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7-22 15:24:51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自序:三十而立
目录
1985
试论汉代文教政策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
一
二
1986
“传播”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 教育现象的根本特征——传播
二 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传播
198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思想的科学化
一 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二 人的受动与能动一致是科学教育思想的客观依据
三 共性与个性统一发展是科学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1988
建构我国多元课程体系试探
一 现存课程体系受到的挑战
二 课程体系转轨的基础
三 建构多元课程体系的几点设想
1989
教育与个体心理结构的调适
三
1990
社会化与个性化
1991
略论教育时空观的演变
传媒发展与教育时空观的进步
大众传媒与大教育观
1992
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初探
199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市场
一 高等教育市场界说
二 高教市场的要素、功能和特征
三 高等教育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1994
论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 高教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
二 高教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与市场方式
三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程序
1995
(一)社会变迁对道德教育的挑战
一 社会变迁与德育转型
二 大学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三 关于大学德育对策的思考
(二)略论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1996
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再探
一 教育传播“互动性”的传播学分析
二 教育传播“互动性”的心理学分析
三 教育传播“互动性”的社会学分析
1997
广东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建立指标体系的意义
三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四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五 几点说明
1998
面向新世纪的学习战略
一 BLC项目的背景分析
二 BLC学习战略的基本内容
三 BLC项目的管理和资源的保障
四 BLC学习战略的启示
1999
论素质教育的研究路径
一 科学描述功能的“过程研究”路径
二 理论阐释功能的“互动研究”路径
三 行为指导功能的“行动研究”路径
2000
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几对矛盾
1.传统与变革
2.质量与数量
3.选拔精英与机会均等
4.科研与教学
5.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
6.教师控制课程的模式与学生导向的课程模式
7.专家治校与行政管理
8.大学自治与严格规范
9.客观主义的知识观与相对主义的知识观
2001
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
一 《罗宾斯报告》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迪尔英报告》对新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构思
三 几点启示
2002
广东与台湾高教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历史、政策、矛盾的比较