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9:08:2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中华民族
二 中华民族精神
三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
四 中国古代形而上学(本体论)概略
第一章 儒家的心性论与中华民族的伦常之道
一 中国封建社会与儒学
二 儒学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儒家伦常之道的伦理学本体论
四 儒家心性形而上学的得与失
第二章 道家的“道德”论与中华民族的立世之道
一 儒道互补与中华士子的立世方略
二 道家“道德”思想述略
三 道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四 道家的“道德”形而上学初论
第三章 兵家的“诡道”论与中华民族的谋略之道
一 兵家述略
二 兵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试论“诡道”的军事艺术
第四章 墨家的“兼爱”“尚力”论与中华民族的侠义、勤俭之道
一 墨家及其思想概论
二 墨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附论:农家的“神农之言”与中华民族的稼穑之道
第五章 法家的法治论与中华民族的治国之道
一 法家概说
二 法家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 法家法本体概论
第六章 名家的名言思想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一 名家思想概述
二 名言观念与思维方式
第七章 《易》的“阴阳”论与中华民族“燮理阴阳”之道
一 《易经》的“□”“□”观念和思想
二 《易传》的“阴阳”之道
三 “阴阳”之赜与思想方法
第八章 庄玄禅的生命体悟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一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由
二 嵇康、阮籍对生命的感悟
三 禅宗的“自性”或“自心”本体
四 庄禅互补与中华民族的生活之道
结束语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一 中国古代的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思想
二 中国古代情境反思的思维方式
三 中国古代的“字”
四 中华古学向何处去?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