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正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9章 卷一百三十三·唐德宗本纪(四)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正月初一(丙午日),新的一年开始。正月初九(甲寅日),雅王李逸去世。正月二十九(甲戌日),浙西观察使李若初离世。

二月,由于年成不好,粮食歉收,便取消了中和节的宴会。二月初二(丁丑日),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左仆射、平章事、汴州刺史董晋逝世。二月初十(乙酉日),朝廷任命行军司马陆长源为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度支营田、汴宋亳颍观察等使。同时,任命常州刺史李锜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就在这一天,汴州发生军乱,陆长源以及节度判官孟叔度、丘颖被杀,而且军人还将他们分尸吃掉,场面十分惨烈。监军俱文珍知道宋州刺史刘逸准长期担任汴州的大将,便写信招来,让他平息动乱。二月二十(乙丑日),朝廷任命宋州刺史刘逸准为检校工部尚书、兼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并赐名全谅。二月三十(乙未日),裴肃上奏说在台州擒获了栗锽并将其献上,栗锽随后在独柳树被斩首。二月二十八(癸卯日),因为年景饥荒,又取消了三月群臣的宴赏活动。朝廷还拿出太仓的十八万石粟米,在京畿的各个县售卖,以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

三月初二(甲寅日),吴少诚侵犯唐州,杀死了监军邵国朝,还掳掠了一千多居民后离去。三月初五(丁巳日),度支郎中、兼中丞于頔被任命为户部侍郎,依旧掌管度支事务。三月初六(戊午日),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王虔休去世。三月十六(戊辰日),朝廷任命河阳三城节度使李元为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泽潞磁邢洺观察使,任命河阳节度押衙衡济为怀州刺史、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三月十九(辛未日),已经退休的太子少师于颀去世。三月二十(壬申日),在易州满城县设置永清军。三月二十一(癸酉日),朝廷下令江淮地区每年运送二百万石米,但实际上每年运送的不过四十万石。

四月初五(丁丑日),因为长时间干旱,便让懂阴阳法术的人进行祈雨。四月初十(壬午日),内侍省增加设置内给事二员。四月十一(癸未日),任命安州刺史伊慎为安黄节度营田观察使。四月十八(庚寅日),京城内外诸军县镇的职员官,共计五万八千二百七十一人,朝廷下令每人赐粟一石,以表示对他们的体恤。四月二十三(乙未日),特进、兵部尚书归崇敬去世。五月初一(甲辰日)。五月二十五(戊辰日),宗正卿嗣吴王李巘逝世。

六月初六(己卯日),黔中观察使、御史中丞王础去世。六月二十(癸巳日),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严震离世。

秋七月初二(乙巳日),朝廷任命兴州刺史、兴元都虞候严砺为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度支营田观察等使。七月初三(丙午日),已故唐安公主被赐谥号为庄穆。公主被赐谥号,是从唐安公主开始的。七月初四(丁未日),因为王础去世,朝廷停止上朝一日。观察使去世而停止上朝,是从王础开始的。七月十五(戊午日),谏议大夫苗拯被贬为万州刺史,左拾遗李繁被贬为播州参军,原因是他们私下议论任命严砺不当,却没有正式上奏章,还谎称多次上疏。同时,郑、滑地区发生了大水灾。八月初一(壬申日)。八月二十五(丙申日),陈许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许州刺史曲环去世。八月二十六(丁酉日),任命洋州刺史韦士宗为黔中观察使。九月初五(丙午日),任命陈许兵马使、前陈州刺史上官涚为许州刺史、陈许节度使。此时吴少诚谋逆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他攻陷了临颍,进而包围了许州。九月初九(庚戌日),宣武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汴州刺史刘全谅去世。九月十五(丙辰日),朝廷下令:“吴少诚被破格提拔任用,授予他节度使的职位,让他享有高位荣耀,承担重要责任。本期望他能报效朝廷,遵守典章制度,可他却居心不良,行为不端。他凶狠狡猾,生性好乱,煽动制造事端,擅自调动军队,侵犯边境。他肆意抢夺寿州茶园,暗中杀害唐州诏使,严重触犯国法,罪不可赦。朕秉持王者以德为本,珍惜生命;作为君主,应包容大度。宁可委屈自己赦免罪行,也不愿残害百姓发动战争。上为了顾及国家威严,外抑制忠贤请战的要求,希望他能悔改,还对他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他却趁着邻境有丧事,施展贪婪作乱的心思,焚烧抢掠县邑,残害百姓。朕还希望他能认识到错误,为此忍辱含垢,等到颁布恩命时,还未允许出兵征讨。可他竟攻打逼近许州,肆意释放恶毒,大肆杀戮,残害百姓。他罪恶深重,人神共愤。说到出兵讨伐他,朕心中实在沉痛。应命令各道分别出兵,形成掎角之势,一齐进军。吴少诚身上的官职爵位,全部削夺。”九月二十八(己巳日),规定从今以后中和、重阳两个节日,每个节日只禁止屠宰一日。十月二十(辛酉日),任命大理评事宣武军都知兵马使韩弘为检校工部尚书,兼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宣武军节度使。

冬十月十八(己丑日),邕王李謜去世。吏部侍郎奚陟也离开了人世。

十一月初五(乙巳日),冬至这一天,因为战争兴起,便取消了朝会。十一月十二(壬子日),襄州的于頔上奏,称在朗山击败淮西贼三千人。十二月初一(庚午日),朔方等道副元帅、河中绛州节度使、检校司徒、兼奉朔中书令浑瑊去世。十二月二十六(乙未日),朝廷军队在小溵河与淮西贼交战,王师失利,各军自行溃败。十二月二十八(丁酉日),任命同州刺史杜确为河中尹、河中绛州观察使。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正月初一(庚子日),新岁来临。正月初六(乙巳日),恒冀、定州、许、河阳四镇的军队与贼军交战,不幸都战败而退,战事失利让人心忧。南诏献上《奉圣乐舞曲》,唐德宗在麟德殿前观赏,这一异域乐舞带来别样的风情。

二月初十(己酉日),朝廷任命左神策行营、银夏节度等使韩全义为蔡州行营招讨使,陈许节度使上官涚为其副手,期望他们能平定叛乱。二月二十(己丑日),左龙武统军程怀直去世。二月初十(己酉日),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卢征逝世。二月十三(壬子日),尚书右丞袁滋被任命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承担起当地的防卫重任。

夏四月二十(丁亥日),黔中知宴设吏傅近驱逐观察使韦士宗,当地局势一时陷入混乱。四月二十二(己丑日),义成军节度使姚南仲被任命为右仆射。朝廷还认可权知新罗国事金俊邕承袭其祖父开府检校太尉、鸡林州都督、新罗国王之位。四月二十四(辛卯日),义成军行军司马卢群被任命为滑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义成军节度使。五月初五(壬申日),检校兵部尚书、京兆尹吴凑去世。

五月初一(戊戌日),因下雨取消朝会。五月十三(庚戌日),韩全义与蔡州贼将吴少诚在溵水南交战,朝廷军队大败,士气受挫。徐泗濠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徐州刺史张建封去世。五月十五(壬子日),徐州发生军乱,不接纳行军司马韦夏卿,还逼迫张建封的儿子张愔担任留后,徐州局势动荡不安。五月二十九(丙寅日),韦士宗又回到黔州。五月三十(丁卯日),吏部侍郎顾少连被任命为京兆尹,负责京城地区的管理。六月初九(丙午日),郓州李师古、淮南杜祐都被加授同平章事,杜祐还兼任徐、泗、濠节度。此前担任虢州参军的张愔被起复为骁卫将军,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本州团练使、知徐州留后,着手稳定徐州局面。

秋七月,湖南观察使吕渭去世。八月初七(癸酉日),河中尹王囗被任命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前往湖南赴任。九月,朝廷赦免吴少诚。驸马都尉郭暧去世。义成军节度使卢群也离开了人世。九月初十(丙午日),前太常卿裴郁逝世。九月初二(戊辰),左丞李元素被任命为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九月十六(庚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余庆被贬为郴州司马,户部侍郎、判度支于頔被贬为泉州司户。朝廷让户部侍郎王绍掌管度支,任命户阅郎中崔从质为户部侍郎。九月初七(癸酉),吴少诚贼军逼近官军在溵水砦下的营地,韩全义退保陈州,各路军队各自退回本道,官军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不如前。朝廷任命河南少尹张式为河南尹、水陆转运使。九月二十五(庚申),太常卿齐抗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九月二十八(癸亥),朝廷任命虔王李谅为徐州节度使,张愔为留后。

冬十月初七(辛未),兴元严砺迎合监军的旨意,诬陷奏报通州别驾崔河图,致使崔河图被流放崖州并赐死,众多人士为此感到哀伤不平。吴少诚领兵回到蔡州,上表等待治罪。十月二十四(戊子),朝廷下诏赦免吴少诚,恢复他的官爵。十月三十(甲午),河东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兼御史大夫、北都留守李悦去世。十月二十九(乙丑),河东行军司马郑儋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尚书、太原尹、河东节度使,接管河东地区事务。

十一月初九(癸卯),泗州、濠州改隶属于淮南观察使。十一月十四(戊申),太府卿韦渠牟被任命为太常寺卿。十二月十五(戊寅),朝廷取消吏部复考判官及礼部别头贡举,对官员选拔和科举制度进行调整。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正月初一(甲午日),新的一年开启。正月二十一(甲寅日),韩全义从蔡州行营返回,朝廷下诏让他回到华州镇守,结束了此次行营任务。

二月初一(癸巳日),唐德宗在曲江亭赐宴群臣,君臣齐聚一堂,气氛融洽。唐德宗还作了《中和节赐宴曲江诗》六韵赏赐给群臣,以表达对臣子们的恩宠。二月初五(丁酉日),天降雨雹,这异常的天气让百姓们颇为担忧。二月初七(己亥日),又降下霜雪,天气愈加寒冷。二月十六(戊申)夜,雷电轰鸣,同时降下了雨雹。二月十八(庚戌),大雨夹杂着冰雹倾盆而下,给当地的农作物和百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月初五(乙丑),唐德宗再次在曲江亭赐宴群臣,官员们借此机会交流政务,增进感情。三月初九(己巳),黔中观察使韦士宗又一次被军队驱逐,黔中地区的局势变得不稳定起来。三月十三(癸酉),衢州刺史郑式瞻进献绢五千匹,银二千两。唐德宗说:“郑式瞻犯了贪污罪,已经下诏让御史进行审问,他所进献的财物应该交付左藏库。”三月十七(丁丑),朝廷对官员设置进行调整,减少天下州府别驾、司马、田曹、参军的数量;除京兆、河南、太原三府之外,各府判司中双曹的减少一个,以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夏四月十七(丁未),朝廷开始下令,驸马以及郡县主婿中没有儿子的,所养的儿子不能凭借母亲的荫庇获得官职,对官员荫庇制度进行了规范。四月二十一(辛亥),谏议大夫裴佶被任命为黔中观察使,前往黔中地区任职,希望他能稳定当地局势。五月初一(壬戌日),发生了日食,这一自然现象在当时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五月二十四(乙酉),邠宁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邠州刺史杨朝晟去世,他的离世让当地的官员和百姓都感到悲痛。五月二十五(丙戌),工部侍郎赵植被任命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负责岭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六月初七(戊戌),朝廷任命定平镇兵马使李朝寀为检校工部尚书,兼邠州刺史、朔方邠宁庆节度使;同时任命宦官杨志廉为右神策护军中尉,掌管重要的军事权力。浙西人崔善真到朝廷上书,论述浙西观察使李锜的罪状。唐德宗看了奏章后不高兴,下令将崔善真戴上刑具送给李锜处置。李锜事先挖好了坑等待崔善真,崔善真一到,就被连人带械推进坑中掩埋。从此李锜更加肆意横行,有了反叛之心。六月二十(己酉),朝廷任命邠宁兵马使高固为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邠宁庆节度使,接替杨朝晟的职务。六月二十八(丁巳),成德军节度使、恒冀深赵德棣观察等使、恒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太尉、中书令、琅邪郡王王武俊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谥号忠烈,以表彰他生前的功绩。

秋七月二十(戊寅),吐蕃侵犯盐州,边境局势变得紧张起来。七月二十三(辛巳),朝廷起复前成德军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知恒府事、清河郡王王士真,授予他恒州长史的职位,充任成德军节度使,让他稳定成德地区的局势。七月二十七(乙酉),太常卿韦渠牟去世。八月初一(己丑),吐蕃攻陷麟州,杀死刺史郭锋,毁坏城垒后离去,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八月初一(戊午),朝廷任命河东行军司马严绶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太原尹、御史大夫、河东节度使,负责河东地区的军事和政务。九月初五(壬戌),韦皋上奏称在雅州大破吐蕃,这一捷报传来,让朝廷上下都为之振奋。九月十一(戊辰),群臣在曲江宴饮,唐德宗作《九日赐宴曲江亭诗》六韵赏赐给群臣。九月二十(丁丑),礼部尚书李齐运去世。

冬十月,朝廷为了奖赏韦皋大破吐蕃的功劳,加授他检校司徒、中书令,封为南康郡王,韦皋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十月十二(戊午),盐州刺史杜彦先放弃城池逃奔庆州,盐州局势陷入混乱。十月二十五(辛未),宰相贾耽献上《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为朝廷了解天下地理和民族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十月二十八(甲戌),翰林侍诏戴少平死了十六天后又复活,这一奇特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十一月初四(庚戌),朝廷任命京兆尹顾少连为吏部尚书,任命吏部侍郎韦夏卿为京兆尹,对官员进行了职务调整。淮南节度使杜祐进献《通典》,共分九门,总计二百卷,这是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类著作,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正月初一(戊午日),天降大雨雪,朝廷取消了朝贺仪式。正月初八(乙丑日),骠国王派遣使者悉利移前来朝贡,还献上了本国的十二首乐曲以及三十五名乐工,展现了骠国独特的文化艺术,给唐朝带来了别样的风情。正月十八(乙亥日),韦皋将擒获的吐蕃丞相论莽热进献给朝廷,这一胜利彰显了唐朝军队的实力。正月二十三(庚辰日),朝廷任命常州刺史贾全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负责浙东地区的军政事务。

二月初一(戊子日),唐德宗在马璘的山池赐宴群臣,官员们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着宴会,交流着政务和生活。

三月二十八(癸未),朝廷任命剑南东川行军司马李康为梓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使,让他管理剑南东川地区。四月初十(乙丑),再次在马璘的山池赐宴群臣,君臣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宴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四月十四(己巳),朝廷任命蕲州刺史郑绅为鄂州刺史、鄂岳蕲沔观察使,负责当地的军事和政务。四月十八(癸酉),朝廷打算任命浙东团练副使齐总为衢州刺史,齐总因横征暴敛进献财物来希求恩宠,给事中许孟容封还了制书,行使了自己的封驳权,阻止了这一任命。五月十二(丙戌),朝廷任命河中行军司马郑元为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河中绛节度使,负责河中地区的事务。五月二十(癸亥),窦群被任命为左拾遗,开始在朝廷中履行谏言的职责。六月初七(庚辰),朝廷任命祠部员外郎裴泰为检校兵部郎中,充任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负责安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六月二十(癸巳),朝廷任命吏部尚书顾少连为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都畿汝防御使,让他镇守东都洛阳。前东都留守、检校礼部尚书王翃去世,他的离世让许多人感到惋惜。

秋七月初五(庚辰),蔡、申、光三州春水泛滥,夏季又遭遇干旱,朝廷赐帛五万段,米十万石,盐三千石,以帮助当地百姓渡过难关。八月二十七日(壬寅),朝廷任命邕管经略使徐申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管理岭南地区。八月二十九(甲辰),朝廷打算任命岭南节度掌书记、试大理评事张正元为邕州刺史、御史中丞、邕管经略使,给事中许孟容认为这是越级提拔,封还了诏书,对朝廷的任命进行了监督。九月初二(丁未),朝廷任命户部侍郎、判度支王绍为户部尚书、判度支,进一步加强他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责。九月初一(乙卯日),朝廷任命太常少卿杨凭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负责湖南地区的事务。唐德宗在马璘山池赐宴群臣,还作《九日赐宴诗》六韵赏赐给群臣,君臣共度佳节。

冬十月初五(丁亥),朝廷任命刑部尚书王锷为淮南节度副使兼行军司马,协助淮南节度使处理事务。十月二十七日(己酉),鄜坊丹延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王栖耀去世,他的离世让当地的局势需要重新调整。

十一月初四(丙辰),朝廷任命同州刺史刘公济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节度使,接替王栖耀的职务。十二月二十三日(乙巳),大理卿李正臣被贬为卫尉少卿,李正臣被御史弹劾后入狱,因不堪其辱而死,这一事件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关注。十二月二十六(戊申),黎州蛮、牂柯的使者入朝,加强了与唐朝的交流。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正月初一(癸丑日)。

二月初一(壬午日),唐德宗在马璘山池赐宴。二月初六(丁亥),开始修建含元殿,这一工程将对皇宫的建筑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朝廷赐安黄节度名为奉义军,赋予了其新的名号。二月十五(丙申),朝廷任命桂管留后韦武为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负责桂管地区的事务。二月十八(己亥),安南经略使裴泰被州将王季元驱逐,安南地区的局势变得不稳定起来。二月二十三(甲辰),淮南节度使杜祐前来朝见,向唐德宗汇报工作。

三月初一(壬子日),朝廷任命杜祐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使,提升了他的官职和地位。任命淮南行军司马王锷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接替杜祐的职务。三月十六(丁卯),因为今年孟夏要举行禘飨祭祀,之前对于太祖、懿、献之位的安排未能确定,到这时举行禘祭,才确定太祖东向之位,之后依次排列昭穆顺序。将献祖、懿祖祔祭于德明、兴圣之庙,每逢禘祫之年就在本室进行祭祀。三月二十四(乙亥),朝廷任命司农卿李实为京兆尹,负责京城地区的管理。

夏四月十四(乙未),泾原节度使刘昌上奏请求将行原州迁移到平凉城,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这一举措将对边境的防御产生重要影响。四月十七(戊戌),百官因为宗庙祔祭完毕,行礼称贺,祭祀活动的完成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大事。五月初一(辛亥),荆南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江陵尹裴胄去世,他的离世让荆南地区的事务需要重新安排。五月十五(乙未),朝廷任命荆南行军司马裴筠为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使,接管荆南地区的事务。五月十四(甲子),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泾州刺史刘昌去世。五月二十四(甲戌),朝廷任命泾原节度留后段祐为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接替刘昌的职务。五月二十五(乙亥),吐蕃派遣使者论频热入朝,双方的交流为边境的稳定带来了一丝希望。五月二十四(甲辰),朝廷任命陈许行军司马刘昌裔为检校工部尚书,兼许州刺史、陈许节度使,负责陈许地区的事务。从正月到这时一直没有下雨,朝廷分别命令官员祈祷山川,希望能降下甘霖。

秋七月初十(戊午),因为关辅地区的情况,朝廷取消了吏部选官和礼部贡举。七月十一(己未),中书侍郎、平章事齐抗因为生病被免去职务,改任太子宾客。七月某一天(甲,原文此处可能有误),终于降下了雨,百姓们的期盼得以实现。七月二十六(乙亥),尚书右仆射姚南仲去世,他的离世让朝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官员。朝廷借贷给京畿百姓麦种,以帮助他们进行农业生产。八月十七(乙未),大雨连绵不断,给当地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冬十月十七(乙未),朝廷任命太子宾客韦夏卿为东都留守、东都畿汝都防御使,让他镇守东都。闰十月初九(丁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崔损去世,他的离世让朝廷的政务需要重新安排。

十一月初一(戊寅日),朝廷任命盐州兵马使李兴干为盐州刺史,允许他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不隶属于夏州,这一任命调整了盐州的管理体制。十一月二十九(丙午),振、武、麟、胜节度使范希朝前来朝见。十二月十一(戊午),朝廷任命振武行军司马阎巨源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单于大都护、振武麟胜节度使,接替范希朝的职务。十二月十三(庚申),朝廷任命太常卿高郢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参与朝廷的重要决策。十二月二十五(壬申),监察御史崔薳进入御史台时间不长,不熟悉旧例,违反规定进入右神策军。唐德宗大怒,将他笞打四十下,发配流放到崖州。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正月初一(丁丑日)。正月二十(丙申日),天德军防御团练使、丰州刺史李景略去世,朝廷让他的判官任迪简代行其职务。正月二十三(己亥日),鄜、坊、丹、延节度使刘公济被任命为工部尚书,他的行军司马裴玢则代行节度使一职。

二月初一(丙午日),由于年成歉收,取消了中和节宴会。二月初五(庚戌日),雷声大作,降下冰雹,恶劣天气影响了百姓生活。

三月十三(甲申日),因吐蕃赞普去世,朝廷停止上朝表示哀悼。三月二十八(己亥日),国子祭酒赵昌被任命为安南都护、御史大夫、本管经略使,负责安南地区事务。

夏四月二十一(辛酉日),太子宾客齐抗去世。四月二十六(丙寅日),吐蕃派遣使者臧河南观察使论乞冉等五十四人前来朝贡。陈许节度被赐号为忠武军。五月初一(甲戌日),唐德宗未前往宣政殿。五月初二(乙亥日),史馆修撰、秘书监张荐被任命为工部侍郎、兼御史大夫,担任入吐蕃吊祭使。七月初一(癸酉日),天降大冰雹。七月十九(辛卯日),福建观察使柳冕上奏在泉州界设置万安监牧,设立五个群牧,搜罗辖区内近万头马牛羊,由监史管理。八月初五(戊申日),房州刺史郄士美被任命为黔中观察使。八月十六(己未日),昭义兵马使卢从史被任命为检校工部尚书,兼潞州长史、昭义军节度、泽潞磁邢洺观察使。九月初七(庚辰日),唐德宗在马璘山池赐宴群臣。

冬十月初二(甲辰日),在景州南皮县设置唐昌军。十月初九(辛亥日),易定节度使张茂昭前来朝见。

十一月二十四(丁酉日),监察御史李程、秘书正字张聿、蓝田县尉王涯都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十二月,吐蕃、南诏、日本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十二月二十八(庚午日),桂管防御使颜证被任命为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初一(辛未日),唐德宗在含元殿接受朝贺,可就在这天,他身体不适。正月初六(丙子日),浙东观察判官凌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正月二十三日(癸巳日),唐德宗在宣政殿会见群臣,宣布遗诏,让皇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当天,唐德宗在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正月二十四(甲午日),他的神柩被迁到太极殿。正月二十六(丙申日)发丧,群臣身着白色丧服。随后皇太子即位。永贞元年九月丁卯,群臣给唐德宗上谥号为神武孝文,庙号德宗。十月己酉,唐德宗被安葬于崇陵,昭德皇后王氏祔葬。

史臣评价说:唐德宗刚即位处理政务时,振奋精神治理国家。他渴望获取治国良策,关怀百姓疾苦。虚心接纳正直言论,急切渴求贤才。起初,他废除无名费用,裁撤闲散官员;放出宫中宫女,放生文单国进献的驯象;削减宫廷膳食,警戒服饰玩物的奢靡;放走打猎用的鹰犬和乐人,停止酒类专卖并杜绝地方贡奉。祭祀百神使其各安其位,遵循五常之道。在正殿策问贤良,选派朝臣治理京畿。这些都是前代帝王的治国要事,国家的重要方略,照此施行,无可非议。德宗天赋出众,文思华丽。在金銮殿挥笔写作,堪比淮南王刘安的才华;著书立说,不逊色于陇坻学者。他让文雅之风再度兴盛,远超前代,《诗经》中的《二南》以及三祖时期的文化,也比不上此时。然而王道和霸道本质不同,风俗的淳厚与浇薄随时代变迁,审时度势治理国家,着实难以权衡。如果在国家动荡之时,轻易采纳浅薄之人的言论,纵观近世,没有不走向败亡的。德宗在藩王时期,曾担任军队统帅;即位之后,也颇有治国抱负。所以起初解除郭子仪兵权,又贸然听从杨炎的错误计策,妄图统一华夏,约束豪强。向南对襄汉地区用兵,向北征讨恒阳。出征军队众多,任命将领频繁,耗尽国家财用也难以供应军饷,竭尽民力却未能打败贼寇。结果威望扫地,百姓愁苦叹息。最终导致朱泚、李希烈等五人僭越称帝,朱滔、朱泚侵犯国家,奉天之难,令人痛心落泪,即便罪己自责,又有什么用呢。所幸忠臣尽力,国运再次昌盛。虽后来知晓杨炎的错误并将其放逐,但对卢杞的奸佞却未能忘怀。因张延赏的私怨,剥夺李晟的兵权;采纳裴延龄的奸计,罢免陆贽的宰相之位,所谓知人善任,难道就是这样吗?贞元时期,国家治理陷入困境。

赞语说:德宗聪明且有文思,堪称睿智圣明。但他包庇奸臣,伤害忠良,断事不明。在位二十多年,全靠上天眷顾。赐宴群臣之时,也只是在诗篇咏唱上自我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