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07 18:04:20
封面
版权信息
本书赞誉
译者序
绪言 隐秘增长的消费
脱离消费型消费
兴趣型消费
越孤独越消费
地下化消费
新家庭经济调查
兴趣型消费市场规模约5万亿日元
二手商品消费市场规模1.1万亿日元
第一章 推崇活动是孤独者的“宗教”
如同“宗教”仪式般的推崇活动
犹如护身符般的推崇活动周边商品
推崇活动消费常见于未婚女性和已婚男性
20~29岁的啃老单身族和独居女性推崇活动消费更多
单身女性的推崇活动消费更多
家庭满意度低的女性更易投身于推崇活动
个人自由度提升伴随着孤独感加剧,导致更多人投身于推崇活动
创造出需要自己的“某某某”
中层人群偏爱虚拟体验,上层人群享受真实互动
第二章 孤独感促使搞笑节目和美容消费增加
推崇活动、漫画、韩流、搞笑节目之间的关联性
唯有他能以三倍的趣味回应我
上层社会的孤独男女更热衷于搞笑节目消费
搞笑节目剧院成为地方复兴的新引擎
孤独男性的美容消费更多
孤独感促使人们增加消费
第三章 全民总应援社会
应援消费为何增加
体育报道使应援日常化
相互应援已成沟通方式
众筹在年轻一代中已成常态
众筹比奢侈品更能唤起阶层意识
通过应援消费来“行善”
第四章 昭和复古治愈孤独的中年男人
复古风潮始于泡沫经济
各年龄层均参与复古消费
复古爱好背后的学历差异
昭和复古是保守主义的体现吗
孤独的中年男人在怀旧中寻求慰藉
昭和复古消费与二手商品消费存在相关性
第五章 古着改变消费,促进地方复兴
迷上古着的我
终于入手Maison Margiela
30年来古着的流行壮大
古着和古着店的魅力
从成熟到精粹
“三浦记”
无须准备,没有风险
不热闹也无妨
二手唱片消费
中国游客抢购爵士音乐唱片
古着耐用,历久弥新
边缘化事物的自我主张引领社会与市场变革
40~44岁人群是穿名牌童装长大的一代
古着消费者趋向中性化
古着的治愈效果
古着消费与移居意愿存在相关性
邻里链接意愿与古着消费的相关性
古着店与地方复兴的相互作用
前桥市老旧酒店翻新案例
古着和古着店促进地方城镇复兴
纵向链接与横向链接
附录
案例一 古着店改变城市
案例二 移居地方城镇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