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7 14:42:32
封面
版权信息
推荐语
作者简介
前言 什么是研发效能,为什么要关注研发效能
第一部分 研发效能综述
第1章 高效学习、实践方法论
1.1 使用黄金圈原则
1.2 如何有效落地实践
小测试
第2章 研发效能定义及模型
2.1 为什么要关注研发效能
2.2 研发效能定义
2.3 提高研发效能的“坑”
2.4 研发活动的本质
2.5 研发效能模型
第3章 效能度量谜题
3.1 研发效能度量的定义和作用
3.2 效能度量的三个失败案例
3.3 效能难以度量的三大原因
3.4 效能度量的正面案例
3.5 使用效能度量的根本原则
3.6 正确使用效能度量的方法
第二部分 个人高效研发实践
第4章 精准打击目标:通过提高准确性来提高投入产出比
4.1 以终为始,寻找最重要的任务
4.2 追根究底,寻找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4.3 高效沟通,利用信息的准确传递来寻找、调整目标
4.4 管理者视角
第5章 唯快不破:如何利用速度提高个人研发效能
5.1 应用高效实践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
5.2 应用快速迭代的思路获取快速反馈
5.3 管理者视角
第6章 不仅是当下的成功:持续地提高个人研发效能
6.1 精力管理
6.2 使用80/20原则寻找研发活动中的关键因素
6.3 对关键活动进行优化
6.4 目标驱动和兴趣驱动相结合
6.5 管理者视角
第7章 高效选用工具提高研发速度
第8章 工程师常见工作任务的系统性工具优化
8.1 第一个任务类别:操作系统上的通用操作
8.2 第二个任务类别:输入和编辑
8.3 第三个任务类别:知识管理
8.4 第四个任务类别:浏览网页
8.5 第五个任务类别:编程
8.6 小结
第9章 高效Git基本操作
9.1 Git和代码原子性
9.2 Git支持原子性的五种基本操作
9.3 小结
第10章 实现代码提交的原子性的Git工作流
10.1 工作流一:使用一个分支完成所有需求的开发
10.2 工作流二:使用多个分支完成所有需求的开发
10.3 小结
第11章 每个开发人员都应该学一些Vim
11.1 Vim简介
11.2 Vim的前世今生
11.3 Vim的两大特点
11.4 小结
第12章 高效学习Vim的实用技巧
12.1 学习Vim的命令模式和命令组合方式
12.2 学习Vim最常用的命令
12.3 在更广泛的工作场景中应用Vim技能
12.4 小结
第13章 高效命令行环境选择和设置
13.1 为什么要使用命令行
13.2 命令行配置的四个步骤
13.3 小结
第14章 研发场景的有效命令行工具
14.1 日常操作中的工具和技巧
14.2 开发中的常见工作
14.3 小结
第15章 工具的高效集成
15.1 工具集成
15.2 提高工具一致性
15.3 小结
第三部分 研发流程优化
第16章 研发流程优化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16.1 寻找用户价值
16.2 提高用户价值的流动效率
16.3 小结
第17章 代码入库之前的流程优化
17.1 规范化、自动化核心步骤
17.2 提供快速反馈,促进增量开发
17.3 小结
第18章 代码入库之后的流程优化
18.1 三个“持续”的定义和作用
18.2 CI/CD流水线的原则及具体实践
18.3 案例:Facebook如何落地CI/CD来提高效能
18.4 小结
第19章 选择适当的分支管理策略提高流程和产品质量
19.1 共主干分支管理和发布策略
19.2 共分支管理策略的优点
19.3 其他主要分支方式
19.4 如何选择、应用分支管理策略
19.5 小结
第20章 使用全栈思路打通开发和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