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分析人物
先搞定姜闻,其实是策略。
确定他演男主角之后,女主角的工作,做起来更容易。
毕竟他们俩有旧。
姜闻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宁婧饰演女主角米兰。
据说一开始,两人互相没太瞧得上,说话都不是很客气。
进组之后,也经常发生争论。
导处女作那会儿,姜闻还是“新人”,还没有后面九筒大哥的霸气。
都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吵着吵着,俩人竟然还传出了绯闻。
那时候,姜导跟庆奶关系也挺近...
演员转做导演,很难的,几乎相当于重新起步。
电影的投资,也是庆奶帮着办,还请了港岛的资深电影人文俊当监制。
然后就变成三个人的故事,越传越邪乎...
“老姜,你们俩过去到底有没有事儿?”
建国饭店,宁婧还没来,尤晓刚再次跟姜闻确认之前的传闻。
“大哥,都说八遍了,确实没事儿!”
姜闻是主动要跟来的。
签完合同之后,蒋观回去,把《太阳照常升起》的剧本,弄了个开头出来。
结果这老哥,看完之后,一直催稿。
蒋观被尤晓刚拉着来请宁婧,他也跟来了。
“当年,您拍戏时候那点事儿,确实还挺热闹的。”
蒋观也在吃瓜。
“等你当导演的时候就知道了...”
回想起当年的情况,姜闻陷入沉思。
房间内安静了一会儿。
姜闻才接着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我第一部戏,投资和团队,相当一部分,都是朋友帮着办的,万一砸手里,可不单纯只是亏钱的事儿,再加上业务也不熟练,哪有闲心搞东搞西...”
“所以当年都是宣传?”
蒋观大概想明白其中的逻辑。
“我得挣钱呀,大哥!”姜闻无奈道:“最起码,得把朋友的人情还上吧!”
事实上,《阳光灿烂的日子》也确实赚到钱了。
制片成本差不多 100万美元,总收益差不多 300万美元。
这个投入产出比,放在十几年后,票房随便过亿的年代,也不太多见。
宁婧是一个人来的。
高马尾,短上衣,牛仔裤,打扮很朴素。
这是她的小习惯。
因为不知道导演需要她演什么形象,所以见面的时候,干脆越简单越好。
简单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婧姐,剧本您应该已经看过了,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有些话,蒋观年龄小,说起来更加随意一点。
“剧本挺好的,就是我可能没时间。”宁婧歉意道:“今年金鸡奖,我是评委,结束估计要等十一月份之后。”
“差不多一个月。”现在是十月下,蒋观很快算出时间。
然后看向尤晓刚。
后续的拍摄工作,都需要他负责,决定自然也要他拍板。
“拍摄可以调整。”尤晓刚主动配合道。
太难了!
剧组从立项开始,男女主角的人选,就充满争议和角力。
好不容易,才达成共识。
尤晓刚已经再也面对不了任何一点点波折。
加钱也好,加班也好,他都认了!
同时心里也打定主意。
以后坚决不能再接投资结构复杂的项目...
……
刚见第一面,蒋观对宁婧的印象,就是典型的大姐大。
性格大大咧咧的。
做事情也豪爽大气,有什么说什么。
当然跟傻大姐还不一样。
能在娱乐圈混出头的女人,没有一个简单角色。
不管外在怎么表现。
内里头脑上的智慧,还有性格中的坚韧,以及行动上的努力,都得是个中好手。
蒋观暂时驾驭不了,不过不耽误聊天。
“宁大评委,今年的金鸡奖是个什么情况,要不给咱们说说,开开眼?”
报名拿奖,姜闻是没戏了,但他对金鸡百花,他还挺在意。
“少来了。”宁婧白了姜闻一眼,没好气道:“京城的事儿,你不比我熟?”
“挨批评了,最近没怎么关注。”
姜闻摸摸鼻子,有点尴尬。
“传闻是真的?”
宁婧好奇问道。
姜闻点点头,笑道:“所以我现在拍电视剧来了。”
宁婧刮目相看,竖起大拇指道:“还是您厉害,本来还想安慰你两句,现在看来也用不上了。”
蒋观和尤晓刚笑而不语。
“不用不用。”姜闻摆摆手,又把话题拉回来道:“咱还是接着说金鸡奖吧...”
宁婧叹了口气道:“就那样呗,你们估计也能猜个差不多。”
“听您这口气,兴致好像不怎么高?”蒋观插话问道。
宁婧放下筷子,无奈道:“当了评委才知道,拿奖不拿奖,怎么拿奖,里面还有那么多道道...”
“婧姐,细说细说...”蒋观做好吃瓜准备。
评奖这种事情,背后的运作流程,肯定比选秀精彩。
“少来,我看你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宁婧及时住嘴。
她只是直,又不是傻,立刻换个话题,道:“蒋老师,您给说说孝庄这个人物呗...”
演员拿到剧本之后,是需要做功课的。
首先要了解故事背景,然后分析人物,以及发展脉络等等。
搞清楚这些基本内容之后,才能在拍戏的时候,把握人物的心理,情绪,动作......
从而做出相对精准的表演。
前期工作,演员可以自己完成,当然也可以有其他选择...
比如,宁婧现在,就选择直接跟蒋观请教。
她可以理所应当的认为,编剧才是对剧本人物最清楚的人。
“人物生平,大概都了解吧?”
分析人物之前,蒋观得先确定下,宁婧功课做到哪一步。
毕竟不可能,演艺圈随便找个人,都知道孝庄是谁...
“来之前,我查了资料,大概看了一下。”宁婧确实提前做了准备。
“那就行。”蒋观要求不高,接着道:“剧本还是以戏说为主,婧姐,你可以尝试,把后金理解成公司,皇太极是董事长...”
这个确实是蒋观的看法,准确点说,是通俗化比喻。
脱掉历史的外壳。
《孝庄秘史》这种戏说剧,更像是偶像剧。
男女主角,两三代人的爱恨情仇...
就非常的狗血,但也非常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