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写一本书与写一篇学术研究论文有很大不同,需要总结、提炼以往科学研究成果,并且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需要的内容设计、表达方式和目标定位。写作的目标定位不仅决定了一本书的内容,而且决定了一本书的写法。本书试图对人口预测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案例,讨论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产出更为丰富的研究结果,同时也是对以往研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此外,中国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变化的历史表明,在中国研究人口预测确实有很多实际问题和真实的研究案例值得深入思考。
第一,人口预测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向后看的目的是向前进。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预测及人口预测研究蓬勃发展,国内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有影响的人口预测成果有宋健等(1980,1981)、马瀛通等(1986a,1986b),“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调整主要成果有翟振武等(2014)、王广州和张丽萍(2012)等。除了我国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外,国际研究机构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也进行过很多预测。国外进行中国人口预测研究的主要机构有联合国人口司、世界银行、美国人口咨询局、法国人口研究所、比利时系统科学研究所。人口预测研究为正确判断我国的人口形势,制定、调整相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口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很大影响。然而,在众多中国人口预测研究中,有一些预测结果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有一些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究竟哪些预测结果比较接近中国人口的实际发展历程?什么样的预测方法才能满足中国人口预测的实际需要?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因此,回顾以往几十年的人口变动预测结果,总结中国人口变动的基本规律和人口预测研究成果,特别是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中国人口变动过程受政策影响巨大。一方面中国有非常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的迁移、流动受到很多限制;另一方面,中国受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巨大。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总和生育率30年内从5以上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即便独生子女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我国依然是世界上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这种深刻影响将持续显现。对较强政策干预下的人口变动规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尤其是需要开展针对强有力政策影响或非连续变化条件下人口系统行为、变化规律和特点方面的研究。中国人口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30多年来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出生性别比已经由常量成为变量。因此,中国人口变动预测、模拟和分析方法需要适应中国人口特点和变化,尤其是有很多研究需求是很特殊的,在分析模型和预测方法中需要考虑。
第三,人口预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已经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人口信息日益丰富,但现有数据信息应用还很不充分,需要对已有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特别是,由于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存在很大争议,需要深入研究数据质量对人口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对基础数据需要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调整。有很多人不重视人口预测,要么认为非常简单,要么认为人口预测没什么用处,甚至一度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口分析、人口预测就是“假数真算”,也有学者甚至认为人口预测就是巫术。
第四,人口预测软件工具和系统训练欠缺。中国需要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的人口预测研究分析工具。人口预测尤其是中长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是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和发展规划制定、评估的重要基础,其他相关领域也迫切需要人口分析工具和预测研究成果。因此,人口预测研究成果与分析软件相结合,既体现了现有人口预测、参数估计研究成果,又起到对现有研究不断丰富、检验、更新和完善的目的,为人口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有很多研究者经常进行人口预测或使用人口预测结果,但一些研究人员确实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人口统计学训练,对人口模型、参数和结果的含义不是特别熟悉,所以,经常出现模型和方法使用的问题。
第五,人口预测应用情景比较复杂。无论是短期预测还是长期预测,预测未来人口总量结构需要一系列的基础研究作为预测的支撑,需要对未来生育、死亡和迁移水平等参数进行分析与合理假定。由于在简化假设的过程中通常进行高、中、低三种水平的假定,并且试图使每一个假定的范围更接近实际,这需要对人口变动规律的把握和基础数据的校验。即便是短期人口预测和应用,对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区域发展计划,都需要充分考虑各种人口变化的重要性和预测结果偏差的影响。比如,分析人口增长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系统的压力,应该预测人口高速增长或低速增长或持续减少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国家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等。
总之,本书试图研究并总结人口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完善、探索适合分析中国人口问题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全面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口预测软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