,计之既久。祖乃执长幡入彼众中。彼问祖曰:“汝何不前?”祖曰:“汝何不后?”彼曰:“汝似贱人。”祖曰:“汝似良人[5]。”彼曰:“汝解何法?”祖曰:“汝百不解。”彼曰:“我欲得佛。”祖曰:“我灼然[6]得佛。”彼曰:“汝不合得。”祖曰:“元道我得,汝实不得。”彼曰:“汝既不得,云何言得?”祖曰:“汝有我故,所以不得。我无我我,故自当得[7]。”彼辞既屈,乃问祖曰:“汝名何等?”祖曰“我名迦那提婆。”彼既夙闻祖名,乃悔过致谢。

时众中犹互兴问难,祖折以无碍之辩,由是归伏。乃告上足罗睺罗多而付法眼,偈曰:“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祖说偈已,入奋迅定,身放八光,而归寂灭。学众兴塔而供养之。即前汉文帝十九年庚辰岁也。

【注释】

[1]谒(yè):拜见。

[2]乃:原文作“廼(nǎi)”,同“乃”。

[3]道眼未明:没有得到可分辨邪正施予众生慧命的道眼。

[4]虚沾信施:虚度光阴,浪费了施主的供养。信施:即信者向三宝布施财物,或指所施之财物。

[5]汝似良人:你看起来像个凡夫。良人: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区别于奴、婢)。旧译本“你像个良家子”有误。

[6]灼(zhuó)然:明显貌。本书一般指确实、实在、显然。

[7]我无我我,故自当得:旧校本校勘有误,未弄清“我我”含义,而加校记“此二句应作‘我无我故,我自当得’”。实际上,“我我”并非错误,它是佛教的专有词汇,我见与我所见的并称。我见,指执着有实我的妄情;我所见,指执着于自己之僮仆、庄严、室宅等事物为我所属。即前我为“我执”,执着色身为自我,后我为“法执”,执着身体外的一切为实我,是属于我的。“我无我我,故自当得”可译为“我看不见自我的存在,也不把身外之物当作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就能成佛。”《付法藏因缘传》提婆遗偈说:“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更明确点明了“我我所”这个词语。(参见项楚《五灯会元点校献疑续补一百例》)

【概要】

迦那提婆,又作单眼提婆、提婆、圣提婆、圣天。南天竺婆罗门出身。禅宗西天祖师第十五祖。或谓执师子国人。博识渊览,才辩绝伦。尝挖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后复自挖取只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单眼提婆。出家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后游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剑,调伏外道,度人百余万。后以构怨,为外教之徒所刺。

据《付法藏因缘传》记载,外道执刀穷之曰:“汝以空刀破我师义,我以铁刀破汝之腹。”五藏出外,命犹未绝,谓外道曰:“汝可取吾衣钵急去,我弟子未得道者,必当相执。”时弟子来见发声悲哭,奔追要路。提婆告曰:“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因大师达无我之境,于外道行刺并无恐惧与怨恨,相反为之想法脱身。

著有《百论》二卷、《广百论本》一卷。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三;《祖堂集》卷一;《景德传灯录》卷二;《提婆菩萨传》;《佛祖历代通载》卷五;《付法藏因缘传》卷六;《出三藏记集》卷十二。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迦毗罗国人也。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复现五佛影。

祖告众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圣者僧伽难提居于彼处。佛志:‘一千年后,当绍圣位。’”

语已,领诸学众,溯流而上[1]。至彼,见僧伽难提安坐入定。祖与众伺之。经三七日[2],方从定起。

祖问曰:“汝身定邪,心定邪?”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体常寂。”祖曰:“若金在井,若金出井,金无动静,何物出入?”提曰:“言金动静,何物出入?言金出入,金非动静。”祖曰:“若金在井,出者何金?若金出井,在者何物?”提曰:“金若出井,在者非金。金若在井,出者非物。”祖曰:“此义不然。”提曰:“彼义非著。”祖曰:“此义当堕。”提曰:“彼义不成。”祖曰:“彼义不成,我义成矣。”提曰:“我义虽成,法非我故。”祖曰:“我义已成,我无我故。”提曰:“我无我故,复成何义?”祖曰:“我无我故,故成汝义。”提曰:“仁者师谁,得是无我?”祖曰:“我师迦那提婆,证是无我。”

难提以偈赞曰:“稽首提婆师,而出于仁者。仁者无我故,我欲师仁者。”祖以偈答曰:“我已无我故,汝须见我我。汝若师我故,知我非我我。”难提心意豁然,即求度脱。

祖曰:“汝心自在,非我所系。”语已,即以右手擎金钵,举至梵宫[3],取彼香饭,将斋大众,而大众忽生厌恶之心。祖曰:“非我之咎,汝等自业。”即命难提分座同食,众复讶之。

祖曰:“汝不得食,皆由此故。当知与吾分座者,即过去娑罗树王[4]如来也,愍物降迹[5]。汝辈亦庄严劫中已至三果[6]而未证无漏者也。”

众曰:“我师神力,斯可信矣。彼云过去佛者,即窃疑焉。”

难提知众生慢[7],乃曰:“世尊在日,世界平正,无有丘陵;江河沟洫[8],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国土丰盈;无八苦[9],行十善[10]。自双树示灭,八百余年,世界丘墟,树木枯悴;人无至信,正念轻微;不信真如,唯爱神力。”言讫,以右手渐展入地,至金刚轮[11]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会所。大众见之,即时钦慕,悔过作礼。

于是,祖命僧伽难提而付法眼,偈曰:“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祖付法已,安坐归寂。四众建塔。当前汉武帝二十八年戊辰岁也。

【注释】

[1]溯(sù)流而上:逆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进。

[2]三七日:即二十一天。旧译本译为“三十七天”。

[3]梵宫:原指梵天之宫殿,引申为佛寺之通称。此处指祖师以神通举钵至寺庙化斋。

[4]娑罗树王:此处指过去古佛。开敷华王如来亦名娑罗树王如来。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南方之如来名。此如来万德开敷,皆至金刚实际,故以娑罗树之华果繁茂,坚固不坏,以喻其二德。密号平等金刚。另外,《法华经·妙庄严王品》则指妙庄严王,未来成佛,作娑罗树王佛。

[5]愍物降迹:怜悯众生,降生世间来度人。

[6]三果:声闻乘的果位名,梵语叫作阿那含,译为不还,意即修到了此果位的人,便不再来人间受生死了。只有修到四果阿罗汉,才证无漏。

[7]慢:骄慢,傲慢。谓同类相傲也。如于相似法中,执己相似。又于下劣中,执己为胜也。

[8]沟洫(xù):田间水道。

[9]八苦:指众生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10]十善:十种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11]金刚轮:指地层最底之金轮。佛教认为物质世界(器世界)由三轮组成,构成器世界有风、水、金三种轮围。风轮,又作风界。器世界成立之初,由有情(众生)之共业力,依止虚空,而生于最下。水轮,又作水界。以有情之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于风轮之上,积水而成。金轮,又作金性地轮、地轮、地界。由有情之业力,搏击水轮,于其上结成金。以上三轮可谓佛教之宇宙开辟论,除构成器世界之三轮外,于金轮之上复有现实世界之形成。

【概要】

罗睺罗多,全称罗睺罗跋陀罗,略称罗睺罗多、罗睺罗。禅宗西天祖师第十六祖。为迦毗罗国长者的次子,姓梵摩。与龙树为同时代人。早年入那烂陀寺,从尊者黑者受具足戒,学声闻乘。又依无分别者广学大乘及秘密乘,并弘通中观之宗义。随侍十五祖迦那提婆,证皆空之理,于那烂陀寺教化僧徒。提婆示寂之际,受其心随之教说。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六载,师从提婆受婆罗门所造之鬼名书,后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付法予僧伽难提。

在行化途中遇到十七祖僧伽难提,两人对话,类似于六祖《坛经》风动与幡动之争,当两僧正在为风吹幡动相争时,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就说明了佛教“一切唯心造”的理论。在这里,金在井,金出井,其动静都是相对的,一切物质本性都是空,动与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一切动静最初都从我们的心产生。如果心不动,外在的动静也不存在了。这就是十六祖与十七祖辩论的核心。

一切唯心造,心有高下,则世界也有高下。螺髻梵王(梵天王顶髻作螺形),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说:“此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不要认为世尊的佛土不清净,我看见释迦牟尼的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说:‘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各山,充满了污秽和丑恶’。螺髻梵王说:‘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所以见此土不清净。舍利弗!菩萨平等看待一切众生,内心清净。只要开发了佛的平等智慧,就能看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装饰。”净心诫观说:“德如螺髻梵,到处见西方。”

此处难提说:“世尊在日,世界平正,无有丘陵;江河沟洫,水悉甘美;草木滋茂,国土丰盈;无八苦,行十善。”其含义不正与《维摩经·佛国品》说的一样吗?

【参考文献】

《中观论疏》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二;《宝林传》卷三;《印度哲学研究》卷一。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之子也。生而能言,常赞佛事。七岁即厌世乐,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1]骨血母。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乃许其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积十九载,末尝退倦。每自念言:“身居王宫,胡为[2]出家?”

一夕,天光下瞩[3],见一路坦平,不觉徐行。约十里许,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4]于中。父既失子,即摈[5]禅利多出国,访寻其子,不知所在。经十年,祖得法受记已,行化至摩提国,忽有凉风袭众,身心悦适非常,而不知其然。

祖曰:“此道德之风也。当有圣者出世,嗣续祖灯乎?”言讫,以神力摄诸大众,游历山谷。食顷,至一峰下,谓众曰:“此峰顶有紫云如盖,圣人居此矣。”即与大众徘徊久之,见山舍一童子,持圆鉴[6]直造[7]祖前。

祖问:“汝几岁邪?”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邪?”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8],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童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9]。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

彼父母闻子语,即舍,令出家。祖携至本处,授具戒讫,名伽耶舍多。

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风鸣邪?”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舍多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继吾道者,非子而谁?”即付法眼,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大众议曰:“尊者树下归寂,其垂荫后裔乎!”将奉全身于高原建塔,众力不能举,即就树下起塔。当前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岁也。

【注释】

[1]和南:敬礼之义,原意为度我。系对长上问讯之语,属礼法之一。又作槃那寐、槃谈、烦淡、畔睇、婆南、伴题、伴谈、畔惮南、末捺南。译为我礼、归礼、敬礼、恭敬、度我、稽首。

[2]胡为:何为,为什么。

[3]下瞩:俯视。

[4]燕寂:安然入定。燕:安然。寂:指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另外佛教大师去世亦称“寂”“宴寂”“圆寂”“寂灭”。

[5]摈(bìn):此处赶走的意思。

[6]圆鉴:圆镜。鉴:镜子。

[7]造:到,去。

[8]佛机:一切诸法中,悉以等观入,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是名佛机。等观者,即非空非假,平等中道观也。一道出生死者,以中道观,顿断诸惑,顿出生死也。(摘自《三藏法数》)

[9]瑕翳(yì):玉的斑痕、黑点。

【概要】

僧伽难提,又作僧迦那提、僧佉难提。禅宗西天祖师第十七祖。七岁即厌世而依禅利多出家,十九年间未曾懈怠。后得法于罗睺罗。大师智慧深远,勤修菩萨行。后行化至摩提国遇第十八祖伽耶舍多。两人对话就“佛机”展开,伽耶舍多当初还是个小孩,以不悟“佛机”而说已经活了一百岁。其意不能顿悟佛法,即使活得更久也没有用。与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含义相似。后就风吹铃声展开辩论,伽耶舍多得出“心鸣”的结论,与六祖慧能所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一语相似。

据《付法藏因缘传》卷六载,师曾以一偈探试一罗汉,谓:“转轮种中生,非佛非罗汉,不受后世有,亦非辟支佛。”罗汉不解,升天以问弥勒菩萨。弥勒遂告罗汉,谓世人以泥团置于轮上,埏埴成瓦,如是瓦者,岂与诸圣同至后世。罗汉遂得开解,返阎浮提,宣说该事。难提以为罗汉必是受弥勒之教。尔后大师更精勤,济度诸众生,后付法于僧伽耶舍。

据《景德传灯录》卷二载,大师后付法于伽耶舍多,于西汉昭帝十三年攀树而化。

【参考文献】

《传法正宗记》卷三;《佛祖统纪》卷五;《佛祖历代通载》卷五。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摩提国人也。姓郁头蓝,父天盖,母方圣。尝梦大神持鉴,因而有娠。凡七日而诞,肌体莹如琉璃,未尝洗沐,自然香洁。幼好闲静,语非常童。持鉴出游,遇难提尊者。得度后,领徒至大月氏[1]国。见一婆罗门舍有异气,祖将入彼舍。

舍主鸠摩罗多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2],即时闭户。

祖良久扣其门,罗多曰:“此舍无人。”祖曰:“答无者谁?”罗多闻语,知是异人,遽开关延接。

祖曰:“昔世尊记曰:‘吾灭后一千年,有大士出现于月氏国,绍隆玄化[3]。’今汝值吾,应斯嘉运。”

于是鸠摩罗多发宿命智[4],投诚出家。授具讫,付法偈曰:“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祖付法已,踊身虚空,现十八种神变,化火光三昧,自焚其身。众以舍利起塔。当前汉成帝二十年戊申岁也。

【注释】

[1]大月(ròu)氏(zhī):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月为肉字的古体,氏古音读作支。

[2]竦(sǒng)然:恭敬貌。惊惧貌。

[3]绍隆玄化:继承发扬佛教圣德,弘化一方。绍隆:继承发扬。玄化:圣德教化。

[4]宿命智:即六通中之宿命通。又作宿命智通。能知宿世的事为智,智力自在无碍为通。

【概要】

伽耶舍多,又称僧佉耶舍。禅宗西天祖师第十八祖。公元前1世纪印度摩提国人,姓郁头蓝。母梦大神持一圆镜,因而有娠。七日后诞生,肌体晶莹,自然香洁。幼好闲静,言语举止异于寻常童子。一日,手持圆镜出游,遇十七祖难提尊者得度,受具足戒。

《景德传灯录》卷二载,某日闻风吹殿角铜铃声,尊者问:“铃鸣耶?风鸣耶?”大师曰:“非风非铃,我心鸣耳。”尊者曰:“心复谁乎?”师曰:“俱寂静故。”遂付以大法。活跃于大月氏国,后由鸠摩罗多嗣其法。西汉成帝永始四年人灭。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四;《增订佛祖道影》卷一。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大月氏国婆罗门之子也。昔为自在天人(欲界第六天),见菩萨璎珞[1],忽起爱心,堕生忉利(欲界第二天)。闻憍尸迦[2]说般若波罗蜜多,以法胜故,升于梵天(色界)。以根利故,善说法要,诸天尊为导师。以继祖时至,遂降月氏。

后至中天竺国,有大士名阇夜多,问曰:“我家父母素信三宝,而常萦疾瘵[3],凡所营作[4],皆不如意;而我邻家久为旃陀罗[5]行,而身常勇健,所作和合[6]。彼何幸,而我何辜?”

祖曰:“何足疑乎!且善恶之报有三时[7]焉。凡人但见仁夭暴寿、逆吉义凶[8],便谓亡因果、虚罪福[9],殊不知影响相随,毫厘靡忒[10]。纵经百千万劫,亦不磨灭。”时阇夜多闻是语已,顿释所疑。

祖曰:“汝虽已信三业[11],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阇夜多承言领旨,即发宿慧,恳求出家。

既受具,祖告曰:“吾今寂灭时至,汝当绍行化迹[12]。”乃付法眼,偈曰:“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又云:“此是妙音如来见性清净之句,汝宜传布后学。”

言讫,即于座上,以指爪剺[13]面,如红莲开出,大光明照耀四众,而入寂灭。阇夜多起塔。当新室[14]十四年壬午岁也。

【注释】

[1]璎(yīng)珞(luò):又作缨络。即由珠玉等物编缀而成的装饰物。以装饰颈部之璎珞为多。系印度富贵人家之佩戴物。

[2]憍尸迦:忉利天主。又称憍支迦。为帝释天之异名。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六载,帝释天昔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姓憍尸迦,名摩伽,以此因缘故称憍尸迦。

[3]萦(yíng)疾瘵(zhài):病苦缠身。萦:缠绕。瘵:病,多指痨病,又指疾苦。

[4]营作:建造。劳作。

[5]旃陀罗:又作旃荼罗,译为屠者。谓屠者之家,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此处“旃陀罗行”,指从事杀生的行业。旧译本译为“修旃陀罗行”,意义不明,且不妥。其意为“可我邻居长期从事杀生的行业”。

[6]所作和合:做什么都顺当,吉利。和合:顺当,吉利。

[7]善恶之报有三时:善恶报应要看过去、现在、未来。三时指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又作三世。今世为善却暂时没有得到善报,那是因为前世业障还没有消除,今世善业还没有成熟,要等到未来(包括后世)才能享受。而今世作恶却享福,事事如意,那是因为前世善业已经成熟,今世正在享受,而今世所作恶业要等到未来才能报应。旧译本说“善恶的回报有三个时机”,有误,这是没有弄懂佛教所说的“三时”。

[8]仁夭暴寿、逆吉义凶:仁爱者短命,残暴者长寿,违逆者获吉,正义者遭殃。

[9]亡因果、虚罪福:没有因果,善恶报应都是假的。

[10]影响相随,毫厘靡忒(tè):如影子随形、回声响应,不会有丝毫差错。靡忒:亦作靡慝,不变更。

[11]三业:身口意三处之所作。身业是身所作业;口业新译为语业,指口所说业;意业是意所起业。

[12]绍行化迹:弘扬佛法,行化一方。

[13]剺(lí):割;划开。

[14]新室:指王莽新朝。

【概要】

鸠摩罗多,又作拘摩罗逻多、究摩罗罗陀、鸠摩罗逻多、鸠摩逻多、鸠摩罗驮、鸠摩罗陀、矩摩逻多、究摩罗陀、鸠摩罗大。意译童受、童首、童寿、童子、豪童。为西天祖师第十九祖,又为印度部派佛教经量部思想家。

依《付法藏因缘传》卷六所载,师生于呾叉始罗国,幼而颖悟,有美名童子之称。后出家学道,受僧伽耶舍付法,才学超世。初于呾叉始罗国述作诸论,后至朅盘陀国从事教化。平生游心典籍,栖神玄旨,日诵三万二千言,兼书三万二千字,故学冠群彦,名高当世。后付法于阇夜多,遂而舍命。

【参考文献】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卷五;印顺《唯识学探源》下编;李世杰《印度部派佛教哲学史》第十九章;《大唐西域记》卷十二;《出三藏记集》卷九。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1],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敷扬顿教[2]

彼有学众,唯尚辩论。为之首者,名婆修盘头(此云遍行),常一食不卧,六时[3]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祖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遍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4]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时遍行闻已,发无漏智,欢喜赞叹。

祖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佛智。”复告遍行曰:“吾适对众,抑挫[5]仁者,得无恼于衷[6]乎?”遍行曰:“我忆念七劫前,生常安乐国,师于智者月净[7],记我非久当证斯陀含果。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礼谒[8]。师叱我曰:‘重子轻父,一何鄙哉[9]!’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遂失二果。’我责躬悔过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况今获饮无上甘露,而反生热恼邪?惟愿大慈,以妙道垂诲。”

祖曰:“汝久植众德,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祖付法已,不起于座,奄然[10]归寂。阇维,收舍利建塔。当后汉明帝十七年甲戌岁也。

【注释】

[1]渊冲:渊深冲淡。

[2]敷扬顿教:传播宣扬顿悟教法。敷扬:指传播宣扬。顿教:不历阶梯渐次,直指本源,顿时开悟的教法。以说法之内容而分,长时间修行而后到达悟境之教法,称为渐教;迅即证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称为顿教。或循序渐进到证果之教法,称为渐教;一跃顿至佛果之教法,称为顿教。禅宗传到中国六祖慧能,与神秀渐修相比,慧能之法名为顿教。

[3]六时:指昼夜六时。乃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昼三时(晨朝、日中、日)、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4]蕴(yùn):积聚,蓄藏,包含。

[5]抑挫:抑制折挫。

[6]衷:内心。

[7]师于智者月净:续藏本作“师与智者月净”,宝祐本作“师于智者月净”,其意为:“拜智者月净为师。”故宝祐本正确。

[8]我以老故,策杖礼谒:我因为年老体衰,拄着拐杖去拜见。

[9]重子轻父,一何鄙哉:看重弟子,轻视师父,见识多么浅薄!婆修盘头将拐杖倚靠墙上,正好碰到壁画中佛面,而婆修盘头并不在意。大光明菩萨是佛的弟子,婆修盘头拜见弟子,却把墙上的师父轻视了。

[10]奄然:气息微弱貌。

【概要】

阇夜多尊者,西天祖师第二十祖,北天竺人。父母素信三宝,然坎坷多疾,师遂生不平之疑。后于中天竺遇鸠摩罗多尊者,乃向之请益,尊者释以因果罪福之说,师顿释所疑,承言领旨,萌发宿慧,遂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其法。

大师学识渊博,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王舍城)敷扬顿教,当时之学众唯尚辩论,为首者名为婆修盘头(世亲),常日仅一食,昼夜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大师遂度化之。临入灭时,即传法予婆修盘头。付法之后,奄然归寂,世寿不详。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四;《祖堂集》卷二;《景德传灯录》卷二;《付法藏因缘传》卷六。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罗阅城人也。姓毗舍佉[1],父光盖,母严一。家富而无子,父母祷于佛塔而求嗣焉。一夕,母梦吞明暗二珠,觉而有孕。

经七日,有一罗汉名贤众,至其家,光盖设礼,贤众端坐受之。严一出拜,贤众避席,云:“回礼法身大士[2]。”光盖罔测其由,遂取一宝珠跪献,试其真伪。贤众即受之,殊无逊谢。

光盖不能忍,问曰:“我是丈夫,致礼不顾;我妻何德,尊者避之?”贤众曰:“我受礼纳珠,贵福汝耳。汝妇怀圣子,生当为世灯慧日[3],故吾避之,非重女人也。”贤众又曰:“汝妇当生二子,一名婆修盘头,则吾所尊者也。二名刍尼[4](此云野鹊子)。昔如来在雪山修道,刍尼巢于顶上,佛既成道,刍尼受报为那提国王。佛记云:‘汝至第二五百年,生罗阅城毗舍佉家,与圣同胞。’今无爽[5]矣。”

后一月,果产二子。尊者婆修盘头年至十五,礼光度罗汉出家,感毗婆诃菩萨与之授戒。行化至那提国,彼王名常自在,有二子:一名摩诃罗,次名摩拏罗[6]

王问祖曰:“罗阅城土风,与此何异?”祖曰:“彼土曾三佛出世,今王国有二师化导。”王曰:“二师者谁?”祖曰:“佛记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继圣,即王之次子摩拏罗,是其一也。吾虽德薄,敢当其一。”王曰:“诚如尊者所言,当舍此子作沙门。”祖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即与授具,付法。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祖付法已,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荼毗得舍利,建塔。当后汉殇帝十二年丁巳岁[7]也。

【注释】

[1]毗舍佉(qū):星宿之名,指氐宿。意译善格、季春。即印度历之二月,属渐热时、春时、热时。

[2]法身大士:又作法身菩萨。证到念不退是法身大士,位登补处,即候补佛位。

[3]世灯慧日:世人的指路明灯,续佛慧命。

[4]刍(chú)尼:亦作刍泥。喜鹊。

[5]爽:差失,违背,差错,失误。

[6]摩拏(ná)罗:西天祖师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7]后汉殇帝十二年丁巳岁:查阅《景德传灯录》“当后汉殇帝十二年丁巳岁也”有注“当作安帝十一年,盖殇帝在位止一年耳”。

【概要】

婆修盘头尊者,西天祖师第二十一祖。亦作婆薮槃豆、筏苏槃豆、筏苏畔徒、婆薮槃头。俗称世亲菩萨。古印度罗阅城人,姓毗舍佉。父光盖,母严一,家富无子,父母乃祷佛塔求子。一夕,母梦吞明暗二珠,觉而有孕,后一月果产二子,即尊者婆修槃头。年十五,礼光度罗汉出家,感毗婆诃菩萨为其授戒。未师事阇夜多之前,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阇夜多欲度之,乃对众云:“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婆修槃头闻其说,遂发无漏智,后继阇夜多衣钵,宣通经藏,广化众生。行化至后那提国时,付法予摩拏罗,跏趺而逝。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二。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遇婆修祖师出家传法至西印度。彼国王名得度,即瞿昙种族,归依佛乘,勤行精进。一日,于行道[1]处,现一小塔,欲取供养,众莫能举。王即大会梵行、禅观、咒术等三众,欲问所疑。时祖亦赴此会。

是三众皆莫能辨,祖即为王广说塔(塔,阿育王造者,此不繁录)之所因:“今之出现,王福力之所致也。”王闻是说,乃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即传位太子,投祖出家,七日而证四果[2]

祖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往化。”得度曰:“师应迹[3]十方,动念当至,宁劳往邪?”祖曰:“然。”于是焚香,遥语月氏国鹤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国,教导鹤众,道果将证,宜自知之。”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宝印说修多罗偈[4],忽睹异香成穗,王曰:“是何祥也?”曰:“此是西印土传佛心印祖师摩拏罗将至,先降信香[5]耳。”曰:“此师神力何如?”曰:“此师远承佛记,当于此土广宣玄化。”

时王与鹤勒那俱遥作礼。祖知已,即辞得度比丘,往月氏国,受王与鹤勒那供养。

后鹤勒那问祖曰:“我止林间,已经九白(印度以一年为一白)。有弟子龙子者,幼而聪慧,我于三世推穷,莫知其本。”祖曰:“此子于第五劫中,生妙喜国婆罗门家,曾以旃檀施于佛宇,作槌撞钟,受报聪敏,为众钦仰。”又问:“我有何缘而感鹤众?”祖曰:“汝第四劫中,尝为比丘,当赴会龙宫,汝诸弟子咸欲随从,汝观五百众中,无有一人堪任妙供[6]。时诸弟子曰:‘师常说法,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今既不然,何圣之有!’汝即令赴会。自汝舍生,趣生,转化[7]诸国,其五百弟子以福微德薄,生于羽族。今感汝之惠,故为鹤众相随。”

鹤勒那问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祖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化未来际。”而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时鹤众闻偈,飞鸣而去。祖跏趺,寂然奄化。鹤勒那与宝印王起塔。当后汉桓帝十九年乙巳岁也。

【注释】

[1]行道:指排列成行以绕行礼拜。一般指绕佛、绕堂而言。古代印度礼法,凡遇尊敬礼拜之情形,则行右绕佛像或塔之礼法。通常右绕一周、三周、七周,乃至百千周。右绕之外,亦有左绕之说,然一般皆以右绕为常法。我国与日本,遇到各宗重要法会时,均有行道之举。除绕行佛殿内、堂内等,更一面散花、诵经或唱梵呗。

[2]证四果:证得了四果。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第四果阿罗汉果。四果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旧译本译为“证得了预流、一来、不还和阿罗汉四果”,有误。可译为“证得了阿罗汉果”。只要证得了阿罗汉果,前面三果自然证得。

[3]应迹:应化垂迹。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机缘而自其本体示现种种身以济度众生。

[4]修多罗偈:佛经偈语。修多罗:指经律论三藏中之经藏,或经藏所包含的佛经。旧译本译为“《佛多罗》偈语”。

[5]信香:先点香发个信。香为信心之使,故称信香。《大宋僧史略》卷中:“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罏,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

[6]堪任妙供:能够承受殊妙之供养。“无有一人堪任妙供”旧译本译为“没有一个人堪当此任”,有误。可译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承受这次殊妙之供养”。

[7]舍生,趣生,转化:舍生指去世。趣生:指往生,即投胎转世。“趣”:指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转化:指在许多地方轮回转世教化众生。

【概要】

摩拏罗(?~165年),西天祖师第二十二祖。那提国王之次子,属刹帝利种姓。三十岁时,遇婆修盘头尊者,遂出家,嗣其法,行化于西印度。后至大月氏国,传法予鹤勒那而后示寂。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四;《祖堂集》卷二;《景德传灯录》卷二。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二十三祖鹤勒(勒那梵语,鹤即华言,以常感群鹤恋慕故名耳)那尊者,月氏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千胜,母金光。以无子故,祷于七佛金幢[1],即梦须弥山顶一神童,持金环云:“我来也。”觉而有孕。

年七岁,游行聚落,睹民间淫祀[2],乃入庙叱之曰:“汝妄兴祸福,幻惑于人,岁费牲牢[3],伤害斯甚[4]。”言讫,庙貌[5]忽然而坏。由是乡党谓之圣子。

年二十二出家。三十遇摩拏罗尊者,付法眼藏。行化至中印度。彼国王名无畏海,崇信佛道。

祖为说正法次,王忽见二人绯素服[6]拜祖。王问曰:“此何人也?”祖曰:“此是日月天子,吾昔曾为说法,故来礼拜。”良久不见,唯闻异香。王曰:“日月国土,总有多少?”祖曰:“千释迦佛所化世界,各有百亿迷卢[7]日月,我若广说,即不能尽。”王闻忻然[8]。时祖演无上道,度有缘众。

以上足龙子早夭,有兄师子,博通强记,事婆罗门,厥[9]师既逝,弟复云亡,乃归依尊者而问曰:“我欲求道,当何用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经云:‘我所作功德,而无我所故。’”师子闻是语已,即入佛慧。

时祖忽指东北问曰:“是何气象?”师子曰:“我见气如白虹,贯乎天地。复有黑气五道,横亘其中。”祖曰:“其兆云何?”曰:“莫可知矣。”祖曰:“吾灭后五十年,北天竺国当有难起,婴[10]在汝身。吾将灭矣,今以法眼付嘱于汝,善自护持。”乃说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师子比丘闻偈欣惬[11],然未晓将罹何难,祖乃密示之。

言讫,现十八变而归寂。阇维毕,分舍利,各欲兴塔。祖复现空中而说偈曰:“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大众闻偈,遂不复分,就驮都场[12]而建塔焉。即后汉献帝二十年己丑岁也。

【注释】

[1]金幢:金宝之幢。幢者,幢竿也。现为悬挂于佛殿之装饰品。以黄色锦缎或一般丝织品制成,呈长筒形。旧译本译为“金柱”,有误。

[2]淫祀:指不合礼制的祭祀,不当祭的祭祀,妄滥之祭。此处指杀生祭祀,不但无福,而且造罪。

[3]岁费牲牢:每年浪费很多牲畜。牲: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牢:养牲畜的圈。

[4]伤害斯甚:伤生害命太过分了。旧译本译为“伤人太甚”,有误。此处不是指伤人,而是指祭祀杀生。

[5]庙貌:庙里的神像。

[6]二人绯素服:一人穿着红衣,一人穿着白衣。

[7]迷卢:苏迷卢之略称。即指须弥山。须弥山高八万由旬,故又有“迷卢八万”之称。

[8]忻(xīn)然:喜悦貌;愉快貌。

[9]厥(jué):其,他的。

[10]婴:加在,遭受,牵连。“婴在汝身”,即这个灾难将加在你身上,或者这个灾难将牵连你。

[11]欣惬(qiè):高兴,畅快。

[12]驮都场:祖师圆寂之地。旧校本下画线,将它当作一个地名,是没有弄懂“驮都”的意思。驮都:《玄应音义》二十五曰:“驮都谓坚实也,此亦如来体骨,舍利之异名。”也就是说驮都实际上是舍利的另一个称呼。“驮都场”可理解为祖师圆寂火化而产生舍利的地方。有人纠正为“火葬场”,有误,因为并非所有火葬场都会是有舍利的地方。

【概要】

鹤勒那尊者,西天祖师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又作鹤勒那夜奢、鹤勒那、鹤勒。月支国人,婆罗门种。二十二岁出家,三十岁遇摩拏罗尊者,受付嘱大法。后至中印度行化,深得国王无畏海之敬信,又遇师子比丘,乃付法而示寂。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六;《摩诃止观》卷一上;《景德传灯录》卷二;《佛祖统纪》卷五。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1]、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祖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

唯禅定师达磨达者[2],闻四众被责,愤悱[3]而来。

祖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彼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既来,其习亦至。既无处所,岂在人习?”彼曰:“定习人故,非人习定。我当来此,其定常习。”祖曰:“人非习定,定习人故。当自来时,其定谁习?”彼曰:“如净明珠,内外无翳。定若通达,必当如此。”祖曰:“定若通达,一似明珠。今见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彻,内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此定不是净。”

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朗然。祖既摄五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祖曰:“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既长矣,终未能舒,愿尊者示其宿因。”祖睹之,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众皆惊异。祖曰:“吾前报为僧,有童子名婆舍。吾尝赴西海斋,受icon[4]珠付之,今还吾珠,理固然矣。”长者遂舍其子出家,祖即与授具。以前缘故名婆舍斯多。

祖即谓之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祖说偈已,以僧伽梨密付斯多,俾之他国[5],随机演化。斯多受教,直抵南天。祖谓难不可以苟免,独留罽宾。

时本国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诸幻法,欲共谋乱。乃盗为释子[6]形象,潜入王宫,且曰:“不成即罪归佛子。”妖既自作,祸亦旋踵。王果怒曰:“吾素归心三宝,何乃构害[7],一至于斯!”即命破毁伽蓝[8],祛除释众。又自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祖曰:“已得蕴空。”王曰:“离生死否?”祖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祖曰:“身非我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刃,断尊者首。白乳涌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七日而终。太子光首叹曰:“我父何故自取其祸?”

时有象白山仙人者,深明因果,即为光首广宣宿因,解其疑网(事具《圣胄集》及《宝林传》)。遂以师子尊者报体而建塔焉。当魏齐王二十年己卯岁[9]也。

【注释】

[1]知见:就意识云知,就眼识曰见,又推求名见,觉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见。皆为慧之作用。《法华经·方便品》曰:“开佛知见。”又,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之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乃般若之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之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2]达磨达者:旧校本在“达磨达者”四字画线作人名,查《传法正宗记》:“达磨达号有知识,众皆尊之。”说明达磨达才是高僧名字,故“者”非名字,而是指示代词“这个人”。

[3]愤悱(fěi):愤慨,怨恨。

[4]icon(chèn):通“嚫”。施舍财物给僧人或施舍给僧人的财物。“受嚫珠付之”,把别人布施给我的宝珠交付童子保管。

[5]俾(bǐ)之他国:使他走到别的国家。俾:使。

[6]释子:佛教徒。

[7]构害:谋害,陷害。

[8]伽蓝:寺院的通称。

[9]魏齐王二十年己卯岁:查阅《景德传灯录》“当魏齐王二十年己卯岁也”后有注“当作高贵乡公六年,盖齐王芳立十五年而废矣。《正宗记》云:《宝林传》误作己卯,当是齐王芳丁卯岁也,然则乃是八年也”。

【概要】

师子尊者(?~259年),西天祖师第二十四祖。又称师子比丘、师子菩提。中印度人,婆罗门出身,从鹤勒那得法后,游方至罽宾国,教化波利迦、达磨达等人,并传法予婆舍斯多,命其往南天竺教化,遂独留罽宾。时遇当地迫害佛教,被恶王所杀。

【参考文献】

《付法藏因缘传》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二;《宝林传》卷五。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罽宾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寂行,母常安乐。初[1],母梦得神剑,因而有孕既诞,拳左手。遇师子尊者显发宿因,密授心印。后适南天,至中印度。彼国王名迦胜,设礼供养。

时有外道,号无我尊。先为王礼重,嫉祖之至,欲与论义,幸而胜之,以固其事。乃于王前谓祖曰:“我解默论,不假言说。”祖曰:“孰知胜负?”彼曰:“不争胜负,但取其义。”祖曰:“汝以何为义?”彼曰:“无心为义。”祖曰:“汝既无心,岂得义乎?”彼曰:“我说无心,当名非义。”祖曰:“汝说无心,当名非义。我说非心,当义非名。”彼曰:“当义非名,谁能辨义?”祖曰:“汝名非义,此名何名?”彼曰:“为辨非义,是名无名。”祖曰:“名既非名,义亦非义,辨者是谁,当辨何物?”

如是往返五十九番,外道杜口[2]信伏。于时祖忽面北,合掌长吁曰:“我师师子尊者,今日遇难,斯可伤焉。”即辞王南迈,达于南天,潜隐山谷。

时彼国王名天德,迎请供养。王有二子:一名德胜,凶暴而色力充盛;一名不如密多,和柔而长婴疾苦[3]。祖乃为陈因果,王即顿释所疑。又有咒术师,忌祖之道,乃潜置毒药于饮食中。祖知而食之,彼返受祸,遂投祖出家。祖即与授具。后六十载,德胜即位,复信外道,致难于祖。不如密多以进谏被囚。

王遽问祖曰:“予国素绝妖讹[4],师所传者当是何宗?”祖曰:“王国昔来,实无邪法。我所得者,即是佛宗。”王曰:“佛灭已千二百载,师从谁得邪?”祖曰:“饮光大士,亲受佛印,展转至二十四世师子尊者,我从彼得。”王曰:“予闻师子比丘不能免于刑戮,何能传法后人?”祖曰:“我师难未起时,密授我信衣法偈,以显师承。”王曰:“其衣何在?”祖即于囊中出衣示王。王命焚之,五色相鲜[5],薪尽如故。王即追悔致礼。

师子真嗣既明,乃赦密多。密多遂求出家。祖问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密多曰:“我若出家,不为其事。”祖曰:“不为何事?”密多曰:“不为俗事。”祖曰:“当为何事?”密多曰:“当为佛事。”祖曰:“太子智慧天至,必诸圣降迹。”即许出家。六年侍奉,后于王宫受具。羯磨之际,大地震动,颇多灵异。

祖乃命之曰:“吾已衰朽[6],安可久留?汝当善护正法眼藏,普济群有。听吾偈曰:‘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不如密多闻偈,再启祖曰:“法衣宜可传授。”祖曰:“此衣为难故,假以证明;汝身无难,何假其衣?化被十方,人自信向。”

不如密多闻语,作礼而退。祖现于神变,化三昧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德胜王创浮图而秘之[7]。当东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岁也。

【注释】

[1]初:往昔;当初。

[2]杜口:闭口。谓不言。

[3]长婴疾苦:常受疾苦。

[4]予国素绝妖讹:我国一向没有妖人邪说。

[5]五色相鲜:五彩缤纷的样子,灿烂鲜艳。

[6]衰朽:老迈无能。

[7]秘之:把舍利隐藏起来。

【概要】

婆舍斯多尊者(?~325年),西天祖师第二十五祖。罽宾国人。婆罗门出身。其母梦得神剑而有孕,既诞生,左手握珠而不开。一日遇师子尊者,显发宿因,出家为其弟子。尊者将斯多之名与前世之名婆舍,合称为婆舍斯多,密授心印。后受王迦胜之礼遇,因师子尊者遇害而潜隐山谷,受当时国王天德之供养,后传法予太子不如蜜多。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示寂。

【参考文献】

《宝林传》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二。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南印度天德王之次子也。既受度得法,至东印度。彼王名坚固,奉外道师长爪梵志[1]

[2]尊者将至,王与梵志同睹白气贯于上下。王曰:“斯何瑞也?”梵志预知祖入境,恐王迁善[3],乃曰:“此是魔来之兆耳,何瑞之有!”

即鸠[4]诸徒众议曰:“不如密多将入都城,谁能挫之?”弟子曰:“我等各有咒术,可以动天地,入水火,何患哉?”

祖至,先见宫墙有黑气,乃曰:“小难耳。”直诣王所。王曰:“师来何为?”祖曰:“将度众生。”王曰:“以何法度?”祖曰:“各以其类度之。”

时梵志闻言,不胜其怒,即以幻法,化大山于祖顶上。祖指之,忽在彼众头上。梵志等怖惧投祖。祖愍其愚惑,再指之,化山随灭。乃为王演说法要,俾趣真乘,谓王曰:“此国当有圣人而继于我。”

是时有婆罗门子,年二十许,幼失父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缨络,故人谓之“缨络童子”。游行闾里,丐求度日,若常不轻[5]之类。人问:“汝行何急?”即答曰:“汝行何缓?”或曰:“何姓?”乃曰:“与汝同姓。”莫知其故。

后,王与尊者同车而出,见缨络童子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童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6]。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又谓王曰:“此童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7]是也。此圣之后,复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旦[8]。四五年内,却返此方。”遂以昔因,故名般若多罗,付法眼藏,偈曰:“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祖付法已,即辞王曰:“吾化缘已终,当归寂灭。愿王于最上乘,无忘外护。”即还本座,跏趺而逝,化火自焚。收舍利塔而瘗[9]之。当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戊子岁也。

【注释】

[1]长爪梵志:指甲特长的外道。梵志音译婆罗门、梵士。译为净裔、净行。又称净行者、净行梵志。婆罗门志求住无垢清净得生梵天,故有此称。一切外道之出家者亦统称梵志。

[2]暨(jì):等到。

[3]迁善:弃邪从正,改恶向善。

[4]鸠(jiū):聚集。

[5]常不轻:即《法华经》所说常不轻菩萨。又称常被轻慢菩萨,略称不轻菩萨、不轻大士。据《法华经》卷六载,在过去世,威音王佛既灭度,过正法入像法之时,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时有常不轻菩萨出现。恒礼拜赞叹四众云:“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此菩萨不专读诵经典,只专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作礼。四众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或以杖木、瓦石打掷。但菩萨不为所屈,仍高唱前言。因此,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号其为“常不轻”。

[6]师演摩诃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老师演说诸佛大智慧,我深入经藏学习佛法。旧译本译为“大师演说《摩诃般若经》,我演说深奥的《修多罗经》”,有误。摩诃般若不是一部经书名,“摩诃”译为大,“般若”译为智慧,大智慧的意思。修多罗也不是一部经书名,所有佛经都叫修多罗,修多罗译为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7]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

[8]震旦:对于印度等国而言,指中国本部及与中国相邻接之部分地方。

[9]瘗(yì):掩埋,埋葬。

【概要】

不如密多(?~388年),又作不如蜜多。西天祖师第二十六祖。为南印度得胜王之子。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得法后,游化至南印度,其时,南印度国王得胜信奉外道,构难婆舍斯多,太子不如密多以进谏被囚。王欲以邪法之罪名囚戮婆舍斯多,遂与之问答佛理,然反为婆舍斯多所折服,王乃追悔致礼,并赦放不如密多。不如密多遂求出家,历六年,婆舍斯多付以大法,是为第二十六祖。

得法后,不如密多行化至东印度,彼地国王名坚固,信奉外道长爪梵志,大师以正法折服梵志之幻法,并为王演说法要,俾趣真乘。此后六十年间弘法其地。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传法予般若多罗后,即跏趺入灭,化火自焚。

【参考文献】

《祖堂集》卷二;《宝林传》卷六;《景德传灯录》卷二。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既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1],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曰月净多罗,曰功德多罗,曰菩提多罗。其季开士[2]也。

祖欲试其所得,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逾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祖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祖知是法嗣,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厌世[3],众皆号绝。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

既受具戒,祖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听吾偈曰:‘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尊者付法已,即于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又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4],化火自焚。空中舍利如雨,收以建塔。当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岁。

祖因东印度国王请,祖斋次,王乃问:“诸人尽转经[5],唯师为甚不转?”祖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

【注释】

[1]度越伦等:越过等级,以殊礼相待。

[2]其季开士:其中第三王子是菩萨再来。季:兄弟排行次序最小的。开士:指菩萨。旧译本将“开士”译为“开悟之士”,属于望文生义。

[3]厌世:去世(死的婉辞)。

[4]高七多罗树:旧译本错误同本章“释迦牟尼佛”条:“于是金棺从座子上升起,与七多罗树一样高”,详见前注。

[5]转经:读诵经典。与讽经同。据高僧传经师论之说,咏经称为转读,歌赞则称为梵音。又完整诵读一部经者,称真读。但如大般若经之大部经卷,则仅读诵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拟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转经之法会,称转经会。大藏经之转读,称为转藏。旧译本译为演说佛经,有误。

【概要】

般若多罗(?~457年),又称璎珞童子。西天祖师第二十七祖。东天竺人,婆罗门种。幼丧父母,常游于闾里,行谊近似“常不轻菩萨”,相传为“大势至菩萨”。约二十岁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受付嘱而成为西天第二十七祖。得法后,至南天竺香至国,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罗(即菩提达磨)并付其法,未久即自焚其身而寂,年寿不详。后菩提达磨东渡中国,为我国禅宗之初祖。

【参考文献】

《出三藏记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二。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见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